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出版时间、收入词条总数、时间迄止范围、全书总字数、被引次数、被引指数、序目编排、词条性质等数据,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辞典出版状况进行评估发现:中国当代文学辞典大部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出版的,存在“遗漏重要词条”、“词条释义错误”、“索引不人性化”等方面的问题,因而相关编撰工作有待加强。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革命性的网络编撰和电子出版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词条创建、修订、更新速度,并且能够以多媒体、超文本、可移植方式提升辞典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将带给出版商丰厚持续的知识产权回报。

  • 标签: 当代文学 文学辞典 纸质辞典 网络辞典
  • 简介: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婚姻观念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伴随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现代的婚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基督教文化中提倡的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思想,无疑对中国的现代婚姻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基督教文化 中国现代婚姻 男女平等
  • 简介:“非意图: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邀请展”于2013年2月18日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武汉、无锡以及罗马三地的12位艺术家马林、王心耀、方景华、朱志刚、刘昕、朱晓果、冷军、张展、陈建钢、桑德罗·特劳蒂、郭正善、潘伟超等的44幅油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家冷军带来了他的新作(2012纽约古董店写生》系列,意大利画坛资深油画艺术家桑德罗·特劳蒂带来了《贵人》、《少女》等一批人物油画作品,与传统的西方人物油画风格迥然不同。潘伟超的《鞋》、王心耀的《老巷记忆》系列、陈建钢的《鸟与垂枝》、朱晓果的《人约黄昏后》、刘听的《碎花裙》、郭正善的《静物》系列等,也各具特色。

  • 标签: 油画艺术 中国当代 意图 述评 回归 油画作品
  • 简介:受访人:曹文轩,作家,学者采访人:胡少卿,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记录人:余欣采访时间:2012年11月2日晚8∶00—9∶20采访地点:北京某酒店本采访稿内容已经受访人审阅和授权胡少卿:今天我们交流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个是关于你本人作品的海外传播,一个是你作为作家、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看法。近期有报道称你的小说在韩国已成为"无声的畅销书"。2011年你的作品曾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版权输出奖。请延伸介绍一下你

  • 标签: 曹文轩 中国当代文学 莫言 胡少卿 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写作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 简介:文章从话语“合法性”的理论视域入思,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考察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从“合法性”生成、固化到陷入“合法化”危机的历史运演逻辑。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均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理论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文章在反思审关意识形态理论“合法化”危机的同时,亦对其做出了适度的话语修正。

  • 标签: 文化转向 审美意识形态 合法性 现代性 话语
  • 简介:鲁道夫·瓦格纳教授(RudolfG.Wagner.生于1941年)是德国著名汉学家,曾获德国最高学术奖莱布尼兹奖(1993年),现任教于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其研究领域颇为广泛,覆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

  • 标签: 中国当代 瓦格纳 作品研究 文本阐释 时代精神 散文体
  • 简介:刘成信主编当代部分卷一林放邓拓秦牧何满子蓝翎牧惠陈泽群秦似阮直牛撇捺

  • 标签: 秦牧 陈泽群 蓝翎 牧惠
  • 简介:由赵敏俐和吴思敬主编的《中国诗歌通史》是一项大工程,对从古代到当代,包括各少数民族及港澳台的中国诗歌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共11卷、80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这其中,《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既是距离当今最近,从时间段来看是作为收尾的整体性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由于文体、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独特性,构成了一部完整、独立的中国当代诗歌史。

  • 标签: 中国诗歌 中国当代 吴思敬 通史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简介:随着《中国诗歌通史》①各卷本的出版,少数民族文学史书写又一次在诗歌领域完成了自身的实践。尽管,结合笔者参与的《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80、90年代”部分的写作情况来看,这并不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但其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个案”,来具体探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史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为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提供某些经验乃至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诗歌 写作问题 90年代 当代史 通史
  • 简介:《江南Style》已经成了本年度最热门的音乐和舞蹈,这首由韩国说唱歌手朴载相(Psy)演唱的古怪、欢乐的小曲,一路“快马高歌”,跃至美同、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近日《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认为朴载相只是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 标签: 江南 《纽约时报》 流行歌曲 澳大利亚 排行榜 加拿大
  • 简介: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青年毛泽东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始终没有露面的主语"我","我"盘坐在历史的天地之间,面对高天、厚土、众人。那是一个持剑的"我",仿佛高喊一声"我来也!"天马行空般,在与天、地和众人的奋斗搏斗中,体会到生命的大快活、大喜悦。那个"我",是一个浪漫而豪迈的大我!是我之强大而飞扬的精神!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流行词语 奋斗
  • 简介:冯艳冰:《当代》无论从其刊名还是实质,都在某种程度权威地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形象和具有相当色彩的官方定位。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潘凯雄:原则上不同意这种说法。我不知道你说的这种说法是实实在在地阅读了《当代》后,并将其与其他文学刊物进行比较研究一番后所得出的印象还是凭成见所来?在提出这个问题前,你应该首先告诉我:所谓文学刊物的"主流"与"支流"、"官方"与"民间"的基本差异在

  • 标签: 潘凯 答客问 《当代》 文学编辑 我不知道 中国当代文学
  • 简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它产生之时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早期的无声电影是通过乐队现场进行演奏来辅助表现影片放映内容的,虽然表现形式简单,但其中的主题性音乐却已经在影视作品中有了一席之地。伴随着工业时代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给影视作品带来了多层次多维度宽领域的变革。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当然主题性音乐也出现了质的变化,它在影视作品中更加丰满和具有张力,

  • 标签: 主题音乐 影视音乐 影视作品 艺术表现形式 影片放映 无声电影
  • 简介:外面刮起台风,暴雨时骤时歇。狂风撕碎的树叶像一群群鸟儿在风雨中纷纷疾飞。是什么在袭来。伤感,从心底。从一个已消逝的生活世界袭来。它不是十分寒冷,却像一阵阵秋凉。你那么熟悉它,却又如此陌生。

  • 标签: 孤单 情感 负债 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