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手术中应用胸腔辅助小切口(cVATS)与全胸腔肺叶切除(VAMT)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80例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cVATS组与VAMT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cVATS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留置管时间、并发症上明显少于VAMT组(P<0.05);cVATS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VAMT组(P<0.05)。结论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微创优点,术后疼痛轻,与VAMT疗效、安全性相近,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科胸腔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近1年来66例胸腔积液患者接受内科胸腔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胸腔下胸膜活检,阳性率达97%。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6例(70%)肺癌11例(17%),恶性胸膜间皮瘤4例(6.0%),急性化脓性炎症4例(6%),未确诊2例(3%)。均取自壁层胸膜,平均每例患者钳取4~6块。所有接受内科胸腔检查或胸膜粘连烙断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自动脱管,1例患者出现术后胸痛,安全性达93.75%。结论使用内科胸腔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具有耗材少、操作简单、节约人力、费用低廉、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为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值得呼吸专科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应用胸腔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胸腔检查,23例肺腺癌,6例结核,4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胸膜间皮瘤,诊断率为94.59%;2例由于严重胸膜粘连,无法明确诊断。本组患者均常规监测氧饱和度、呼吸、血压以及心率,其中除2例由于长期胸腔积液,伴有严重粘连,分离操作失败,其余35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是确诊胸腔积液病因重要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6例全麻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经过不同临床护理后,观察组的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方面的GQOLI-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胸腔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整理的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段切除,肺段切除数目低于3段,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肺段切除术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肺段切除术对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手术微创治疗胸腺瘤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腺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手术微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胸腺瘤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胸腔手术微创治疗,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是胸腺瘤的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胸腺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98例肺癌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胸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清扫淋巴结个数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8.64±34.26)min、术中出血量(80.57±22.65)ml、术后引流量(123.64±18.45)ml、引流时间(3.87±0.42)h、住院时间(6.64±0.63)d、术后VAS(4.25±0.62)分均较对照组(152.67±41.64)min、(154.72±44.58)ml、(264.31±27.45)ml、(5.62±0.84)h、(7.48±0.55)d、(6.31±1.09)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32.65%显著较低(P<0.05)。结论胸腔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用时短、出血量少和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以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胸腔镜 开胸手术 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电视胸腔的辅助进行小切口肺癌手术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疗法,治疗组行电视胸腔辅助下小切口手术疗法,每组各40名。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病理分期与体内淋巴结清除情况,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病人术中出出血情况、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行电视胸腔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癌 小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气胸患者进行胸腔肺大疱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诊的76例气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人。观察组使用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气胸,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率为57.89%,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中显效率为42.11%,总有效率为73.68%,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1例,对照组术后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持续漏气7例。结论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气胸 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手术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VATS手术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行VATS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术后24h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3.85±24.06)min,术中出血量为(105.74±30.31)ml,术后胸液量为(789.29±106.55)ml,术后24hVAS评分为(4.03±1.58)分。术后发生4例并发症,2例肺漏气,1例咳血,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结论胸腔手术在肺叶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应该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辅助小切口在早期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常规组和胸腔辅助小切口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清扫的淋巴结个数,术后胸腔引流量,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例数,对两组病人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胸腔辅助小切口在早期肺癌手术中,术中出血量和常规开胸手术相差不大,手术时间缩短,清扫的区域淋巴结个数无明显差别。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未见明显增加。结论胸腔辅助小切口的早期肺癌手较常规手术有时间优势,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 标签: 胸腔镜辅助 胸部小切口 肺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探查治疗胸部刀刺伤后膈肌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胸部刀刺伤后膈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灌洗的方法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进行诊断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诊治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对胸部刀刺伤后膈肌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对患者有较小伤害,且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部刀刺伤 膈肌损伤 胸腔镜 诊治
  • 简介:摘要3D胸腔技术综合了立体视野和微创的优点,因手术时间短、解剖精细、操作便捷等特点,成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趋势。对初学者而言,3D胸腔技术应用于教学对于其胸部解剖、腔手术的学习十分重要。本院在逐渐普及3D胸腔手术的基础上,着力推行3D胸腔技术教学方法,采取3D胸腔局部解剖教学、3D与电视胸腔手术、开放性手术录像对比教学、手术意外和疑难病例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教学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3D 胸腔镜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0例择期全麻下拟行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n=25)盐酸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PCIA配方O组(羟考酮1.0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S组(舒芬太尼2u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两组术后3、12、24和48h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术后48h内PCIA按压总次数及补救镇痛次数。结果O组患者术后12h和24h安静和咳嗽时的VAS评分均低于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O组术后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应用盐酸羟考酮静脉镇痛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羟考酮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肺叶切除术(VATSL)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分析泗洪县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6例肺部疾病患者采用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8.6±34.4min,术中出血量183.5±76.5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3±2.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3.5d。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术后肺持续漏气2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对早期周围型肺癌以及需要进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采取全胸腔肺叶切除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该术式相对安全、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是,该手术操作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医师进行操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腔辅助NUSS钢板矫形治疗漏斗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至今共20例患者在胸腔辅助NUSS钢板矫形治疗漏斗胸。结果2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3.12±5.71)min;平均出血量为(8.72±0.69)mL;平均住院时间(7.11±0.63)天。对患者手术后随访1到3年,术后恢复结果,优16例、良4例;1例并发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中,已取出矫形钢板11例,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脊柱侧弯,在手术后1.5年取出钢板,剩余患者都在后2.5年后取出钢板。结论胸腔辅助NUSS钢板矫形治疗漏斗胸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面积小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NUSS钢板矫形 漏斗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腔组和开胸组,各37例。开胸组采用经皮开胸手术,腔组则采用胸腔根治术治疗。两种术式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手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术后死亡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腔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对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胸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及精力评分明显高于开胸组(P<0.05)。结论胸腔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低,预后良好,值得在食管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观察组,以我院往期收治的32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6.3%,对照组患者为25.0%,此外,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胸腔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胸腔下手术疗效明显由于开胸手术。结论全胸腔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胸腔镜 开胸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