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诊断中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1-2016.12月期间就诊的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50例,医务人员对其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诊断过程和诊断结果。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抽样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及时治疗,最后患者都获得理想的转归并康复出院。结论对临床危重病性神经肌病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诊断,可以为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检查 危重病性神经肌病 诊断 应用
  • 简介:非返性喉返神经(non-recurrentlaryngealnerve,NRLN)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由于从迷走神经分支后横向走形入喉,所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有较高的损伤风险。术前CT发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预判右侧NRLN存在的可能,使术中保持警惕性。术中神经监测(IONM)能证实NRLN的存在,并有助于保护喉返神经的功能。

  • 标签: 喉不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术前CT检查 术中神经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缓释系统在周围神经松解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前臂及腕部正中神经完全断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修复术后3个月常规进行神经松解手术,采用单盲随机化法分为A组(18例)、B组(18例)。A组患者利用自制的缓释系统进行NGF(共30mL,质量浓度8.12mg/mL)局部缓释,B组患者用等量的NGF在神经周围明胶海绵包绕后局部注射。8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变化,并对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作进一步分析;24周后分别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评分。结果术后8周A、B两组SEP中潜伏期分别为(20.56±3.50)ms、(32.25±4.61)ms,波幅分别为(17.22±3.46)μV、(9.90±1.37)μV;A、B两组CMAP中潜伏期分别为(2.10±0.37)ms、(4.31±0.66)ms,波幅分别为(810.9±108.16)μV、(506.61±67.50)μV,两组的NCV分别为(41.21±3.34)m/s、(30.68±2.21)m/s;与B组相比,A组SEP、CMA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NCV明显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MRC感觉功能评分中,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6/18、12/18;运动功能评定中,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4/18、9/18;A组BMRC运动功能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GF缓释系统可明显促进神经松解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作为神经损伤后期治疗的补充手段,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缓释系统 神经松解
  • 简介:摘要:舌咽神经与三叉神经解剖位置临近,疼痛性质相似,临床鉴别存在一定的难度,三叉神经痛与舌咽神经痛同时发病的情况较为少见,因而易被忽视,当单纯治疗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疗效不佳时,应考虑二者合病。本文通过分享病案一例,阐述本病的临床过程以及针灸在治疗该病时所发挥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运动神经元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7年7月~2020年7月接受检查的9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时期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结合神经电生理早期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 观察组腓肠神经电位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胫神经电位波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腓总神经以及尺神经电位波幅小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 神经电生理 早期诊断 运动神经元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但术中不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给予观察组患者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且术中尽量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术后均得到有效保留,复发率较低,转移率显著更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转移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阻滞;小针刀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3月-2021年1月收治1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显著,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加强神经内科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效果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方法:抽选120例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分析受检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神经的MCV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均小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可以很好的辨别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和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颧牙嵴区微种植体植入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在颧牙嵴处安全植入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正畸患者的37个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牙嵴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和分析,依上颌窦底位置分为窦低组与窦高组,比较2组之间颧牙嵴宽度的差别。同时测量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的根长,以确定上颌种植钉植入的部位。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窦低组的颧牙嵴宽度显著小于窦高组的颧牙嵴宽度,窦低组24例,窦高组13组。男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长度平均值为12.62mm和12.30mm,女性近远中颊根的长度平均值为11.53mm和11.15mm。结论上颌窦底的位置决定了颧牙嵴的宽度,窦高组可以为种植体植入提供足够的骨质宽度支持。为确保牙根尖组织的安全,应在根尖上方1~2mm以上植入。男性患者的植入部位约在釉-牙骨质界以上13.62mm,女性约为12.53mm。

  • 标签: 颧牙槽嵴微种植体 锥形束CT 上颌窦
  •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及评价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牙突骨折患者 60 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取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30 例。采用牙弓夹板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牙龈出血指数变化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 : 治疗前两组牙龈出血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且组间对比 P>0.05 ;而观察组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较对照组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 P<0.05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 96.67% ( 29/30 )较对照组 76.67% ( 23/30 )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 P<0.05 。 结论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突骨折的疗效非常显著, 既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降低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牙槽突骨折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 疗效观察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Hamra眼袋手术对眼袋伴发泪沟畸形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80例眼袋伴发泪沟畸形病人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有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Hamra手术,研究组接受改良Hamra眼袋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29/40),2=7.4397,P=0.0064。研究组治疗效果满意度(85.0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22/40),2=8.5714,P=0.0034。结论对眼袋伴发泪沟畸形病人施行改良Hamra眼袋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Hamra眼袋手术 眼袋伴发泪槽沟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颌牙嵴低平患者予以全口义齿修复改良设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的80例下颌牙嵴低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予以全口义齿修复临床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予以下颌全口义齿修复的改良设计方案,观察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佩戴的满意状况为满意21例(52.5%)、一般19例(47.5%)、不满意0例(0),佩戴满意程度为100.0%(40/40);对照组对佩戴的满意状况为满意12例(30.0%)、一般13例(32.5%)、不满意15例(37.5%),佩戴满意程度为62.5%(25/40);观察组佩戴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颌牙嵴低平患者予以全口义齿修复的改良设计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佩戴的满意程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设计 全口义齿修复 下颌牙槽嵴低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颧牙嵴区微种植体植入与上颌窦底位置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上在颧牙嵴处安全植入种植钉提供参考。方法:对 19例正畸患者的 37个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牙嵴进行锥形束 CT( CBCT)测量和分析,依上颌窦底位置分为窦低组与窦高组,比较 2组之间颧牙嵴宽度的差别。同时测量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的根长,以确定上颌种植钉植入的部位。采用 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窦低组的颧牙嵴宽度显著小于窦高组的颧牙嵴宽度,窦低组 24例,窦高组 13组。男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颊根长度平均值为 12.62mm和 12.30mm,女性近远中颊根的长度平均值为 11.53mm和 11.15mm。结论:上颌窦底的位置决定了颧牙嵴的宽度,窦高组可以为种植体植入提供足够的骨质宽度支持。为确保牙根尖组织的安全,应在根尖上方 1~2mm以上植入。男性患者的植入部位约在釉 -牙骨质界以上 13.62mm,女性约为 12.53mm。

  • 标签: 颧牙槽嵴微种植体 锥形束 CT 上颌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和牙嵴骨丢失情况。方法:选取48例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内科就诊患者,46例患者有男25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98±1.32)岁。结果:治疗后实验对象的指标PD(2.43±1.07)、CAL(3.27±1.99)、BI(1.62±1.26)都低于治疗前的数值(3.21±1.21)、(4.23±1.82)、(2.16±0.95);患者治疗后前磨牙区(69.89±13.11)、磨牙区(79.55±16.74)牙槽嵴顶高度均高于治疗前(65.31±8.25)、(73.54±16.12),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前牙区与治疗前相比,牙槽嵴顶高度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炎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牙周袋深度和临床附着缺失也有所改善。同时,患者的牙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 标签: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牙齿缺失 牙槽嵴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