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胎儿先天心脏病筛查的孕早期高危产妇中抽取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开展经腹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全部研究对象检查后的各常规切面检出情况,并分析经腹部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先天心脏病诊断准确性及具体疾病类型检出率。 结果:依据各常规切面检出结果可得知,四腔心切面检出率为94.9%(130/137),左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90.5%(124/137),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89.1%(122/137),三血管气管切面检出率为84.7%(116/137),主动脉弓切面检出率为82.5%(113/137);与其他常规切面检出率相比,四腔心切面的检出率占比最高。依据137例孕早期高危产妇的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可得知,该诊断方法的胎儿先天心脏病检出率为2.2%(3/137);将上述超声检出结果与研究对象的产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经腹部超声心动图的胎儿先天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为75.0%(3/4),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在经腹部超声心动图确诊的3例胎儿先天心脏病研究对象中,疾病类型为复杂型胎儿先天心脏病的研究对象共有2例,其中,具体疾病分型为法洛四联症的有1例,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疾病类型为单纯型胎儿先天心脏病的研究对象共有1例,其具体疾病分型为室间隔缺损。 结论: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早期胎儿先天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明确胎儿的心脏异常表现,其诊断结果可为先天心脏病的后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 孕早期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先天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 CPAM)是先天肺发育畸形的一种,其中巨大气囊腔畸形较为罕见,常表现为出生后呼吸窘迫、反复感染和气胸等,给新生儿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文章报道了1例新生儿巨大CPAM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此类患儿行手术治疗时,需要肺隔离以保护健侧肺并提供良好的术野暴露。由于新生儿气道的生理特点,可应用的单肺通气策略有限,且由于常并发其他器官畸形,患儿手术耐受力较差,对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单肺通气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天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心脏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n=25,实施个性化护理)与参照组(n=25,实施常规护理)当中,比较患者的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感染、出血)。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先天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腹腔镜下小儿先天膈疝修补术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全面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选入该时间断内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为对象,并进行1至60编号,取其中的30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全面护理干预展开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小儿先天膈疝修补术患儿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整体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展开,选入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治疗的患儿80例为对象,并进行1至80编号,取其中的40例,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将整体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整体护理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先天心脏病CPB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到我院接受CPB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的25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降钙素原含量、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白细胞计数更高(P<0.05)。结论:对于接受CPB术治疗的先天心脏病患者而言,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实施针对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模式 先天性心脏病 CPB手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肺囊性病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原因及胸腔镜手术中并发症。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手术的766例肺囊性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8例,女298例,中位手术年龄14个月(1~188个月),统计其中转开胸的原因及手术并发症。结果76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全胸腔镜手术738例,胸腔镜中转开胸手术28例,中转开胸率3.7%(28/766)。中转开胸原因包括:(1)病灶暴露不清占10.7%(3/28);(2)病灶的血管及气管暴露不清腔镜手术困难占60.7%(17/28);(3)术中出现并发症占7.1%(2/28);(4)有复杂合并症需同期手术占7.1%(2/28);(5)人工气胸不耐受占14.3%(4/28)。术中并发症出血占0.9%(7/766),淋巴漏占0.1%(1/766),气管损伤占0.3%(2/766)。术后随访1~102个月,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中转开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根据患儿病情、术者经验和麻醉情况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病情、手术医生的经验、手术入路、规范操作有关。

  • 标签: 胸腔镜 先天性肺囊性病 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先天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联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心脏病患儿展开分析,以简单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熟悉程度及患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 意度等。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知晓度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护理服务中联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提升患儿护理效果及家属满 意度,减少不良情况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护理服务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 作者: 程维 梁小玲 陈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2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市 510000))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大疱表皮松解症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移植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尿毒症伴先天大疱表皮松解症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相关病例资料,整理此类特殊人群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的护理要点。结论:肾移植手术作为尿毒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先天大疱表皮松解症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皮肤的症状。

