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实用口腔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科大学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联合主办的口腔学技术类期刊。《中国实用口腔杂志》于2008年创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期刊。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口腔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栏目设置:专题笔谈、专家经验谈、论著、综述、讲座、新材料新技术、经验交流、教训分析、病例报告等。

  • 标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专题笔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器械消毒管理措施。方法对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环节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与结论应重视口腔器械和诊室环境的消毒管理,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科 器械 交叉感染 消毒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为有效杜绝经口腔医疗器械传播疾病,本文从口腔医疗器械的污染及其消毒灭菌方法、管理办法方面进行阐述,并建议制定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治疗过程中的消毒灭菌环节,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 标签: 口腔科 医疗器械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口腔护士职业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护士36名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6月实施常规职业安全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而2022年1-6月则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职业安全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根据风险序数(RPN)得分,选取失效模式和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持续改进直至RPN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口腔护士在FMEA职业安全管理前后的职业损伤率及职业危害防护认知。结果:实施FMEA后,口腔护士的职业损伤率明显下降,受到生物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物理性损伤等不同类型损伤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实施前,且实施FMEA后,口腔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大大降低口腔护士的职业损伤,加深口腔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认知,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科护士 职业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临床中诊治儿童实际的心理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5例,年龄分布在10岁至12岁之间,其中有96%为独生子女。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显示,患有龋齿病变的有35例,患有粘膜病的有45例,患有瓦窝沟封闭的患者有12例,乳牙滞留拔出的患者有10例,其他患者有8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口腔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分析患儿实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口腔临床诊治儿童心理特点护理中,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口腔临床的诊治效果,改善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有效的治疗价值意义。

  • 标签: 口腔 临床治疗 儿童心理特点
  • 简介:目的震惊全国的广东深圳市某医院因下颌骨手术整容死亡案已引起口腔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方法文章收集广东省和我们2家近20年已知和记录并处理的案例79例(其中引起的医疗差错)事故纠纷分析。结果责任性差错、事故最多43例、占54.4%。结论医疗差错,事故的分级和经验教训。

  • 标签: 口腔科 医疗差错 医疗纠纷 下颌骨 医院 口腔医学
  • 简介:摘要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实施,拓展了口腔门诊服务的新内涵,塑造了医护人员的新形象,提高了口腔专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口腔科门诊 人性化 服务
  • 简介:摘要:本论文以口腔设备和器械消毒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口腔设备和器械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实践中的体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我们发现,正确的消毒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设备和器械的维护与检修。此外,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高也是关键因素。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为提高口腔设备和器械消毒管理水平,确保口腔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卫生做出贡献。

  • 标签: 口腔科设备 器械消毒 消毒管理
  • 简介: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口腔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管理。随着口腔技的不断发展,对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管理变得至关重要。良好的消毒管理能够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本文将从消毒方法、消毒剂选择、消毒程序以及消毒监测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提供口腔医务人员正确的消毒管理指导。通过合理的消毒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口腔服务的质量。

  • 标签: 口腔科设备 消毒管理 口腔服务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并探讨相应策略。方法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角度分析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特点。结论口腔职业暴露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口腔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有效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将口腔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地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门诊老年病患的就诊特点。方法 将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在本院口腔接受治疗的 120例口腔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疾病和心理特点展开问卷调查,并根据病患特点采用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 龋病和牙龈萎缩是导致老年病患就诊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 25.00%、 31.67%。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为常见的老年病,占比分别为 18.33%、 35.83%、 16.67%,此外,老年病患还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比为 15.83%,颞下颌关节韧带松弛的占比为 13.33%。结论 口腔老年病患的病因、疾病类型、伴随病和心理健康方面均具备明显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口腔医务人员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口腔科 老年患者 就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做好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不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使用中的消毒剂、诊室环境设置、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结果逐渐提高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规范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结论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

  • 标签: 门诊 口腔科 医院感染管理 消毒与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消毒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本院口腔消毒室于2018年7月实行控制管理,选取2018年1月—6月和2018年7月—12月口腔消毒室临床操作各135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消毒合格率、医院感染率、科室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消毒合格率、消毒室人员理论考核成绩、规范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消毒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科室消毒质量,有助于营造无菌环境,可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口腔科 消毒室 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寻找口腔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并通过规范医疗设备的消毒措施,规范医院内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医院内的护理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对于各项设备的操作来控制这些感染危险因素,从而来达到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感染及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其中患者的感染率低于9.70%(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内部的各项措施只有规范化了,从医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引起的问题重视了,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院内的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下来,才能提升医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科院 感染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消毒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 本院口腔消毒室于 2018年 7月实行控制管理,选取 2018年 1月— 6月和 2018年 7月— 12月口腔消毒室临床操作各 135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消毒合格率、医院感染率、科室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结果 研究组消毒合格率、消毒室人员理论考核成绩、规范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口腔消毒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科室消毒质量,有助于营造无菌环境,可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口腔科 消毒室 医院感染 控制管理
  • 简介:目的预防交叉感染。措施环境消毒;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通过规范化程序,对牙用手机等牙科器械进行灭菌处理,随机抽样牙用手机进行腔管内病原微生物及乙肝表面抗原测定;用后的器械、敷料的处理。结论通过所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预防 交叉感染 口腔科 环境消毒 牙科器械 牙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