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分析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肠梗阻患者85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治愈80例,病死1例,好转为1例,转院治疗的3例;15例保守治疗,好转15例,无1例死亡。结论在接诊肠梗阻患者时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临床反应综合分析,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机,争取最及时最正确的手术治疗。

  • 标签: 肠梗阻 病因分析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回顾总结这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没有肠管坏死病例出现,平均住院时间为(8.15±1.05)天;治愈率达100%,没有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肠梗阻可以尽快解除梗阻,避免肠绞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肠梗阻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10~2015/10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经查体、腹部超声、CT检查等确诊,其中40例行营养支持、抗感染、抑酸等常规及对症药物治疗,设为非手术组,40例行粘连松解、肠扭转复位等手术治疗,设为手术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组治愈率为82.5%,高于非手术组(52.5%),死亡率为2.5%,低于非手术组(2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更为理想,可降低死亡率,但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差,可能无法耐受手术,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使临床治愈率提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5-2012年收治的58例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24h内手术)25例。对照组33例(24-48h内手术)。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10天,无肠管坏死发生,治愈率100%,无病死。对照组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发生肠管坏死5例,占15.1%。治愈31例,未治愈1例,治愈率93.7%,死亡1例,死亡率3.0%。结论急性肠梗阻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早手术,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发病24h内。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选择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肠梗阻病人通过胃肠减压术后使其肠梗阻症状得到解除或缓解的过程。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收住10例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行非手术治疗其中高位5例、低位肠梗阻5例。结论进行胃肠减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精心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肠梗阻 胃肠减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7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8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16例,肠粘连13例,肠扭转4例,肠套叠3例,腹外疝2例,术后并发症12例,死亡2例。结论肿瘤,肠粘连分别为老年急性肠梗阻第一、二位的病因。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老年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体会。方法选择159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肠梗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体会。结果159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78例,治愈59例,好转4例。手术治疗81例,治愈79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严密的临床观察以及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肠梗阻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49例急诊手术中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治疗的的49例肺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则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联用的保守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状况,症状改善时间等,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免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社会各界更多关注。

  • 标签: 肠梗阻 急诊手术 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直肠癌根治术后再次进行肠梗阻手术患者的病情原因。方法对5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再次进行肠梗阻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病情再次出现进展的影响因素和各自所占的比例等;5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再次进行肠梗阻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梗阻良性复发占总数比例的38.0%;而恶性梗阻占总数比例的62.0%。在1个月内梗阻的患者占总数比例的4.0%;1-6个月内梗阻的患者占总数比例的26.0%;6个月到2年内梗阻的患者占总数比例的8.0%;梗阻发生时间超过2年的患者占总数比例的64.0%。结论肠梗阻出现的时间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短时间内以及远期均有可能出现,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患者的梗阻出现后应该及时采用相应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直肠癌 根治术后 肠梗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2例临床手术前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肠梗阻患者病情危重31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病人自述疼痛减轻,腹胀缓解,舒适感增加;恢复体液平衡状态,无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平稳,血气分析指标正常;营养改善,全身状况良好;焦虑减轻,情绪稳定,对治疗充满信心;了解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自护能力增强;能够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并能够及时处理并发症。

  • 标签: 肠梗阻/诊断 肠梗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不全肠梗阻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不全肠梗阻患者,在禁食、补液、保守治疗有效后3天开始恢复饮食,按其恢复饮食的方式分肠内营养混悬液组(实验组)与普通流质饮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普通流质饮食;实验组予常规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两组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电解质平衡、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其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于患者在尽快纠正代谢紊乱、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消化道功能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系统指导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有利于患者肠功能恢复、纠正代谢紊乱、减少肺部感染、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混悬液 不全性肠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不完全梗阻的产妇30例,对其发病因素、诊治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30例中有15例单用大承气汤灌肠配合足三里穴位针刺治愈,15例持续胃肠减压治愈,总效率100%。结论针对患者发病因素,早期做出诊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正确保守治疗或适时手术,达到成功治愈的目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术后发生肠粘连和肠麻痹。

  • 标签: 大承气汤 保留灌肠 持续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不完全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各种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2年经我院治疗的203例肠梗阻病人资料,其中老年人不完全肠梗阻48例。结果老年人不完全肠梗阻常是消化道本身或邻近器官某种器质性病变较为早期的重要临床表现,其常见病变依次为肿瘤32例,占66.7%,炎症病灶13例,占27.1%,老年粪便硬结症2例,占4.12%,纤维索带1例,占2.1%。结论临床上不应把老年人不完全肠梗阻的暂时缓解看成是完全治愈。若症状反复发作或进行加重,大便性状改变和隐血试验阳性,则应提高警惕,对尚未确诊者应多方检查,有意识随诊以明确病因,及时进行决定性治疗,而无休止的对症治疗往往会贻误病情。

  • 标签: 肠梗阻 病因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化脓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肠梗阻诊治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实施阑尾炎切除术并在术后发生早期炎肠梗阻的34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之中,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4例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n=17)与综合治疗组(n=17),分别采用基础疗法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达到100%,所有患者顺利恢复,但是综合治疗组在胃肠减压时间、胀痛消失时间、腹围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以及自主排便恢复时间均优于基础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化脓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肠梗阻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该种措施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不完全粘连肠梗阻)的效果方法观察,探讨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结合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及中医理论知识根据辨证施治,使用大承气汤加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中药灌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中医理论辩证中药大承气汤加减灌肠临床效果满意。讨论中药灌肠大承气汤加减对肠梗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充分发挥其药效。

  • 标签: 肠梗阻 中药灌肠疗效观察及评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已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非老年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治疗组围手术期有效护理,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比较2组术后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老年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才能得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老年 肠梗阻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1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发病48h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合并症多,及时正确诊断、正确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肠梗阻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50例肠梗阻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肠梗阻术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中肠梗阻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肠梗阻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在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肠梗阻术后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提升临床术后疗效,同时也可以提升术后护理干预效果,发挥积极护理作用。

  • 标签: 肠梗阻 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守治疗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间30例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疗痊愈的21例,占比例的70%;治疗有效的7例,占比例的23.3%;治疗无效的2例,占比例的6.7%。患者治疗前腹胀27例,治疗后腹胀4例;治疗前腹痛29例,治疗后2例,治疗前恶心、呕吐19例,治疗后3例;治疗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0例,治疗后2例,患者前后情况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肠道坏死状况。结论非手术治疗在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中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腹部手术 肠梗阻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