  • 标签: 肾移植 先天性大疱表皮松解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用于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心脏病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6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心脏病手术患儿(n=40)。试验组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这两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VAS评分:试验组数据低至(3.52±0.79)分,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5.48±1.21)分,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疼痛感更轻(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心脏病围手术期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加速康复外科 住院时间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论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心脏病术后深静脉置管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小儿先天心脏病术后深静脉置管患儿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感染预防(对照组),另50例实施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心脏外科护士医院感染风险防范能力,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唇腭裂畸形患儿围手术期施行加速康复理念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的先天唇腭裂畸形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践行加速康复理念护理,结合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引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家长心理情绪指标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长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先天唇腭裂畸形患儿护理中施行加速康复理念各项措施,避免引发并发症,促进恢复,增加满意度,可以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理念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医学影像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对医疗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天心脏病(先心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主要疾病。先心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而诊治不及时会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近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发展迅速,其庞大的数据库和卓越的运算能力可应对先心病复杂性和异质性带来的种种挑战,推动个性化和精准化医疗的发展。现围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技术在先心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展开综述。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学影像 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既往误治的全结肠结肠(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TCA)病例的误治原因、再手术流程及预后,以提高对TCA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CA的71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首诊是否接受合适的手术方案,将患儿分为误治组与无误治组。误治组17例,无误治组45例,确诊后放弃治疗9例。误治组首诊均在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9例,儿科专科医院8例)。术前误诊10例,无误诊7例。分析误治组患儿首诊信息、再手术原因及诊疗流程。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儿预后,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和排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评估时患儿年龄需≥4岁。结果术前误诊患儿均未接受结肠手术,无误诊患儿6例行结肠手术,1例行升结肠造瘘,手术年龄为26(4,240)d。首次术后出现腹胀16例(16/17,94.1%)、排便困难14例(14/17,82.4%)、呕吐13例(13/17,76.5%)、小肠结肠炎10例(10/17,58.8%)。无误诊患儿再手术原因主要为痉挛段残留(5/7,71.4%)。除2例首次术后明确痉挛段残留以及1例吻合口漏患儿外,其余均再次接受术中多点冰冻病理检查(14/17,82.4%)。误治组17例患儿均再次接受结肠根治手术。与无误治组(41例已完成根治手术)相比,误治组平均手术次数、造瘘比例和最终根治手术年龄均明显高于无误治组[手术次数,3(3,5)次比1(1,2)次,P<0.001;造瘘比例,12/17比16/41,P=0.028;根治手术年龄,525(197,1971)d比164(29,464)d,P=0.007]。随访到误治组15例,无误治组31例,随访时间为5.4(2.1,8.0)年。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情况和Rintala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TCA误治原因主要为术前误诊、手术经验不可靠和术中病理结果偏差。最终根治术前建议再次行多点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先行造瘘。首诊误治的TCA患儿的诊疗时间明显延长,但总体预后尚可。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误治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先天肾性尿崩症(congenital nephrogenital diabetes insipidus,CNDI)的认识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20年7月30日收治的2例同胞姐妹共患CNDI的临床资料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先证者,4岁,烦渴、多饮、多尿3年余;妹妹2.5岁,烦渴、多饮、多尿2年余。临床诊断为“CNDI”,给予氢氯噻嗪治疗后症状改善。(2)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及其妹妹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基因存在c.170A>C(p.Q57P)和c.211G>A(p.Vl71M)的杂合突变,母亲携带AQP2基因的c.170A>C(p.Q57P)突变。结论CNDI为罕见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产前诊断可指导优生优育。

  • 标签: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 AQP2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尿道下裂中的效果。方法 筛选研究者医院在2021-12至2022-11月时间段内,66例接受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尿道下裂纳入样本,依据病例尾号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手术期间开展一般流程护理,干预组则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观察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统计,干预组为100%(33/33)对比组81.81%(27/33)更高,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比组在术后并发症记录统计分别为3.03%、24.24%,干预组数据大幅下降,数据差异比较显著(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 尿道成形术 治疗 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比较护理应用后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应用后,观察组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硒和铁及铜水平与先天心脏病(CHD)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2012年建立的兰州地区出生队列,在孕早期对孕妇相关信息进行基线调查,并在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 d分别进行随访。采集分娩时新生儿脐静脉血,并从医疗记录中提取其出生结局信息。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队列中新发的经超声心动检查确诊的97例CHD患儿作为病例组,在出生后健康的适龄足月儿中按照母亲年龄、街区以及CHD发病时间进行1∶2配对选取194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离子质谱的方法检测新生儿脐血硒、铁和铜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根据对照组新生儿脐血中硒、铁和铜浓度的四分位数中的Q1和Q3将元素暴露分为低、中、高浓度3组,以中浓度为参考标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脐血硒、铁和铜浓度与CHD的关联,以相乘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与CHD的关联。结果病例组中新生儿脐血铜浓度M(Q1,Q3)为746.12(467.48,759.74)μg/L,对照组为535.69(425.21,587.79)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脐血高铜(OR=4.062,95%CI:2.013~8.199)或高铜合并高铁(OR=3.226,95%CI:1.343~7.750)的新生儿CHD发病风险均增加,硒和铁浓度与新生儿CHD发病尚未见关联。脐血中铜和铁对CHD的发病风险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OR=1.303,95%CI:1.056~1.608)。结论铜和铁元素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脐血高铜、高铜合并高铁是新生儿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脐血 交互作用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