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育与学生人格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析美术教育与学生人格发展

王文娟郑清华

◆王文娟郑清华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262700

摘要:素质教育是要培养自立、自尊、自强并具有创新意识、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注重学生心灵的塑造,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美术作为普通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起着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人格发展

现在的学生掌握着社会的未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和谐音符确实应令我们好好思考。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我们教育的首要目的与功能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对将要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而言,培养他们的理性力量以遵从法律规范和公共道德,培养他们对他人、社会尊重和平等相待的道德追求,比教会他们多少语数外、数理化知识更紧迫和重要。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照教育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他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美术教育则注重学生心灵的塑造,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

一、美术教育利于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由于“应试教育”,我们的学生总是觉得校园生活枯燥无聊,充满着严肃紧张的气氛,这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了一种伤害。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美的心理,让学生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美术作品中感受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也能利用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人保持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与困难,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二、美术教育利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美术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美术课上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地呈现给学生,通过鉴赏中外优秀的美术精品,利用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让学生体会和欣赏自然美及社会美。用观察、想象、直觉等多种思维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平等、和谐、互助的氛围中,培养起丰富的感知力、分析理解能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各种艺术活动中通过美好事物和现象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使学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从而陶冶情操,开阔眼界。

三、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教育正是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开发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可见,美术活动将学生带入一个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获取真、善、美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在美术鉴赏课上,学生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艺术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各种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一个特定的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

四、美术教育中特有的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美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美术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课程,在学习美术课程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共同学习中的乐趣。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很多地方的学校美术课时为每两周一节,甚至有些学校怕影响到“主课”的成绩干脆取消美术课,一味追求“升学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受到限制,缺少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逐渐使学生变得对身边的事和人变得漠不关心,自我意识强。这其实是违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抵触的,长期以来影响到学生个性、意愿和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的现代意识。

参考文献

[1]戚建庄金法著《素质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289页。

[3]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中国美术教育》,原国家教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1995年,第五期,1995,10,5出版。

[4]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