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相关医护人员护理管理记录,该院消毒供应室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开始采取护理质量控制进行工作,按照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各10人,在2018年前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2020年作为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 标签: 口腔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院内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牙列缺损患者做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后对症状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5.01—2020.07期间收治于牙科治疗牙列缺损病患共计158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对象,经检查已经确诊牙列缺损并执行修复处理方案。按照就诊单双号平均分两组即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病患79名)。给予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措施组别设为常规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处理技术组别为实验组,过后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牙齿修复美学效果、牙病症状消失时间、牙齿修复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下对象牙病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而牙齿修复美学效果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常规组的牙齿修复满意度高于实验组,对比P<0.05。结论:牙列缺损临床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应用可以很好的控制病症,提高牙齿修复美观性,满足牙齿正常功能使用,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修复 应用效果 美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牙齿畸形治疗中应用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所接收的150例牙齿畸形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并经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分成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常规组,两组患者例数均是75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分组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以上均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正畸术联合种植体支抗应用于牙齿畸形治疗中,会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其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术 种植体支抗 牙齿畸形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保证每组各有42例患儿,予以各组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口腔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至全部经口喂养之间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口腔活动 经口喂养 困难早产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中采取康复新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96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抽选时间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分组方式选择盲抽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例数为48例,治疗方案包括康复新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结果:疱疹消除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进食改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等对比,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新液 抗感颗粒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含冰块降低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干细胞移植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口含冰块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含冰块 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性缺牙病患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抽选74名先天性缺牙病患进行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月2月~2020年6月,按照其进院序号分为X组(观察组)与Y组(对照组),每37名病患分为一组。X组进院序号为奇数,对其实施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进行治疗;Y组病患进院序号为偶数,对其使用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将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比X组与Y组病患临床疗效,X组恢复效果良好病患占比为97.30%,高于Y组,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正畸方法 先天性缺牙 临床疗效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应用紫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结果:对照组愈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联合云南白药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1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加用云南白药,对照组单纯维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等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2.73%,对照组不良反应6.84%,两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溃疡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较为难治的口腔溃疡类型,患者单纯利用维生素治疗的效果较差,加用云南白药治疗的效果更高,还在的疼痛评分降低,值得重视。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维生素 云南白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 54例患者,数字法进行随机抽取,各抽 27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用人性化护理的为研究组,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果比对照组高( P< 0.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 P< 0.05)。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人性化护理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治疗的牙周病患者 18 例作为对象, 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 9 )和观察组( n= 9 )。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 24 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咬合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 24 个月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 P<0.05 );观察组治疗后 24 个月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口腔正畸治疗用于牙周病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常规方法 牙周病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治疗的牙周病患者 18 例作为对象, 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 9 )和观察组( n= 9 )。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 24 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咬合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 24 个月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均高于治疗前( P<0.05 );观察组治疗后 24 个月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口腔正畸治疗用于牙周病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常规方法 牙周病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时,将牙菌斑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治疗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进行研究录入46名患者,分为对照组(n=23)与实验组(n=23)。对照组应用西地碘含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牙菌斑和胃幽门螺杆菌进行联合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总的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牙菌斑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治疗对口腔溃疡患者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良好,并且患者的总体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西地碘含片 口腔溃疡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作业流程应用于口腔种植护理配合中对手术成功率的改善。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月在本院口腔科接受口腔种植的110例患者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作业流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种植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口腔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口腔种植成功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5.45%,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护理总满意46例,满意率83.6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53例,满意率96.3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差异。对照组口腔知识知晓40例,知晓率72.73%,观察组口腔知识知晓52例,知晓94.55%,观察组口腔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手术中采用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口腔种植手术的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作业流程 口腔种植 护理噢诶和 手术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牙体牙髓科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牙体牙髓科2019年4月1日~2020年6月3日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院内感染预防护理研究,采用双盲法将牙体牙髓科患者分为甲组(35例,普通预防护理干预)与乙组(35例,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研究指标为院内感染情况、卫生管理质量。结果:乙组牙体牙髓科患者院内感染率低于甲组牙体牙髓科患者,P<0.05;乙组牙体牙髓科患者卫生管理质量高于甲组牙体牙髓科患者,P<0.05。结论:牙体牙髓科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卫生管理质量,降低牙体牙髓科患者院内感染几率。

  • 标签: 院内感染 牙体牙髓科患者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 2013年 2月— 2018年 12月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 62例,由单双病号分组,常规组 31例应用传统内固定治疗,干预组 31例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骨折恢复Ⅰ级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固定无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骨折良好恢复,提高外形美观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不易发生固定移位情况,固定可行性较高。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微小切口进路坚强内固定 固定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级预防护理干预策略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病变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三级预防护理模式。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合计率、口腔黏膜真菌感染合计率、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合计率较对照组患者数值更低,P

  • 标签: 三级预防护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口腔黏膜病变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救治环节中常见的一类病症,90%-97%的病患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黏膜炎,而进行同步放化疗的病患,基本上每一位病患均会发生黏膜炎。通常当靶区照射剂量超出20-30Gy时,病患开始发生相应病症,轻微者疼痛,威胁吞咽、进食与语言等等,严重可能会由于损伤严重被迫停止或者终止救治。所以,对其预防与救治已经备受大家的关注。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应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呋喃西林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急性放射性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救治环节中常见的一类病症,90%-97%的病患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黏膜炎,而进行同步放化疗的病患,基本上每一位病患均会发生黏膜炎。通常当靶区照射剂量超出20-30Gy时,病患开始发生相应病症,轻微者疼痛,威胁吞咽、进食与语言等等,严重可能会由于损伤严重被迫停止或者终止救治。所以,对其预防与救治已经备受大家的关注。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应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呋喃西林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急性放射性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用康复新液与冷沉淀制剂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其IL-2、IL-8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抽取均源于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内收诊的顽固性口腔溃疡病患,对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