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09
/ 2
一、生成性教学的含义
《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
生成,原意是指生长和建构,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赋予生成以特殊的含义,我们认为生成是一种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生态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体验,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这种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在这里,一方面,生成是过程中的生成,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生成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建构,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建构。另一方面,生成需要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生成不是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极主体就可以了,它还需要生成的情境、相互传递的信息、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等因素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预期成绩。
在意大利的教育家 瑞吉欧·艾米亚理论中,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的执行,也不是儿童无目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生成性教学的特征
1.动态性
生成性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整个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方式是非预设性的,教学路径是非直线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等。具体表现在多样化的、具有弹性的课程结构,实行整合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最大效用;以学生习得为指标,引入“增值”概念综合测试和评定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
2.参与性
生成性教学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所谓学习知识不是单纯地获得现成的结论,不经历真正的经验生长和知识建构过程,是不能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只有让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运行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生成与转化,并通过学生的建构、感悟和体验,使其进一步获得意义。此外。主体的参与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这个教学场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性参与,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参与格局,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彼此的眼界和视阈,并最终使得教学成为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为促进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可能。
3.创造性
生成的核心强调发展和创造,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具有不能还原的不确定性,它只具有存在的情境意义和价值。这就意味着在生成性教学观下,教学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又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由师生通过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探究等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现编、现导、现演的,具有较强的“非预计性”,这种不可预计性正意味着教学创造的可能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作为非线性的教学系统往往存在间断点、奇异点,在这些点附近的教学系统行为完全不允许做线性处理。正是因为这些间断点、奇异点的存在,学生才可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产生预设之外的教学内容。
三、生成性教学的策略
(一)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但同时这种预设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有弹性、有空白的预设。传统教学预设的不足在于对教学作了单一的计划和刚性的预设,只为教学的展开规定了一条路径,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学不能简化为固定的形式。”在制定教学预设时,应该关注到教学的动态性、参与性与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课前教学预设的研究力度,自觉“预设”由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生成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 并事先形成弹性化方案。在生成性教学中,精心预设是必要的,但生成也是必然的,只是怎样对待生成了。预设是基础,也是根本,所有的生成都是围绕预设而生成,但也只有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才是我们追求的,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设和生成都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促进交往与对话的课堂氛围
交往与对话是生成性教学的基础。没有交往与对话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性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的主体性掩盖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价值、观念的单向传导在恒定性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无法真正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的效果无从谈起。在生成性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承认,个体差异性受到尊重。在教师的心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被关注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教师不仅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给学生,他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 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教学调整。在此基础上,以寻求真知、创造意义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教学过程。交往对话教学是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教学、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是生成的生态条件,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交流,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并营造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和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氛围,生成性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的。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主导者,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的。面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凭借教学智慧应对生成性问题,对预设的教学进度与环节、方法与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 按照教学情境动态的变化调节教学方案。传统教学注重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巧性和教学过程的严密性,它常常将教师的教学智慧仅仅局限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对课堂上的出现的意外突发情况通常置之不理,而是表现为将教学计划完完整整毫无意外地执行下去。然而生成性教学不同,它注重教学设计,但认为教学设计仅仅是设计思路,而不规定具体的教学行为,它充许有意料事外的教学事件发生。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巧妙来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化矛盾为机遇,化消极为积极,使教学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进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对话:平等中的引导[J].人民教育,2004.(3-4).
[2]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3]万秀珍.生成性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实施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学位论文库,2009.
[4]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 (10) .
[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57.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