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度石油短缺国民经济的影响殷永林OILSHORTAGEANDINDIANECONOMY¥YinYonglinIndiahasdeficientoildepositsandshortsupplies.whichexertedanegativeimpa...

  • 标签: 石油及石油产品 石油短缺 印度石 印度政府 国民经济 印度经济
  • 简介:<正>近几年来,日本西欧的直接投资猛增,这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据统计,1985年日本西欧的直接投资仪为21亿美元,1988年增至91亿美元,1989年已高达144亿美元。目前日本有530多家公司已在西欧建立了1200多家生产企业和近2000家贸易公司、银行分行和保险公司,累计直接投资总额超过430亿美元,约占日

  • 标签: 直接投资额 西欧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汽车 金融市场 美元
  • 简介:<正>澳大利亚紧邻东南亚各国,隔海相望。长期以来,双方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所以,澳大利亚很重视东南亚各国的研究,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类学、地理、语言、教育、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等问题,都在研究之列。目前,澳大利亚东南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

  • 标签: 东南亚 澳大利亚 外交关系 人类学 国立大学 政治
  • 简介:<正>一.日本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战前在亚非拉及大洋洲拥有广大殖民地的大英帝国,在战后已趋向没落,为日本资本马来西亚的输出提供了方便。战前英国资本在马来亚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英国是马来亚的宗主国,使英国资本在马来亚的投资从开始就处于优越和特别雄厚的地位。战后,已经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大英帝国分崩离析,殖民地纷纷独立,今非昔比。政治势

  • 标签: 资本 经济关系 马来亚 战后日本 大英帝国 殖民地
  • 简介: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取得军事上重大胜利之后,趁势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企图号令盟国,控制世界。布什总统也就此发表了多次讲话。世界其他国家就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和实践也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都是为维护本国利益服务的。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理论和体系尚未形成,布什的讲话还比较零碎,这一问题在美国国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广泛的共识,但我们对此仍可以作一番剖析。

  • 标签: 世界新秩序 地区冲突 资本主义世界 战争中 国际问题研究 战后世界
  • 简介:日本官方发展援助的地域重点1980年,日本把直接官方发展贷款(日元贷款)扩大到20个国家,双边赠款援助增加到59个国家,还向大约81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援助,培训来自93个国家和16个国际组织的受训人员。然而,从地理上看,该年72%的日本双边官方发展援助集中在五个东盟国

  • 标签: 官方发展援助 受援国 国家竞争优势 援助计划 东盟国家 受训人员
  • 简介:第七届中德安全对话研讨会的题目重点是“中国、欧洲与世界新秩序”。我们既要讨论总体的世界秩序,也会就国际关系领域中两国均认为重要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我想开门见山谈一个基本观点:尽管国际政治中的许多因素持续变化,旧的挑战依然存在,新的挑战又不断出现,但世界秩序有一个基石,

  • 标签: 世界新秩序 欧洲 中国 世界秩序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 简介:互联网开拓了国际政治新空间。互联网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其内在运行逻辑的外在表现。互联网以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定性或是引导或是否定行为体的行为,迫使行为体服从其内在的法则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作者首先以层次分析法梳理互联网影响国际政治之路径,即个人、国家与国际体系。其次,阐释互联网作用于国际政治之运转核心,即国家利益、权力与安全,说明没有绝对的互联网自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至上。最后,揭示互联网助推国际结构变迁之作用,即催化、同步和建构作用。互联网作为信息媒介,可促使某些社会因素推动国际政治中的变革;作为先进技术,可促使国际政治自身的进展与时代发展不断相互确认;伴随微博和社交网站出现的人人互动的交际方式,使国际社会向世界社会进化的条件在互联网世界中有所形成。

  • 标签: 互联网 个人 国家主权 国家安全 国际体系 互联网作用
  • 简介:本文从总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角度出发,就印度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察人口印度经济增长带来的活力和机会.指出:(1),人口增长与投资的增减各有自己特别的途径,人口增长没有带来投资的明显障碍;(2),人口增长刺激消费通过"乘数效应"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而且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消费比投资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3)就印度来讲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潜在市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机会.

