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黄河

(漳州市下高坑小学,36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众多学习习惯养成的阶段。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注重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此来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小学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上也有其特殊性,不断完善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程中,思维活动性强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课堂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只有将基础打牢固,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尽管如此,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消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模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没有正确认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解答数学问题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善于进行思考,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制约作用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数学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其性格特点的特殊性,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没有充分针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学生如果出现对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或者不熟练的情况,将会对之后的数学课程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大一部分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点的训练和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善于自己动脑思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其次,一些意识到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数学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缺乏对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的细化和整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

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分析

(一)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课程的具体知识,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可以充分借助一些直观化、形象化的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图形转化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难点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场景,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科学的利用情境教学来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讲解。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实践和学习。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选取一些生活场景,在课堂上利用情境教学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保持高度的集中,也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深化课程改革,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使教材的编排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安排上更加的多元化和合理化,尽可能的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容易理解的图文内容,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也能从根本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论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革,随着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尽管如此,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多利用数形结合、情景教学中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桂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4):199.

[2]陈晓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18.

[3]孙士芝,殷庆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109.

[4]呼克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浅析[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作者简介:黄河(1983年—)男,汉族,福建省诏安县,大学本科,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