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斯·贝尔廷在《艺术史终结了吗?》一书中提出艺术史的传统叙事已然终结,一种"泛文化主义"的新艺术史正在形成,艺术史考察的对象已经突破"高雅艺术"而扩展至大众艺术,随之,对艺术史的研究,应穿越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或文化"背景",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构建新的艺术阐释目标。(1)进入21世纪后,

  • 标签: 传统叙事 美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 口述 文化主义 艺术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2
  • 简介:创作意识中还没有藏族文化身份的意识,小说中已经有了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定义中说藏族文化一直受到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影响

  • 标签: 中文化 中国藏族 作家汉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创作意识中还没有藏族文化身份的意识,小说中已经有了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表现,所以我们在定义中说藏族文化一直受到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影响

  • 标签: 中文化 中国藏族 作家汉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中国文化的发展,自觉的设计的行为就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 标签: 中国文化 分化融合 发展思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8
  • 简介:分化与融合――从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思考未来设计的趋势,融合分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和现象,中国文化的发展

  • 标签: 中国文化 分化融合 发展思考
  • 简介: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与所有艺术一样,戏剧使人不断寻回自我生命本体,张扬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实现精神解放。而戏剧精神是健全的民族对其精神品格的关怀与守护,戏剧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艺术实践,并经由剧场传递着精神。对于健全的民族和社会来说,这种精神至关重要。本文以人与精神为切入点,考察并分析中国当代话剧对人类精神的守护及其迂回的发展进程;重点阐释1980年代话剧在精神寻求中的三个阶段:在政治诉求中对解放的乌托邦幻想及其精神困境、在艺术探索中寻求精神解脱之路、在文化反思中回归精神主体与生命本体,以及1990年代后中国话剧在多元发展中戏剧精神的坚守及其限度。

  • 标签: 精神 守护 限度
  • 简介:为了加强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建设,推动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深入发展,在21世纪拓展新的学术空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杂志社,于2001年7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级研讨班”。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级研讨班 文学史 学术空间 价值取向 文学事业
  • 简介:<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引发的重写文学史的热潮开始,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当代新诗史在讲述机制和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空前的。这不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整体学术氛围相关,而且与“当代”的特殊性密不可分。这种“当代”的特殊性既与不断变化、生

  • 标签: 新诗史 当代中国文学 洪子诚 诗歌史 诗歌流派 诗歌现象
  • 简介:摘要:中国当代艺术空前盛况,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强音。中国当代艺术经85新潮的洗礼后已呈百花齐放之势。唯独版画比较难和当代艺术接轨,处于当代话语之外。文章从艺术语言的角度,通过语言学、艺术语言学和艺术本体论等文化研究,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对当代艺术语境的分析,考察中西方当代艺术形态,分析中国当代版画变化的原因。

  • 标签: 版画 语境 语言 转换
  • 简介:一、为何要讨论中国当代农村?我为何要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当代农村?首先,因为我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这一领域。拿新近出版的"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来说,这三部作品都取材于苏北鲁南的一个小村庄——麻庄,可以说,苏北鲁南就是这部作品的文化地标。那么,我为何要一再在自己的创作中突出苏北鲁南?一方面,我的老家在枣庄,属于山东南部,我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地方;而我的工作地则是在徐州,

  • 标签: 当代农村 乡土中国 美国爱荷华大学 文化地标 乡村建设 乡土作家
  • 简介:'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现已推出系列八,一共六本:1.悬疑推理《非常推理》2.惊悚恐怖《夜半口哨声》3.言情伦理《爱情针法》4.古今传奇《绑架蒙娜丽莎》5.幽默讽刺《乞丐打架》6.社会写真《绝对宝贝》购买方法1、中国当代故事读本系列八原价90元,现8折优惠:70元。登录故事中国网www.storychina.cn网上书店购买,支持支付宝和20多种银行卡支付;2、登录故事会淘宝官方店shop36332989.taobao.com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快捷购买通道.

  • 标签:
  • 简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于2000年11月4日至11月9日在广东肇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当代文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并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 标签: 中国 第11届 学术年会 会议 当代文学 文学研究会
  • 简介: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现状,现代性、后现代性等西方舶来的术语似乎无从回避,但倘若将其原封不动地照搬至中国文艺实践,有效性很是值得怀疑:它们是否真的适用于中国语境,是否是借西方话语强权对中国艺术现状进行“强制阐释”,对中国学者而言,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现代主义 个案 陈箴 后现代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既是文化载体、又被文化管束的各类散文文本,文化散文,网络散文的本体构成尚未达到印刷文化中散文的美学高度

  • 标签: 中国散文 审美现局 性流变
  • 简介:2010年3月6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由德国柏林珂勒惠支博物馆和艺美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我的孩子,春天来了——凯绥·珂勒惠支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在北京草场地画廊空间隆重开幕。德国柏林珂勒惠支美术馆馆长古德·弗里茨克、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等出席开幕式。

  • 标签: 北京鲁迅博物馆 中国当代艺术 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2010年 国际妇女节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