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配中心退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于2020年4-12月期间配中心退药管理收诊的700份医嘱,对其展开调查,将其设置成实施前,记录退药率,分析引发退药原因,由此制定管理方案。于2021年2-9月对配中心退药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其设置成实施后,观察前后的退药率。结果:从数据分析可知,在实施前,总计出现45例退药,出现退药的因素涵盖转院、出院、处方填错等等,实施之后,退药率得以明显降低,前后数据对比显著,满足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配中心退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退药率,强化药品监管质量,对部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配中心 退药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置时间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进行常规身体检查的体检者30例,空腹抽取3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后进行抗凝处理,并对其进行血液检测,检测时间分别设置为0 s,5 s,10 s,20 s,30 s,40s。比较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当置时间不超过30s时,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指标差异不显著,隋置时间延长各项指标逐渐增长,各项指标偏离靶值。结论:血常规检查的置时间会对其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当检验结果控制在30s内时对各项参数的影响不大,参数值趋于稳定,检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静置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疗专科护理干预对 PICC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收集在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这段时间在我院诊治符合 PICC置管条件的患者 10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干预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且对两组患者应用 PICC的依从性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较强依从性 64%,干预组较强依从性 76%,对照组依从性低于干预组,对照组发生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14%,护理干预组为 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70%,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 9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干预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且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由此,医疗人员应当加强专科护理干预的力度。

  • 标签: 干预护理 静疗专科 依从性 应用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实施基于疗小组的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筛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142例作为探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纳入71例。对照组采取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疗小组干预,评价两组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得知,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疗小组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促进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提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静疗小组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急性酒精中毒采取纳洛酮、醒脑联合用药诊疗的效果及相关性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区间本科室接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研究,总计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29)和实验组(n=29)两组,对照组单一用药纳洛酮,实验组行纳洛酮、醒脑联合用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①治疗效果:实验组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高,对比P<0.05;②临床指标:实验组苏醒用时、呼气酒精浓度及血压恢复用时较对照组低,对比P<0.05;③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采取纳洛酮、醒脑联合用药诊疗效果可观,可促进患者苏醒,降低应激效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 不良反应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