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际,充分发挥对外传播的优势,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条件。但是,面对国际舆论场西强我弱的不平衡状态,从根本上提升综合国力,尤其是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成了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推动力。为此,进一步推动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就成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策略。由张德瑞、孔雪梅主编,贾涵副主编的《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推进策略研究》在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17年出版。该书以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为重点,从语言学、传播学等角度入手,阐释了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内涵、传播历史、传播价值等,并对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形式、模式、优势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 标签: 国际传播 汉语文化 对外传播 推进策略 传播价值 实践
  • 简介:<正>广播新闻是经过播音员的口传达给听众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播音是对稿件的再加工、再创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同一出话剧,坐在家里看剧本,跟坐在剧场看演出,感受是不一样的。前者无声无色,艺术效果只能凭想象;后者生龙

  • 标签: 广播新闻 生动性 稿件 再创作 播音员 导语
  • 简介:"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发展目标、一种精神动力,它的提出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中国对外传播的新契机。但相比于国内,"中国梦"在对外传播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通过对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CNN两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文本和内容分析,了解到当下中国梦对外传播的现状和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宏观的理论政策层面、媒体建设支持层面和智库资源建设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传播建议,旨在抓住当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有利形势,将中国的声音和形象按中国自己的意愿传递给世界,切实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 标签: 中国梦 对外传播 国际传播 软实力 华盛顿邮报 CNN
  • 简介:文化产业'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提高中国话语权的重大战略。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布局与发展,中国电影'走出去'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弘扬中国精、减少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由于在电影工业化生产能力、国际化经验、电影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以及文化折扣的影响,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力和影响力依然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弱势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本文以印度电影为参照系讨论中国电影'走出去'策略。以印度电影产业发展及国际化经验为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研究后发现,发掘文化共通性,讲述直通人心好故事,提升本土化叙事能力,引发海外观众情感共鸣,以地缘文化为突破口,减少跨文化传播障碍,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现实路径。

  • 标签: 跨文化传播 电影国际化 中国电影“走出去”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舆论的思想认为,舆论是'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鲜明的表现'、报刊是'社会舆论的纸币'、报刊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舆论是'批判的法庭'、舆论是'晴雨表'。这些观点中包含着'舆论载体''舆论宣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知。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舆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有立足中国语境的自我演进与发展创新。考察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的进路,尤其是观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难发现,'舆论宣传''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是贯穿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的新论述与新理念主要体现为:'两个舆论场'的划分和判断缺乏依据;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和'放大器';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舆论思想 舆论宣传 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 简介:端午节,找了个地方稍事休息,也抱了一大堆文稿、文件需要作业,需要处理。由于《传媒》编辑部同志交代,6月1日要付印,我就先审看了《传媒》的大样,本期以传媒业应付金融危机为主题,组织了张苏洲、张秉礼、李建国、徐春莲、闫肖锋、王东、崔保国、周鸿铎等一批业内领军人物或学界权威来撰文献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首篇尹明华同志文章中关于要回归报纸本质,回归新闻本质,回归文化方式的观点,拨动了笔者的心弦,引发了笔者的共鸣。

  • 标签: 报纸 思想家 党报 华文 培养 《传媒》
  • 简介:“二十一世纪国际新闻的变迁:数字技术的影响力”国际新闻学会议于2009年4月14~16日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外国记者协会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主办。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亚洲商报》、《亚洲周刊》、《亚洲前哨》以及“路透社”等新闻机构均派出代表参会,

  • 标签: 国际新闻 数字技术 会议述评 新闻研究 数字时代 变迁
  • 简介:7月15日,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v4.0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由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再次升级——“联汛读报4.0”技术平台研发成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技术“是传统媒体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手机来展示报纸内容的有益尝试”,

