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实施处方审核管理,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上半年本门诊开具的 3201张门诊处方进行审核并分析,汇总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结果:在抽查的 3201张药物处方中有 673张抗菌药物处方,占 21.02%,其中不合理药物处方 23张,占 3.42%。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用法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审核管理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为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药物作为医学的重要部分,需要做好药物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药物的疗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近些年,我国的医疗行业迅速崛起,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处方工艺的现状入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希望为医药行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化学药物制剂 处方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医学工具,需要加强其管理,以确保病人的健康和功效。化学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其管理是保证其特性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化学药品配方工艺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结合当前药品行业发展现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实现有效药物管理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化学药物制剂 处方工艺 管理
  • 简介:摘要: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其工艺对医药领域来说至关重要,基于其特殊性,我们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这不仅是药物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同时还是广大患者疾病得以治疗的保障。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医药工作者需要在化学药物研制工艺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这对于化学药物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 工艺 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化学药物制剂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化学药物制剂对制药行业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所有临床病症当中,都要规定药物的剂量,使药物制剂在疗效上得以提高的前提是保证工艺及处方的科学合理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现存的问题,包括处方工艺尚无具体的备案数据、制剂处方工艺成本设计不完善、制剂方工艺法律法规待优化;重点从加快申请注册的审批工作、建立制剂工艺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平台、制订完善的处方工艺指导原则几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 处方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导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年 3月、 2018年 4月、 2018年 5月全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依照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 2018年 3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3.61%,发现不合理处方 239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 2018年 4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0.40%,发现不合理处方 103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及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为主; 2018年 5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7.25%,发现不合理处方 46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结论:对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可促进合理使用,改善处方质量。

  • 标签: 门诊 急诊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门诊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2月在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在实施前后分别抽取390张处方进行研究、分析,总计780张。处方点评实施后,需对所有处方进行点评,并判断其中所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统计实施前后的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率。结果 与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更低,仅为29.74%。(P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点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就药房在进行处方调剂的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药房在 2019年 1月至 12所所处理的药方中随机抽选 100份左右观察对象,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 50例,常规方式进行调剂,作为对照组,余下 50例则需要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作为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比用药合理性,以及三联药物使用率,观察组均明显较低, P<0.05。结论 药房在进行处方调剂能够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可长期采用。

  • 标签: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处方调剂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药房处方调剂的情况进行药师干预,并探讨其具体作用以及效果。 方法:从我院自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药房 处方中 选择 160 份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 2 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而研究组采用药师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具体联用效果。 结果:从抗菌药物方面来看,研究组的合理性为 95.0% ,而对照组为 75.0% 。在两组情况的对比中,发现差异显著 (P<0.05)。从联合用药的角度来看,研究组患者采用的三联及以上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情况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处方经过药师干预后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而且在药物联用方面也有了显著减少,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师 干预 抗菌药物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审核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59876张门诊处方,分析处方审核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在59876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7624张,占12.73%;抗菌药物注射剂处方2486张,占4.15%;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46张,占0.60%,其中不规范处方3张,占6.52%,用药不适宜处方42张,占91.30%,超常处方1张,占2.17%。结论: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实施处方审核,可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对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处方使用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才能有效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处方审核 抗菌药物 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药房处方调剂中药师干预对于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实践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药房抗菌药物处方286份作为对照组,我院于2019年9月采用药师干预药房处方调剂,选取抽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药房抗菌药物处方286份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和应用合理性。结果:实验组的药物联用情况和应用合理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房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 2019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使用以及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 2019年度抗菌药物的点评数据,分析 2019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地方以及其所涉及的抗菌药物,比较不同季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使用的不合理情况。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处方率处于下降趋势,按季度进行排序,其使用率随季度处于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原因是适用率不合适以及处方使用不合理。结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使用仍有很多不理想情况。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合理性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研究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具体影响。方法 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患者中随机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49例,应用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照组(49例,未应用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比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合理用药率、用药原因。结果 实验组抗菌药物使用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83.67%,41/49),P<0.05;实验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率(4.08%,2/49)较之于对照组(18.37%,9/49),P<0.05;实验组预防性用药、治疗用药、无指征用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在处方管理中充分发挥药剂师作用,可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药剂师 处方管理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率低、抗病毒作用强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开发其新型制剂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恩替卡韦外观、晶型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等度洗脱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恩替卡韦在不同有机溶剂和不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性,以及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恩替卡韦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二甲基亚砜,可溶于甲醇,难溶于乙腈、丙酮、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HPLC法在5~100 µ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油水分配系数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测定恩替卡韦的HPLC法准确可靠,处方前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微溶于水,难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需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恩替卡韦新制剂的开发。

  • 标签: 恩替卡韦 微球 处方前研究 溶解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广州市某基层卫生院(下称该院)抗菌药物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引入 PDCA循环管理方法 ,降低该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通过 HIS系统随机抽取 2017年 07月 -2019年 06月两年的抗菌药物处方 2400张进行不合理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占 1353张,不合理率达 56.38%。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问题较为严重,应该针对问题对临床医师和基药科进行相应培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

  • 标签: 处方分析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法和年龄法两种剂量计算方法对儿童青霉素类药物处方前置审核拦截率的影响,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拟定拦截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8年7月至12月的儿童患者静脉用青霉素类药物处方1 098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以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以及相关文献制定按体质量和年龄两种计算方法的剂量标准,模拟处方前置审核,统计出按两种剂量计算方法进行剂量审核的拦截率,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判断两种剂量计算方法的拦截率有无差异。结果青霉素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10.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6.4%,按年龄法拦截率为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洛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4.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拉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5.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质量法计算儿童剂量对青霉素类药物处方的拦截率适中,较按年龄折算法更加准确,因此体质量法可作为首选,须设定不超过成人剂量的最高剂量限制;当患儿肥胖或消瘦时,按体质量计算剂量的同时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

  • 标签: 剂量计算方法 青霉素类药物 前置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