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合并胃息肉对直肠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胃镜及肠镜检查发现的2 034例直肠息肉患者及11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检查未发现直肠息肉的178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患者中Hp感染及合并胃息肉的情况。结果直肠癌组患者年龄及男性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及直肠息肉组(均P<0.05)。对照组、直肠息肉组及直肠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20.8%(37/178)、23.0%(467/2 034)、27.1%(32/1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 034例直肠息肉中,炎症性息肉612例,增生性息肉371例,腺瘤性息肉1 051例,3组直肠息肉组Hp感染率分别为24.5%(150/612)、22.4%(83/371)、22.3%(234/1 051),3组患者胃息肉发生率分别为34.6%(212/612)、38.3%(142/371)、39.3%(413/1 0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直肠息肉组年龄与对照组及直肠癌组两两比较,除炎症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直肠息肉合并胃息肉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同类型直肠息肉组及直肠癌组中Hp阳性患者年龄均低于阴性患者,但仅腺瘤性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种直肠息肉合并胃息肉患者年龄均大于未合并胃息肉患者,直肠癌合并胃息肉患者年龄小于未合并胃息肉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感染、合并胃息肉与直肠息肉及直肠癌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对直肠腺瘤性息肉早期发生起促进作用;尚不能证实胃息肉与直肠息肉发生风险相关;女性直肠息肉患者发生胃息肉的风险更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息肉 幽门螺杆菌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效果,为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84例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2组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胃动素、胃泌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损伤小、恢复快、预后效果显著,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老年结直肠癌 手术情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直肠癌患者94例资料并根据方法分组。开腹手术组应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则应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直肠癌效果;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镇痛次数、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直肠癌效果显著比开腹手术组高,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镇痛次数、住院时间显著比开腹手术组好,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开腹手术组低,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加速肠功能恢复,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患者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在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进行治疗的 84 例 70 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 84 例高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每组各 42 例。对比两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高龄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进行客观报告。 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对比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术后满意程度数据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7.1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3.81% (P < 0.05) 。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少,术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性高。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癌 根治性手术 高龄结直肠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直肠癌(HNPCC)家族多原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登记的32个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分析.结果在32个家系91例患者中,共9个家系10例患者(110%)发生异时性多原发,无同时性多原发发生,其中8例(157%)来自典型的HNPCC家系,2例(50%)来自非典型的家系.第1个直肠癌患者9例,第2个直肠癌3例,肝癌、卵巢、子宫内膜各2例,脑胶质瘤1例.有2例患者发生3次,其后2次发生的间隔时间为60~108个月,中位数68个月.第2个除2例肝癌外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0.0%.结论中国人HNPCC家系中多原发的患者明显增加.对HNPCC患者要加强随访,以冀早期发现多原发,争取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肿瘤 多原发肿瘤 HNPCC 分子遗传学 错配修复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窄带成像+放大肠镜对早期直肠癌及其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近年来(2021.6-2022.5)期间在黔江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需要行肠镜检查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患者采取窄带成像+放大肠镜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在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以pit分型判断患者病理形态变化检测的准确性、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分析可见,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在不同的检验方式下对患者病理形态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对比可见,两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早期直肠癌及前病变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对患者用窄带成像+放大肠镜检查则能够帮助临床明确患者病型及前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病理检查对比并无明显差异,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早期直肠癌及前病变诊疗提供可靠检查依据。

  • 标签: 窄带成像 放大肠镜 早期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30例肛窦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痔炎灵浓缩液(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陕药管制字[2001]第1732号)肛管直肠滴注,对照组65例予以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肛管直肠滴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罗恩病(CD)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CD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体质量指数(BMI)、蒙特利尔分型、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肛周病变活动指数(PDAI)、实验室指标以及狭窄部位和类型等资料。肛管直肠狭窄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CD肛管直肠狭窄中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和肛周肿痛,40例(46.0%)BMI异常,腹部手术史30例(34.5%),48例(55.2%)合并肛瘘,1例(1.1%)发生癌变,49例(56.3%)简化CDAI处于活动期,46例(52.9%)PDAI处于活动期。蒙特利尔分型中,回结肠型53例(60.9%)。实验室指标异常者包括:44例(50.6%)C-反应蛋白(CRP)≥8 mg/L,52例(59.8%)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1 h(女)或15 mm/1 h(男)。39例(44.8%)血红蛋白<120 g/L(男)或110 g/L(女),27例(31.0%)血小板计数(PLT)>300 × 109/L,29例(33.3%)白蛋白<35 g/L。肛管直肠狭窄部位和类型:37例狭窄中,27例狭窄位于齿状线至肛管直肠线之间;≤4 cm狭窄32例,>4 cm狭窄5例。87例患者中,单发狭窄55例(63.2%),多发狭窄32例(36.8%);膜状狭窄24例(27.6%),管状狭窄63例(72.4%);轻度狭窄16例(18.4%),中度狭窄30例(34.5%),重度狭窄41例(47.1%)。单因素分析:腹部手术史(χ2 = 12.621,P<0.01)、PDAI(χ2 = 8.256,P = 0.004)、CRP(χ2 = 6.071,P = 0.014)和PLT(χ2 = 9.745,P = 0.002)与CD肛管直肠狭窄狭窄程度明显相关。轻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结果发现,腹部手术史(OR = 5.787,95%CI:0.899 ~ 3.350,P = 0.002)、PDAI(OR = 0.296,95%CI:-2.629 ~ 0.792,P = 0.029)是CD肛管直肠狭窄中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肛管直肠狭窄多数为管状狭窄、重度狭窄,狭窄多位于齿状线至肛管直肠线之间,多数狭窄长度≤4 cm。既往有腹部手术史、PDAI评分活动期可增加CD肛管直肠狭窄患者重度狭窄的风险。

