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1例胸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此病较为特殊,需要胸外科及神经外科联合手术,风险大。因此,手术室护士积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有无体位损伤和康复情况,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

  • 标签: 半椎板入路联合胸腔镜切除 胸椎管哑铃型肿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观察182例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内环境监测与维持,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与观察,呼吸功能支持,术后止痛治疗及伤口恢复等。结果本组182例病人,死亡3例,死亡率1.65%,手术时间78~292(129±37)min;体外循环26~115(47±25)min;升主动脉阻断18~77(28±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4.7~58(14.8±10)h;胸液引流量70~1550(242±110)ml;ICU监护9~59(17±5)h;住院5~18(7.8±2.8)d。术后24例发生并发症,10例术后当天出现频发室性早搏;3例术后引流液较多,予以再次开胸止血。8例术后5d发现右侧血性胸腔积液,2例为右侧气胸,均经胸腔穿刺治愈,另1例为右腋下切口液化,伤口延期愈合。术后1月来院随访心功能I级125例,心功能II级53例;失访4例。结论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手术,护理要求高,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减少并发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胸腔镜 小切口 瓣膜替换 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采用胸腔治疗的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更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分型与胸腔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研究,左侧14例,右侧18例,双侧10例,继发型肺大疱16例,原发型肺大疱26例,依据肺大疱形态与分布特点,将肺大疱分为1型(单发型)、Ⅱ型(成簇型)、Ⅲ型(多发型);IV型(被膜下型)、V型(弥漫型)、VI型(隐匿型),依据不同分型行完全胸腔(VATS)与胸腔辅助小切口(VAMT)切除或缝(结)扎肺大疱方法治疗。结果VATS31侧(73.8%),VAMT11侧(36.2%)。单侧手术时间12~45min,平均(28.5±2.1)min,术中出血量15~110ml,平均(62.5±8.9)ml,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2~7d,平均(4.5±2.5)d,住院3~10d,平均(6.5±3.5)d。结论依据分型明确肺大疱疾病特点,为选择不同手术方法提供了依据,降低了复发率,增强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分型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胸腔下内乳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输液港植入术及胸腔下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对手术配合的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胸腔下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结论术前仪器设备及特殊器械的准备,与医生及麻醉师密切的沟通,术中密切的病情观察,准确无误的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 标签: 乳腺癌 胸腔镜 内乳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肺叶切除术进行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平均引流时间、术后痰菌转阴率,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术中平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4小时疼痛状况,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肺结核疾病可首选胸腔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此方式可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指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肺结核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采用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胸腔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4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PaO2、pC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浓度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气肿自发性气胸采用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改善肺通换气功能与传统开胸术相当,但手术创伤性显著小于传统开胸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性小及安全性高等特点。

  • 标签: 老年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切口胸腔治疗食管癌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0例食道癌患者使用三切口胸腔手术进行配合,回顾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术后回访等。熟悉掌握胸腔技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治疗效果也达到了要求,但是也有少许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康复性三切口胸腔治疗食道癌手术效果佳,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切口小,利于术后康复,患者疼痛减轻,对于术后效果认可度高。

  • 标签: 三切口,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早期肺癌利用全胸腔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16%;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下切除术用于治疗早期肺癌效果要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肺癌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开胸肺叶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5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开胸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选择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

  • 标签: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开胸手术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间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置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开胸手术具备创口小,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将60例纵隔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病人进行全面的围术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胸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10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食管癌胸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肠内营养支持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体重及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胸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标签: 食管癌 胸腔镜术 肠内营养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标准的采用全胸腔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以及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匹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组术后72h引流量显著少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后疼痛以0-1级为主,开胸组以2~3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胸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是对医者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 标签: 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胸腔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住院时间,还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及全胸腔肺叶切除对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2例,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胸腔肺叶切除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引流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1/36),与对照组13.89%(5/36)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显著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且前者具有高效、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开胸肺叶切除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小儿双腔支气管麻醉用于胸腔下脊柱侧弯矫治术效果。方法将32例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双腔支气管麻醉,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上患儿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期间未发生因麻醉造成的并发症,统计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及苏醒前SpO2水平,变化程度不明显(P>0.05);麻醉后5分钟PETCO2(28.4±0.66)mmHg水平较麻醉前(23.6±2.49)mmH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脊柱侧弯矫正术的小儿,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效果明显,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双腔支气管麻醉 胸腔镜下 脊柱侧弯矫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胸腔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的手术体位、入路和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03月对17例AEG行右侧卧位经左胸腹完全下根治术右侧卧位经左胸行腔下下段食管的游离及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膈肌,第七肋间肋弓下、腹直肌外缘做5cm长切口,腔辅助下游离贲门、胃及清扫胃左动脉、网膜淋巴结,普通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10-190min,平均146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30-150ml,平均110ml。共清扫纵隔淋巴结104枚,平均每例6.1枚;清扫腹腔淋巴结133枚,平均每例7.8例。术后住院9-14d,平均11d。住院期间病人无死亡。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结论右侧卧位经左胸腹全腔下AEG的外科治疗是可行安全的,近期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达到左侧开胸手术效果。但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右侧卧位 微创 食管胃交界区肿瘤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行胸腔手术治疗的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术后恢复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气体逸出停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自发性气胸胸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疾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孔胸腔、常规开胸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为选择不同手术方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行开胸手术,观察组(n=56)患者行胸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切口长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结果比对照组更佳,差异显著(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天的FEV1、MVV、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气胸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确切,并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老年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 肺功能 开胸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