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神经损伤是牙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可能损伤的神经主要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鼻腭神经。其中颊神经和鼻腭神经恢复能力较强,术后可迅速恢复。舌神经的解剖位置容易分辨,术中应多留意避免损伤。而下齿槽神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走行方向,在行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下颌支矢状劈开、下颌后牙种植术时都可能会被损伤到,损伤后患者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下齿槽神经损伤 疼痛强度语言评价量表
  • 简介:背景:牙骨牵张成骨是解决严重牙骨萎缩的重要方法,其成骨过程和生物力学对于以后的种植和修复极为重要,目前一直缺少相关的实验研究。目的:分析犬牙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先拔除12只杂种犬双侧下颌前磨牙,牙骨修整后,制作萎缩牙骨模型。3个月后,植入骨内型牙骨牵张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1mm/d,1次/d的频率进行牙骨垂直向增高。在固定期的1,2和3个月,对牵张后的牙骨进行临床、生物力学、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所有牵张器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牵张结束时,临床和放射学检查显示:萎缩牙骨分别增高(4.80±0.50)mm和(5.12±0.67)mm。组织学检测发现牵张区骨小梁在固定期的1-3个月成熟,其剪切力逐步提高,固定期3个月时和自体骨的剪切力相当。结果显示牙骨牵张成骨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在固定期3个月时与自体骨相当。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牙槽骨牵张成骨 力学 组织学 牙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9-2014.09期间在我院ASAI-IV级择期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下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上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肌间沟/腋路阻滞。结果上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5分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完全阻滞时间范围为20-30分钟;下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8分钟,Bromage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0-15分钟,II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上肢术后镇痛时间(526.4±152.1)分钟明显短于下肢的(627.3±119.5)分钟,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中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具有显著效果,且定位准确,镇痛效果良好,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定位 神经阻滞 麻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7-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与否,关系着病人身心健康,对病人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务必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本文当中,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当中存在的缺陷环节进行了总结,进一步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及办法,其中包含要完善入院时的评估;要强化对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还要特别强化护士的教育以及专科的理论教育、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的管理者对细节管理的重视程度;务必要将护理的安全制度与各种应急的预案落实到实处等。笔者以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更是护理工作的头等大事,所以务必要把护理安全提升到十分重视的地位。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 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75-01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而且病症复杂多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对其周密观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正确治疗,尽可能的减少继发性损伤(脑干损伤、脑水肿、脑梗塞),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为疾病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降低危重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的病人较长时间的观察,结合病人的意见和住院部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情况,发现了护理工作中的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医院卫生条件不佳,导致在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诱发因素。这些隐患多半是因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技术能力不强、医院与病人的沟通不到位、医院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本文通过对医院神经内科实际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水平 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80-01
  • 简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临床上较为罕见,我单位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32岁,因查体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10余天入院。患者10余天前查体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血压正常,偶有双侧腰背部不适,无尿频、尿痛、尿急,无血尿、脓尿。查体:血压119/76mmHg,辅助检查:皮质醇、醛固酮及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未见异常。EKG

  • 标签: 神经节细胞瘤 肾上腺切除术 右侧肾上腺 苦杏仁酸 脓尿 非功能性肿瘤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大类,常见类型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根治性手术切除是pNENs患者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基本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规则切除两类,前者为肿瘤局部切除(剜除)术,后者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或保留幽门)、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或保留脾脏)及中段胰腺切除术等.肝脏是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首选治疗方法,RFA、TACE以及肝移植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治疗 手术
  • 简介:20%~30%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在初诊时可切除,70%~80%的pNENs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肿瘤.对手术可切除的pNENs,建议积极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对功能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NENs,积极的减瘤术有助于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无功能性肿瘤不推荐减瘤术,除非发生出血、梗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Ⅰ型肝转移,应积极联合原发肿瘤切除;Ⅱ型肝转移,可探索全身综合治疗联合肝脏的局部治疗,如RFA、动脉栓塞和栓塞化疗;Ⅲ型肝转移可给予舒尼替尼、依维莫斯联合长效生长抑素的治疗.pNENs获得根治性切除后无需辅助治疗,但若是转移性病灶获得根治性切除,建议给予后续治疗,预防复发.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例面神经麻痹患儿进行分析,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以及面神经运动传导功能作测定。结果2例患者治疗显效患者2例,占100.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测定值明显与正常水平不符,在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测定值均有明显改善。有1例发生轻微恶心症状,未采取措施,1天后症状消失。结论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法对小儿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 面神经麻痹 诊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7-02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相应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神经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在我国部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上存在许多不合理情况和安全隐患,若不对此加以重视,就有可能转变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导致病人家属与医院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护理水平和声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介绍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水平 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8-01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53例术中发现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3例无明确责任血管。56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面部感觉迟钝和麻木感。随访0.5-3年,无疼痛复发病例,48例仍有轻度的面部麻木,8例无面部麻木。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是安全有效,如果在术中能确定有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时,在行减压术的同时对病变的三叉神经感觉根行定向毁损术,是降低复发率和取得长期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
  • 简介: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成分的过程,被降解的成分包括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线粒体是自噬特异性攻击的主要靶标之一,自噬线粒体的过程,被称为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自噬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正常情况下,帮助维持合成、降解和细胞产物循环之间的平衡,在细胞生长、发育和稳态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异常在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和亨廷顿病等)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神经变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提高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面,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神经外科接纳的神经性疾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相应对比分析,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结果从收集的数据上所得,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神经外科的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护理后,实验组中神经外科患者康复效果较好。经对比分析后证实这两组护士的护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对神经外科患者时,从实验数据上对比来看,细节护理能令神经外科患者更加满意,护理质量大大提高,疗效显著。因此,细节护理更加适合神经外科患者的康复治疗,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护理 神经外科 疗效 细节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腮腺 腮腺导管 面神经 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患者应用药物干预的疗效,并分析常规中耳炎手术中有无保留鼓索神经的必要性。方法选取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药(复方丹参)治疗组和常用方法即随访观察味觉恢复组(对照组),各3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严格术后随访,随访均终止于术后12个月。参照味觉辨认三分法,治疗组味觉恢复26例,对照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导致的味觉障碍后,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味觉的恢复;中耳手术中勿损伤鼓索神经,尤其是对于双侧中耳疾患的患者,保留鼓索神经有其必要性。

  • 标签: 味觉 鼓索神经 甲钴胺 复方丹参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