  • 标签: 克罗恩病 肛管直肠狭窄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一次性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一次性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23例患者治愈21例,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好转2例(均为高位脓肿患者)后再发,先发生1侧脓肿术后1年再发另一侧脓肿。结论应用一次性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具有理想的治愈率,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患者二次手术的几率低,术后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风险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一次性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行二期和三期全直肠切除(TPC)联合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的术后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采用IPAA治疗的63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分期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32例接受二期手术,31例接受三期手术。二期手术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优于三期[100(50~100)ml比150(100~160)ml,322.5(280.0~410.0)min比516.5(440.0~569.0)min,11.50(9.00~16.75)d比17.00(14.25~21.75)d,57 208.2(52 755.4~61 735.3)元比77 340.3(69 336.2~87 859.7)元,均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18例(28.6%),其中储袋出血2例,小肠梗阻11例,切口感染5例,无储袋相关瘘及腹盆腔感染等并发症。二期和三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7例,中位随访时间15.0(7.5~27.0)个月,其中二期、三期患者对目前生活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8.0%、66.7%。结论IPAA是治疗UC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改善近期生活质量。二期手术和三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二期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全结直肠切除 分期手术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不同分期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较大,准确定义早期直肠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患者预后,以及方便各治疗中心之间交流信息,从而促进癌症研究。早期直肠癌定义提出至今已有50余年,但目前国内外仍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对国内外早期直肠癌的定义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早期直肠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早期结直肠癌 定义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和加速康复外科的普及,直肠手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加快,日间直肠手术逐渐成为可能。自2009年首个日间结肠手术的病例报道起,近3年来多项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表明1/3的直肠患者可以安全、有效实施日间手术。筛选合适的患者、采用先进微创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积极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出院后实施及时有效的病情监测和随访机制是实现日间手术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在回顾、分析日间直肠手术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开展日间直肠手术的要点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日间住院医疗 外科手术,微创性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自《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立以来,一代代专家与杂志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2017年11月,杂志成立第一届“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笔者有幸成为直肠外科学组委员,在组长姚宏伟教授的带领下,围绕直肠外科的热点开展热烈的学术讨论与思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近年来,笔者也承担了杂志的审稿工作。在审阅稿件的过程中了解同道发表的精彩研究与消化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自己也大有裨益,收获良多,并有幸荣获2次优秀审稿专家的称号。随着杂志的飞速发展,笔者也逐渐在传媒与教育领域开辟出新的方向。不但在自媒体平台开设账号,还积极参加电视节目,力求将健康科学知识普及至普通民众中去。2021年7月第二届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重庆成功召开,笔者有幸担任传媒与教育学组组长。笔者将与所有组员一道汇集概括科普与传媒经验,向各位消化外科同道分享。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届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传媒与教育学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分享实践经验,畅想未来计划,得到很多新的启发。到如今,杂志已创刊20周年,衷心祝愿杂志越办越好,再创辉煌。希望健康科普促进直肠外科专业发展。

  • 标签: 普通外科 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菁英荟 科学普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12年1月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7例直肠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58.82%),术中确诊5例(29.41%),漏诊2例(11.76%),治愈14例(82.35%),死亡3例(17.65%),发生并发症5例(29.41%),吻合口瘘是主要并发症。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是治疗直肠损伤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损伤 结直肠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创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直肠创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0例直肠创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并发肛瘘1例,切口感染1例,经临床处理均治愈,无肠漏及死亡发生。结论直肠肛管损伤患者的护理涉及面广、专科性强,护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创伤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肾上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7例直肠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癌肾上腺转移发生率为1.18%(17/1437),同时性直肠癌肾上腺转移5例,异时性12例。孤立肾上腺转移1例,其余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6例肿瘤标志物异常。孤立肾上腺转移采用手术切除,至今已存活16个月;其余采用辅助化疗,平均生存时间10.8个月。结论本病表现隐匿,肿瘤标志物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确诊。对于原发灶能够切除的患者,尽量同时切除肾上腺转移灶,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对于不能完整切除的患者,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肾上腺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