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处方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本院215张含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处方开展研究,分析药物使用情况,同时点评合理性。结果 使用频度较高的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215张处方中有12张处方不合理,占比5.58%。 结论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应用广泛,但是目前依然具有不合理处方,临床应加强重视,提升处方正确率。

  • 标签: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 使用情况 处方
  • 简介:摘要自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3月颁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以来,该办法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杜绝医院临床部合理用药的行为,该办法起到了很好的干预效果,使得各级医院的处方地坪工作有效开展,显著提升了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获得政府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充分肯定。本文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管理工作概述,讨论处方点评工作结果的评估,并分析处方点评工作的作用,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医院 处方点评 研究 进展
  • 简介: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第10条规定,“对需要长期使用固定药物控制和治疗的慢性疾病用处方药的销售,在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为方便群众用药,可以在充分了解并记录患者既往用药情况、需购买药品的信息以及购买者详细信息后。凭第一次留存的处方销售,并保存完整的销售台账备查。”

  • 标签: 处方药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销售 安全监管工作 用药安全 药品流通
  • 简介:摘要目的从药物转运体的角度分析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合并其他用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7-12月门诊所有含二甲双胍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Drugbank、Pubmed等数据库分析处方中合并用药与二甲双胍的潜在相互作用。结果共收集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15 568张,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处方分别为9 146、6 422张。联合用药处方14 902张,联合用药种类主要包括其他降糖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神经保护药。药物转运体层面与二甲双胍联用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瑞格列奈、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氯吡格雷,共11 614次。其中通过抑制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OCT1)共5 938次;通过抑制OCT2共5 676次。结论该院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与其常联用的慢性病治疗药不存在配伍禁忌,但门诊医生对潜在相互作用导致的剂量调整认识度不足。

  • 标签: 载体蛋白质类 有机阴离子转运子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质类 降血糖药 二甲双胍 药物相互作用 门诊医疗 药物处方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处方存在的问题,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系统,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开立的门急诊处方共计30000张,抽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药师按相关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共3035张,平均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12%。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56张,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为:98.15%。不合理处方5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10张,用药不适宜处方45张.超常处方1张;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中以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结论:本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门急诊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报道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集中处方点评的过程并分析点评结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顺利贯彻落实提供借鉴。方法:组织处方点评组对昌平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集中处方点评.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处方点评使基本药物使用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处方合格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该工作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社区药师处方点评工作水平.而且促进社区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还促进了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同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者结合起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处方点评 基本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499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联用情况、给药途径及构成比例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否合理。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为14.57%,急诊为35.49%。抗菌药物的联用以单联为主;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抗菌药物应用频次前三名的类别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给药途径方面仍需改变以注射为主的不合理应用情况。

  • 标签: 门急诊 抗茵药物 处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药师在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审核中的必要性。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7月为研究时间段,抽取药师审核前、后各100份抗菌药物处方作为本次分析资料对象,总结药师审核的具体作用。结果经药师审核后,抗菌药物的单用率明显提升,二联、三联及以上使用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审核后抗菌药物合理率明显高于审核前,且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审核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房处理在调剂期间,药师合理性审核具有必要性,有助于保证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师 抗菌药物 处方 合理性审核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参与到处方管理中对于我院病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探讨对象,根据我院制定的药师参与处方管理制度实施的前后,将患者划分成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因、联用及疗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用药率比对照组高,无指证用药率及预防用药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三联和连用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4d的用药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参与处方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药师 处方管理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每月盲法抽取我院2009-2011年度门诊患者处方2000张,通过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排序法和药物利用指数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2009-2011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所有处方的比例均小于20%且逐年下降,抗菌药物金额也逐年减少。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抗菌药物种类有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金额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药物有头孢地尼、头孢唑肟、莫西沙星、依替米星、阿奇霉素,其中头孢地尼金额构成比在3年均排在第1位。2009年DDDs值排在第1位的是阿奇霉素口服制剂,2010年是头孢呋辛酯口服制剂,2011年是阿莫西林口服制剂。2009年DUI≤1的不同剂型的抗菌药物占79.6%,2010年的占84.8%,2011年的占67.3%。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应从制定使用权限、规范医生使用抗菌药行为等加强使用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用药频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师药学干预药物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药房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的1000份抗菌药物调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份处方在调剂过程中经过了药师药学干预药物,纳入干预组;另500份处方在调剂过程中未经过药师药学干预药物,纳入对照组;观察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和药物联用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方面比较示,干预组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在药物联用情况方面比较示,干预组的单一用药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二联用药和三联及以上用药率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药师药学干预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及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的发生、降低药物联用率,只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药房 药师药学干预药物 调剂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师药学干预药物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6月期间药房调剂处方200份,依据处方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份,对照组给予常规处方管理,研究组给予药师药学干预,对比不合理用药率。结果: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药学干预药物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师药学干预 药房调剂处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药师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21.07-2022.06期间我院未开展处方点评干预,选取此时院内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1000份纳入参照组。在2022.07-2023.06期间我院开展药师处方点评干预,选取此时院内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处方1000份纳入观察组。比较各组的抗菌药物治疗花费、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治疗花费更低、处方不合理情况更少(P<0.05)。结论:在医院应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时,开展药师处方点评干预能够降低抗菌药物治疗花费,减少处方不合理情况,值得借鉴。

  • 标签: 药师处方点评干预 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处方不合理情况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健康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型糖尿病占据了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基于此,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研究发现,降糖药物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不良反应和成本等,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当前医疗实践中的趋势和挑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患者处方 降糖药物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部药房抗菌药物采用专项处方点评后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2年9月期间开展常规处方管理的280份抗菌药物处方(参照组)及2022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开展专项处方点评管理的280份抗菌药物处方(研究组),比较2种不同处方管理方式对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处方采用专项处方点评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5.36%,参照组处方采用常规处方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1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部药房开展专项处方点评管理能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促进医院内抗菌药物规范合理用药。

  • 标签: 住院部药房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门诊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不合理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2008年门诊处方10398张,对处方中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处方2058张,约占调查处方的19.8%,发现不合理处方33张,占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的1.6%,其中配伍产生不利理化反应的占不合理处方的57.6%,理化作用相互影响的占不合理处方的33.3%,产生或者增加毒副反应占不合理处方的9.1%。结论本院门诊处方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门诊处方 联合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3年1-4月份的门诊4200张普通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有433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等。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

  • 标签: 门诊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 典型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系统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中心实施处方点评系统,抽取5800张急诊处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处方点评系统,抽取5800张急诊处方,分析实施处方点评系统前后对处方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点评系统后,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明显改善,与点评系统实施前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处方点评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质量 影响 处方点评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处方点评在抗菌药物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回顾性地搜集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开出的8000张药品处方,并选取了4000张作为对照组,没有进行处方评述。将2020年1-12月的药物处方4000份作为干预组,进行处方点评,对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率等进行整理。结果:对比之后发现干预组发生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要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临床干预 应用效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