  • 标签: 媒体数字化 信息技术 公司总裁 转型发展 技术支撑 有限
  • 简介:传播研究的学科建制化过程伴随着深刻的正当性焦虑,《传播学刊》专刊"领域的躁动"的实质是一次应对焦虑的反思性实践活动。通过对传播研究知识对象、知识目标与研究方法的大规模讨论,淡化行为主义研究正统、突显批判性,"躁动"确认了传播研究知识边界的扩张,并成为传播研究持续性的正当性与知识认同反思的起点。本文以"领域的躁动"为细读对象,试图探究其问题语境、核心关怀与思想史后果,以实现对传播研究发展理路的历史理解。

  • 标签: 传播研究 贝雷尔森“鬼魂” “领域的躁动” 批判折衷主义 反思性实践
  • 简介:新闻媒体“走转改”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失实报道仍有发生,虚假报道仍见诸于媒体。为了更好地改进新闻报道,培养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继续深化“走转改”,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可以为“走转改”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其新闻思想中“群众观点的建立”、“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对深化“走转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范长江 新闻思想 “走转改” 群众观点
  • 简介:刘易斯·芒福德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先驱之一,其思想极富深度,这源于芒福德本人丰富的学科背景和他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通过论述芒福德的媒介技术观,试图厘清芒福德、马歇尔·麦克卢汉与詹姆斯·凯瑞媒介技术思想之间的关系,明晰芒福德在媒介环境学派中的位置。芒福德、麦克卢汉和凯瑞都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三人围绕技术与媒介做出过许多探索,诸多思想存在着差异和交织。凯瑞通过考察传播技术与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从印刷术和电报、电视、计算机等电子技术手段对现代社会形态的复杂影响上着手,对麦克卢汉和芒福德媒介思想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区分,并为二位巨匠构建了一次不在场的争论。芒福德早期认为技术对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与麦克卢汉的诸多观点一致。芒福德晚期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看到了新技术对权力集中的有益之处,并对麦克卢汉进行了批判。虽然芒福德对电子传播技术由肯定转为批判,但是其出发点却从未转变,那就是对人的自主权的关怀。凯瑞继承了芒福德这种精神。在凯瑞的思想中,可以看到晚期芒福德的诸多痕迹,比如芒福德强调过'仪式'对集权统治的重要性,这对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即为一种启发性的存在。尽管媒介环境学派成长于北美地区,但是因其对媒介、技术与社会的深入考察,其思想对处于传播技术急速更迭的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媒介技术 有机性 电子传播 人文精神
  • 简介:教育向来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领域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其实,教育不仅是值得报道的领域,更是一个值得评述的领域。《银川晚报·教育周刊》打破地市级都市报传统的报道模式,开设新闻评论栏目"开课吧",在众声喧哗的教育思潮中传播客观、理性的声音,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引导正确的教育观念,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好评。

  • 标签: 新闻评论栏目 教育媒体 引导力 开课 周刊 晚报
  • 简介:新闻策划现象是我国新闻实践中一道独具特色的景观,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思想文化基础。本文对新闻策划现象思想文化的独特性进行了探讨,结合新闻策划学理合法性的深入研究,试提出一条丰富和扩展新闻理念、具有探索前景和实际意义的学术路径。

  • 标签: 新闻策划 思想文化基础 思想文化独特性
  • 简介:这次会议是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又是在全国人民喜迎党的十六大的形势下召开的,因此,这次会议很重要.会议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报刊管理工作的全局,加强监管,促进繁荣,为党的十六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

  • 标签: “三个代表” 报刊管理 管理法规 审读 队伍建设 专项治理
  • 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传播,2017年12月1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习近平 论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简介:刘少奇是我党一位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他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在职工运动、白区工作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建有不朽的功绩,他对党的新闻思想、新闻工作和新闻队伍的建设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标签: 刘少奇 新闻思想 新闻工作者 百年诞辰 记者团 新闻报道
  • 简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创立起系统的、完整的伦理学,也没有创立起系统的、完整的新闻学,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学。但是,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科学理论时,发表过许多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其中也表述了自己的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新闻伦理的内容。

  • 标签: 新闻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新闻道德 马克思和恩格斯 行为准则 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