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税收作为调控经济重要杠杆,对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优势。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环境、企业融资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让民营企业享受税收政策带来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应作出一些调整。建议税收从以下方面服务于民营经济:做好三个引导,促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负;注重三个层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增进三个便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三项机制,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 标签: 税收 民营经济 税收优惠 营商环境 减税降负
  • 简介:当前,我国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养老挑战越发严峻。在居家养老愈发普遍、服务需求愈加迫切情况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也就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必然选择。实践中形成了委托性购买、形式性购买和独立性竞争购买三种主要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存在购买力度不足、购买流程不规范、社会组织力量弱小、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认识,提出了加大购买力度,建立目标群体甄别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规范购买流程;培育壮大社会组织,优化其发展政策环境;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拓展养老服务资金筹资渠道,确保资金来源充足;完善监督体制,健全评估体系完善路径。

  • 标签: 政府购买 居家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 社会组织
  • 简介:由于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市场难以提供或不能完全提供,由此村庄公共品供给主要由各级政府主导,又因其主导地位不易动摇,加之公共品供给缺乏竞争、供给主体经济人行为、需求主体参与性不足、社会力量参与性不足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失灵,如公共品供给城乡二元化、供与求失衡、供给效率低及政府"寻租"等。文章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以村庄公共品供给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村庄公共品供给中政府失灵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村庄公共品供给路径重构,以弥补政府失灵。

  • 标签: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品供给 政府失灵 路径重构
  • 简介: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安排,税收制度是自贸区制度创新重点内容。在前期制度建设中,自贸区分四个阶段取得34项税收制度成果,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创新特色。从多角度分析制度创新成效:创新内容丰富,路径多样,特点鲜明,既有积极效果,也有不足之处。下一步自贸区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建议从区、港双向发力,自贸区围绕规范、治理、科技等体系,全面推进税收制度现代化建设,自贸港围绕税收优惠,探索离岸业务、加工制造、反避税等制度创新。

  • 标签: 税收 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创新 深化改革
  • 简介: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企业持续发展核心动力,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外溢性、风险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特性,采取财税激励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引导企业发展,是各国寻求全球创新主导地位和技术领先优势重要手段。然而,财税激励政策实施效应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国内外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4年13万多户企业面板数据对这一命题进行再检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这两项政策对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与企业营业收入存在显著正相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利润水平影响不能完全确定;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与企业利润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文章政策建议是,税收优惠政策应进行选择与组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现行制度设计、试行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高度重视政策相互抵消问题。

  • 标签: 税收优惠 R&D 营业收入 利润水平 政策效应评估
  • 简介:近年来,以日本7-Eleven为代表零售商大力开发“区域限定型”自有品牌。从商品开发角度入手,利用日本三大连锁便利店公开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等手法,分析了“区域限定型”自有品牌战略基本路径。结果表明,“区域限定型”自有品牌战略是以区域资源品牌化为基础,由零售商主导并与当地政府、餐饮店、教育研究机构等区域利益相关者合作形式开展。研究发现,“区域限定型”自有品牌开发呈现出“地产地销”“迎合区域嗜好”及“区域性+α”等多种价值诉求,且零售商会根据自身竞争地位及自有品牌市场规模对其战略进行动态调整。此外,从零售商主导角度,为区域品牌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区域资源 区域利益相关者 自有品牌 区域品牌
  • 简介:新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将经营所得与其他类型所得并列,但并没有明确其划分标准,新发布《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也未能将税目区分标准明确化。本文以确定性和合理性为目标导向,采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并借鉴我国签署国际税收协定关于税目的划分逻辑,主张经营所得本质特征为行政登记,在税目判断中应适用经营所得优先原则,从而让税目划分标准相对清晰、合理,以达成税法确定性目标,最大程度化解涉税争议.

  • 标签: 个人所得税 经营所得 其他类型所得 实施条例 涉税争议
  • 简介:在当前国际国内诸多不稳定经济大环境下,严峻欠税形势给收入安全和税收执法带来了很大风险。以六盘水市为例,2018年7月国税、地税合并后,六盘水全市合计欠税13.82亿元。因此,有必要加强欠税管理、强化清缴力度:税务部门强化职责履行,提高服务、征缴和清欠力度;政府统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各部门协同共治,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

  • 标签: 欠税管理 陈欠 新欠 共治
  • 简介:从动态资源有效配置角度探讨了市场退出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在企业所有制类型视角下重新衡量上述影响效果,并用微观产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适度行业市场退出率可以通过竞争和资源配置效应促进在位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但是过高市场退出率意味着该行业存在恶性竞争,企业反而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以求生存。考虑到企业所有制类型因素时,发现行业中所有制类型退出率差异提高会降低在位企业出口质量,同时国有性质企业类型会削弱市场退出对出口质量促进效果。因此,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在市场退出中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 标签: 市场退出 所有制类型 市场竞争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 简介:通过建立2003—2013年HS2002六位编码产品与投入产出表中15个制造行业对应关系,以出口复杂度指标为基础,对进口中间投入和外资部分进行了顺次剔除,用计算出本土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来测度其价值链地位,并实证研究了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总体来看,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有了一定提升,但幅度不大;FDI三种技术溢出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作用各异,水平技术溢出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前向技术溢出递增正相关,而后向技术溢出只是线性正相关;人均资本和研发密度均未能有效发挥促进作用。

  • 标签: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 价值链地位 出口复杂度 本土制造业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房地产税改革也要与新时代新理念相适应。从“物业税”到“房地产税”,名称变化和政策演进反映了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下房地产税改革理念和价值取向发展。进入新时代,房地产税改革应从“立法先行”、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兼顾健全地方税体系和优化税制结构等方面体现现代房地产税改革价值取向,并从深化房地产税制体系改革、加强税式支出制度合理引导、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等方面完善配套制度改革,构建与新时代新理念相适应现代房地产税,全面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顺利实施。

  • 标签: 新时代 物业税 房地产税 价值取向 制度配套
  • 简介:党中央决定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主动参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可以通过开放效应、极化效应及结构效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选择需循序渐进:先建商业型有限自由贸易港,然后再建综合型有限自由贸易港。其建设路径为:进行适应全球化自由贸易港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全球化视野进行产业创新,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拓展全球性内外分离型离岸在岸金融联动,最终将海南建成世界级自由贸易港。

  • 标签: 自由贸易港 自贸区 全球化 区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