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感染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和治疗组(40例,使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结果:治疗组在使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为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引发的哮喘中采用雾化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年末于我院儿科中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别。后对比二组患儿治疗有效性。结果: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参考组低,治疗的有效评价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数据P

  • 标签: 雾化联合用药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血气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和BE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气管套管阻塞和气管黏膜损伤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血气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和BE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气管套管阻塞和气管黏膜损伤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实际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两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司他韦,实验组口服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收集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

  • 标签: 奥司他韦 蒲地蓝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对头孢他啶2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感染的效果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86例下呼吸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B组给予头孢他啶持续性小剂量泵入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2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细菌清除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的治疗费用却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头孢他啶持续性泵入治疗下呼吸感染效果更佳且经济。

  • 标签: 头孢他啶 持续静脉滴注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脑病科和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下呼吸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株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已经确诊的541例脑卒中伴发下呼吸感染的患者的痰标本分离的菌株。并采用WHONET软件对药敏结果统计分析。

  • 标签: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下呼吸道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亚胺培南作为革兰阴性菌的最有效的抗生素,随着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我院临床送检的下呼吸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情况及机制。我们通过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状况以及细胞内主动外排泵出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其耐药机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下呼吸道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80例上呼吸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白绿小球法列入两组,即观察组40例(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常规组40例(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较之于观察组,常规组治疗后的发热、疲劳缓解及疾病持续时间均明显更长(P<0.05)。较之于观察组,常规组治疗后的炎性指标TNF-α、IL-6明显更大;且免疫指标IgA、IgM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 治疗儿童上呼吸病毒感染性疾病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效果明显,能缩短发热、疲劳缓解时间,改善炎性反应、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溴特罗口服液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1年4月随机选取本科接诊支气管炎患儿72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用盐酸氨溴索糖浆。对比咳痰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咳痰持续时间、哮鸣音持续时间与咳嗽持续时间,研究组分别是(3.39±0.48)d、(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感染治疗,3种沙星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摸球法分为Ⅰ组(27例)、Ⅱ组(27例)、Ⅲ组(26例),I组莫西沙星治疗,Ⅱ组左氧氟沙星治疗,Ⅲ组环丙沙星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成本。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Ⅰ组成本(125.6±3.24)元、Ⅱ组成本(26.13±1.02)元、Ⅲ组成本(5.12±0.85)元(F=3.265,P=0.005)。结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用于下呼吸感染患者中,效果差别不大,但环丙沙星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崇。

  • 标签: 环丙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成本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呼吸感染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治,治疗组患者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球指标中CD3+、CD4+、CD4+/CD8+明显比对照组高,CD8+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呼吸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极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的总有效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痊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小儿呼吸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感染患儿,采用平衡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儿,后续收集两组的对比评分等,将相关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在施以相应护理后,实验组考察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针对性护理 舒适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青霉素与双黄连联用治疗急性呼吸感染的实效性。方法:实验中首先筛选出100例合适的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其筛选范围为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收治的患者群体中,且要求筛选出的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接着进行分组探讨。为分好小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对照组单纯应用青霉素进行医治,研究组的患者则要联用青霉素以及双黄连。在治疗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的关键性指标,并在治疗结束后,从治疗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比。结果:首先,从治疗有效率的角度分析,经计算,对照组的有效率值为78.00%,研究组的有效率值为94.00%,从这一数值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有效率水平远超过对照组(P<0.05)。其次,调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得知,对照组中有7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14.00%,研究组中有1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2.0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医治急性呼吸感染时,优先联用青霉素、双黄连,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程度得到提升,同时也会抑制并发疾病的出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青霉素 双黄连 急性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和左氧氟沙星在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使用的治疗药物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总结不良反应,将两组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总体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用药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均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 头孢呋辛钠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呼吸合胞病毒感染(RSV)和哮喘豚鼠淋巴液、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4、IL-10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建立RSV感染及哮喘豚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液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干扰素γ、IL-10水平,并与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RSV感染组及哮喘组豚鼠淋巴液中CD3+、CD4+、IL-4、转化型生长因子(TGF)β1水平[(48.3±7.1)%、(43.3±6.2)%,(34.3±5.7)%、(25.5±4.2)%,(71.2±18.1)ng/L、(63.2±11.2)ng/L]及血浆中水平[(40.7±6.1)%、(38.2±6.0)%,(30.5±4.8)%、(23.8±3.9)%,(65.3±12.1)ng/L、(58.8±10.2)ng/L]均较对照组、治疗组淋巴液[(24.3±4.0)%、(29.6±5.6)%,(14.0±2.7)%、(17.6±3.1)%,(42.0±6.4)ng/L、(39.9±6.1)ng/L]和血浆中[(20.8±3.7)%、(25.6±4.1)%,(12.1±2.1)%、(15.8±2.9)%,(35.6±5.5)ng/L、(36.2±5.6)ng/L]明显升高(P<0.05),而干扰素γ水平较对照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淋巴液中IL-4水平均高于血浆中IL-4水平(均P<0.05).结论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与哮喘相似的免疫学机制,对RSV感染喘息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以后哮喘的发生率.

  • 标签: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因子类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克肟序贯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费用、发热复常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7.0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00%,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的疗效,其起效迅速,抑菌能力强,治疗费用低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清宣止咳颗粒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诊治的上呼吸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宣止咳颗粒。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发热、咳嗽、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清宣止咳颗粒 异丙托溴铵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