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患者资料,总结本地区到我院就诊的常见的口腔牙体牙髓病人,以针对性地加强本地区口腔牙体牙髓医生的诊疗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从我从事口腔医生随机抽取我院2000年7月-2011年10月3000例。结果3000例患者年龄分布主要以10~18岁、50~60岁为主。其中18岁以下患儿主要为龋齿患者,18岁~60岁患者也为龋病。结论我院口腔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但仍以龋齿、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齿缺损为主。口腔医生应针对各类患者,加强有关知

  • 标签: 口腔疾病 龋齿 牙髓炎 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预防和控制口腔医院感染问题。方法对门诊口腔器械进行病原学监测。结果灭菌器械合格率100%,消毒器械合格率100%,治疗台上备用消毒精细器械(车针、扩大针等)合格率88%;结论口腔器械易受污染,因而造成感染的机会也相对增多。

  • 标签: 口腔科污染分析对策
  • 简介:摘要作为县级中医医院口腔,必须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高医院管理层次和思想来做好营销工作,谋求县级中医医院口腔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口腔根据口腔患者的需求来采取相应的服务项目,制定合理的价格,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增加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医院还要制定好营销策略,不断调整现存的技术项目和服务模式,发现新的机会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提升口腔核心的竞争实力,才可以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突破。

  • 标签: 规章制度 优化配置 高端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基层医院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口腔门诊的管理措施。方法针对当前基层医院口腔门最容易诱发医院感染的因素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与管理制度。结果规范基层医院口腔门诊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医院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结论严格地执行基层医院口腔门诊医院感染规范与规定,可以有效地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消毒监测技术对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了采样检测的方式,依据相关医疗卫生消毒标准和规范,对某院口腔室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医护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以及蒸汽压力灭菌锅等方面进行了消毒监测,并现场采样对消毒效果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采样调查以及实验检测后,口腔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以及压力蒸汽灭菌锅的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58.3%、94.0%、97.5%、100.0%、90.0%、98.0%、94.7%。结论: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环境空气、紫外线消毒灯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效果并不是很高,合格率相对较低,需要口腔室进一步加强消毒工作。

  • 标签: 口腔诊疗器械 消毒 监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口腔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7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门诊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接收的118例患者,其中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实施感染防护对策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实施感染防护对策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医院交叉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0.0%优于对照组感染率为5.1%;观察组满意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83.1%,(P均<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口腔科 门诊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职业危害从而制定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对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宣教培训,对环境和手卫生进行评估和监测,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物理性、生物性和化学性危害,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结论:口腔是一个重点科室,通过分析危害因素,提出具体防护措施,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口腔,门诊,职业危害,安全防护
  • 简介:目的预防和控制门诊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门诊口腔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防范措施。结果加强门诊口腔的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科 消毒隔离 交叉感染 管理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门诊就诊患者中选取120例年龄60—84岁的初诊患者,对其初诊疾病、并存病及心理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牙病就医病因主要为龋病及牙周病,分别占51.7℅及25℅。在并存病中最常见为高血压、糖尿病,其次为冠心病、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35%、12.5%、6.67%、4.1%。同时老年患者就诊时50%以上对疾病认识缺乏了解,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通过了解老年牙病患者生理、心理特点,达到为老年牙病患者做的最终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口腔疾病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口腔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危害等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结论根据口腔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安全 危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口腔中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100名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采用感染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感染护理措施,最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进过实验可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院内感染防治与护理管理,可有效避免院内污染事故的产生,增加患者对护理的信心,值得医院推荐。

  • 标签: 基层医院 口腔科 门诊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口腔门诊应根据本地疫情状况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与布局,门诊体温检测实现闭环管理。在患者进入门诊进行诊疗前实行严格的预诊分诊,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及时筛查发热患者并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下面本文就口腔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口腔科 门诊疫情 常态化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口腔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100例于我院口腔在2021年3月—2021 年5月间接受诊治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护理研究,参照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提供优质护理。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及实施效果等情况的评价,进行详细记录及分析对比,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处理后,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SS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参照组护理效果比研究组差,对比两组结果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参照组护理效果比研究组差,对比两组结果P<0.05。结论 针对口腔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并实施。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科门诊 患者满意度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三甲医院口腔中成药使用现状与合理性,为中成药在临床的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口腔随机抽取600张含中成药的处方进行用药现状和合理性分析。结果:纳入处方的溶液剂占20.5%,颗粒剂占19.8%,胶囊剂占18.7%,片剂占16.2%,外用剂占8.8%。药物联用方面,单种中成药占86.0%,两种中成药占13.7%,3种中成药及以上占0.3%,中成药与西药联用为63.7%。中成药中康复新液占20.7%,血府逐瘀片占16.3%,清开灵颗粒占12.2%,口炎清颗粒占11%,黄连上清胶囊占8.8%,致康胶囊占5.3%,外用溃疡散占5.2%,白芍总苷胶囊占4%。有28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7%。结论:口腔中成药使用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应采取多环节监督和控制措施,规范中成药的使用,以促进患者健康。

  • 标签: 口腔科 中成药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口腔的设备日新月异,相应的给排水配套设计也日益更新。以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例,从牙科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使用的口腔材料分析现代口腔给排水设计的特点,并提出了处理措施:现代口腔的治疗设备牙椅应采用纯水供应,废水可直接排至医院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根据宁波的工程条件,结合多家口腔医院的运行经验,总结了给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

  • 标签: 医疗建筑 给水排水系统 设计特点 口腔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护士四手操作对临床手术视野维护的重要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口腔就诊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将此50例口腔就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7%,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对照组总发生率为9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并发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患者疼痛程度更轻,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也更少,四手操作护理较为有效、安全,值得临床科室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口腔科护士 四手操作 临床手术 视野维护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患者口腔基本保健知识认知情况。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口腔患者100例,采用我院自制口腔基本保健知识认知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发放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男女比例为5149,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占比为48.0%,高中以上占比52.0%。男性与女性调查问卷评分对比差异无明显变化,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以上学历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患者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后,对于口腔基本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需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 标签: 口腔科 患者 口腔基本保健知识 认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在口腔临床中的研发和应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招募了100名口腔领面部修复治疗的患者,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我们记录了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一般资料。观察组接受新型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修复材料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严格的临床评估和相关的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2岁(标准差3.6岁),其中男性占比为60%。对照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8岁(标准差4.1岁),其中男性占比为54%。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2%,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腔科临床 口腔领面部修复材料 研发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门诊最常见的病源菌及传播途径,掌握其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最常见的病源菌及传播途径,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结果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自觉遵守《口腔器械消毒管理条例》,掌握口腔感染管理标准,明确口腔器械消毒的程序,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为病人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门诊 病源菌 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