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癌症的研究现已从生物学、遗传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的领域。近年来.关于癌症与情绪关系问题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进行了许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追展。本文试固封相关研究的结果予以分析与总结。

  • 标签: 情绪 癌症 关系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一位西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法以及观察法进行信息的收集,主要研究学习拖延行为。并结合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学习拖延的认知机制,探究学习拖延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学习拖延 扎根理论
  • 简介:所谓阅读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指导阅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阅读疗法就是以阅读促健康。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开始较早,成果较为丰富。本研究旨在对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国内儿童阅读疗法的快速发展。

  • 标签: 阅读疗法 阅读治疗 注意力缺陷 问题行为 行为障碍 强迫症
  • 简介:(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广西541500)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病的发病特点进行探讨与研究,并且提出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蔓延。方法通过对本医院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以及所呈现出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患儿在胸片、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中出现问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手足和皮肤疱疹以及口腔溃疡。早期的发现与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小儿 手足病 特点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90-02
  • 简介:摘要夏枯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夏枯草味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之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以及乳痈肿痛等,是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中草药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以便为夏枯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夏枯草 药理作用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心肌顿抑(myocardialstunning)是心肌短暂缺血后再灌注心功能延迟恢复的现象。研究表明氧自由基、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及微血管痉挛均参与其发病过程,并且心肌顿抑时伴有多种基因表达的改变,积极防治心肌顿抑,保护心功能,将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心肌顿抑 氧自由基 钙超载 能量代谢障碍 微血管痉挛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帮助新生积极适应入学后的应激性环境。方法采用《简易应付方式问卷》。对700名大学新生进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大学新生对应激性事件已较为冷静和理智,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在“积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无显着的性别差异。在“消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消极;在“经常采取”的“积极”与“消极”应付方式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显着性别差异。但男生和女生“经常采取”的“积极”应付方式频率显着高于“消极”应付方式频率。结论大学新生已具备了积极面对和应付生活、学习中应激性事件的能力。但是存在某些消极的心态,应注重大学新生入学时的环境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大学新生 应付方式 应激性环境 调查 积极应付方式 消极应付方式
  • 简介:摘要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是人生当中重要的转折点,并且也是在整个人生当中最主要的时期,而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是心智还是生理都逐渐的步入成熟化,而在青少年心理这一方面上,自身的独立以及自我意识也都在持续的增强当中,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明显变化,这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很多青少年存在着独特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状态也是每个家长所担心的。本文主要立足于当代青少年情绪及情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情感 变化 研究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慢性心衰患者经超声检查心脏确诊疾病的临床价值探究。方法选取120例来我院诊断及治疗慢性心衰的患者(观察组)、120例入院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要求两组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及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查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三项检查结果与慢性心衰疾病确诊结果较为接近,与对照组体检者的检查结果对比后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慢性心衰期间,需要医生应用有着较高诊断价值的心脏超声诊断法,以便尽快确诊患者疾病类型,为后续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 标签: 慢性 心衰 心脏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儿童的生活卫生习惯,探讨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6月份患有手足口病的100名儿童以及同年龄段未患该病的100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影响因素研究中,是否知晓手足口病防治方法、是否吃生冷食物、是否喝生水和是否曾与患儿一起玩这几项被纳入多元回归方程中。结论知晓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法是预防手足口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吃生冷食物、喝生水还有与患病儿童一起玩这三项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例对照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分娩前后,孕妇及其胎儿的各种相关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妇在分娩时产生一定的疼痛。尽管分娩疼痛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如果这种疼痛持续过久,就会给产妇在产前埋下心理恐惧障碍,更重要的是,会对胎儿和分娩过程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无痛分娩技术的介入不仅为害怕疼痛的产妇提供了自然分娩的机会、减轻分娩时的疼痛,而且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安全可行、易于操作等优点。

  • 标签: 剖宫产 无痛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超声组与CT组,超声组给予超声弹性技术诊断,CT组给予CT螺旋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组诊断率为97.5%;CT组诊断符合率为90.0%;两组在诊断符合率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良性结节符合率100.0%显著高于CT组7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良性结节的诊断率超声明显优于CT,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 螺旋CT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作类型、部位、时间及抗癫痫药的使用,严重影响着癫痫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此同时,癫痫患者的睡眠问题也能诱发癫痫发作,两者相互影响、紧密相关。

  • 标签: 癫痫 睡眠障碍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今研究支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除电重构以外,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研究进展,从细胞内钙超载,心房壁牵张,纤维化变性以及炎症因素4个方面对心房颤动中结构重构的几种主要机制予以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 简介: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用的检查方式是经口腔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患儿难于配合,检查相对难。笔者利用鼻咽部侧位摄片,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并通过测量腺样体(Adenoid,A)厚度和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以及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AirwaySpace,PAS)的宽度,用腺样体指数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腺样体 肥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从双相情感障碍定义、发病率及其诊断、疾病负担和治疗等多方面,综合相关论文讨论了双向情感障碍,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人际社会节律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治疗方法。结果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病率及死亡率。结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探索双相情感障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行为治疗 人际社会节律治疗
  • 简介:摘要延迟满足是指个体为了在日后某个时间里获得更大的回报而甘愿放弃当下较小的回报,并通过自我控制来坚守这种选择的能力。大量研究发现,儿童期的延迟满足能力是成年早期学习成绩,危险性性行为,成年期的健康状态,成年后期的学术成就等的重要预测因子。本文梳理了近一年来延迟满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发现了普遍信任这一新的影响因素,注意训练和仪式能有效提升延迟满足,纯粹等待这一新的延迟满足范式。

  • 标签: 延迟满足 影响因素 最新进展
  • 简介:摘要我国老年人口存在总数多、增长速度快、空巢家庭比例增高、老年患病率高、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等特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逐渐出现了医养结合模式,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优化医养结合方式。从我国颁布的相关文件可以发现我国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护理康复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现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介于此,本文在分析医养结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工作内容,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的医养结合型长期护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医养结合型 长期护理 养老模式
  • 简介:摘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属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前者侧重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后者则侧重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后者为依托,前者为升华。在医工结合模式下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是从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角度寻找提高医学技术与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本文基于我院实际情况下实际的教学管理情况,探讨了以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联合培养体系建设。

  • 标签: 医工结合 高等教育 互促 联合培养模式 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