  • 标签: 印度 经济增长率 人口问题 投资规模 消费结构
  • 简介:印度和非洲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体系和非洲形势的变革,印度对于非洲的政策出现了新的趋向。印度加强了与非洲在能源、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印度试图通过加强双边合作,旨在确保本国的能源安全、促成政治大国的目标实现以及巩固军事安全。

  • 标签: 印度 非洲 对外关系 经贸合作
  • 简介:印巴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中。引发印巴两国水资源纠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政治上,水资源与两国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经济上,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生存与发展共同的水资源的依赖。水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两国所面临的共同压力,随着两国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气候环境变化导致全球性缺水趋势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印巴两国只有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加强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重视和加强相关技术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 标签: 水资源安全 印巴关系
  • 简介:中国商品在印度很受欢迎,印度老百姓称中国的商品价廉物美.可为什么中国商品在印度屡遭反倾销调查?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一些粗略的分析,第一,反倾销在当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代名词;第二,印度中国商品实施反倾销不仅是两国的贸易纠纷,而且是两国实力的较量;第三,中国企业缺乏反倾销意识,缺乏完整的反倾销体系.

  • 标签: 印度 中国商品 反倾销 原因
  • 简介:乌克兰危机是后冷战时代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一场激烈的地缘博弈,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降至“冰点”。伴随着近年来北极坚冰的融化,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日益彰显,并开始成为新的博弈地区。俄罗斯一直力争将北极打造成21世纪战略资源基地,强调俄在北极地区的利益。乌克兰危机之后,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俄开始加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另一方面,因为西方俄实施制裁,俄与西方在北极地区的经济合作减少,而俄开始重视与中国在北极展开合作。

  • 标签: 乌克兰 俄罗斯 北极
  • 简介:政治寓于地理之中。拿破仑曾经说过:“只要了解了一国的地理,就能判断出一国的外交政策”。尽管这样的说法不无夸张,但对于几乎所有国策家和国际战略研究者来说,地缘政治因素都是他们进行战略判断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要研究中国的战略处境和外交政策,东亚地缘政治局势无疑是最基本的判断出发点。然而东亚地缘政治局势在近代以来一贯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欧亚大陆总体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并进一步推而广之受到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这里我将首先探讨在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和周边地缘关系视角下中国地缘政治的总体特点,再分析更广大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全球地缘政治变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总体地缘政治环境的最新变化,并提出相关对策。

  • 标签: 地缘政治格局 国际战略 中国 地缘政治环境 外交政策 政治局势
  • 简介:日本越南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2007年11月底,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日,提出了以进一步加深与日本的关系为目的的“建立战略伙伴的议题”。据说这次访日带来了100多名商务使节,并签署了14件、42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项目(其中2件是火力发电站项目,

  • 标签: 投资 日本 展望 课题 国家主席 战略伙伴
  • 简介:2017年4月安倍访俄,使日俄关系继去年普京访日后继续转暖,并为今后合作打下基础。但日俄之间分歧和难题依旧不少,如两国贸易额很小;美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立场迥异(日竭力支持,俄则坚决反对);受美欧牵制,日俄关系改善将有很大局限;领土问题难以解决,等等。俄日在远东地区合作已呈积极趋势,中俄经济合作显然是一个挑战。因此,中国必须加大在远东与俄合作力度。

  • 标签: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 简介:俄罗斯社会重新评价斯大林、斯大林主义的思潮实际上是国家政治生活导向和民众意识取向的一种反映,它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一)表达了俄罗斯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二)表达了某种社会公正的追求;(三)表达了民族复兴的期望。

  • 标签: 斯大林主义 评价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