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降低流行腮腺炎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本地区 2015年到 2018年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腮腺炎资料,回顾进行分析,提出流行腮腺炎防治对策。结果 2015年到 2018年城市发病 509例( 509/625),占总发病例的 81.44%;农村发病 116例( 116/625),占总发病例的 18.56%;经回顾分析,发现流行腮腺炎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冬季, 4年内 4月 -7月期间发病人数比较多;男性发病人数为 432例(占 69.12%),女性发病 193例( 30.88%),性别比例为 2.24: 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5岁 -19岁之间,此年龄段人群的发病数分别为 143例(占 85.63%), 112例(占 83.58%), 122例(占 78.71%), 143例(占 84.62%)。结论 本地区流行腮腺炎的发病率还比较高,要提高防治力度,积极开展流行腮腺炎免疫接种防治。   【关键词】 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防治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mumps in this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umps. Methods The data of mumps reported by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2015 to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mump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From 2015 to 2018, 509 cases (509/625) occurred in cities, accounting for 81.44% of the total cases; 116 cases (116/625) in rural areas, accounting for 18.56% of the total cases;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incidence of mumps was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there were 432 cases in males during April-July of four years. (69.12%), 193 cases (30.88%) were female and the sex ratio was 2.24:1. The age of onset was mainly between 5 and 19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is age group was 143 (85.63%), 112 (83.58%), 122 (78.71%) and 143 (84.6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umps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is area. We should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mp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of mump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流行腮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制定防控措施。结果 男童群体较女童群体发病率更高,高发于每年的4-7月份,且5-8岁群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5岁群体。结论  针对流行腮腺炎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控措施,对疫情加强监测力度,不仅要做好接种疫苗工作,还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巧家县的流行腮腺炎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病流行病学的特点,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所有患者中,<5岁的患者最多,占比31.1%,其次6-10岁、11-15岁者,分别占29.9%、20.7%;<5岁、6-10岁接种疫苗者流行腮腺炎的发病率均高于未接种疫苗者;流行腮腺炎的主要发病季节是春季,其次是冬季,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流行腮腺炎的最主要的发病群体,因此应该加强儿童的整体疫苗接种,有效提高该病的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1例儿童流行腮腺炎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1例病例发病高峰在3~7月,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传染源,重点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是防止流行腮腺炎流行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与接种疫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集的某校500例流行腮腺炎接种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以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接种疫苗情况、接种与未接种疫苗时发病情况以及保护率情况。结果500例研究对象中有268例儿童接种疫苗,接种率为53.60%,其中发病人数17例,发病率为6.34%;232例儿童未接种疫苗,未接种率为46.40%,其中发病人数31例,发病率为13.36%。未接种组中低年级患病率(58.06%)均高于中年级(29.03%)及高年级(12.90%),接种组中低年级(2.38%)均低于中年级(8.08%)及高年级(8.23%)。疫苗接种后4年内进行随访发现流行腮腺炎疫苗具有95.89%(11/268)的保护率。结论儿童接种腮腺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疾病,降低发病率,低年级儿童更应该重视接种疫苗,预防疾病,随访第三年和第四年免疫保护率有所降低,建议在第五年再次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效果。

  • 标签: 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接种疫苗
  • 简介:摘要睾丸是青春期、成人男性流行腮腺炎(E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已往认为流行腮腺炎睾丸(EMO)一般不引起或很少引起男性不育症。近年来,随着青少年、成人EM发病率的上升和相关研究的深入,EMO所致的无精子症病例日渐增多,成为临床无精子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就EMO睾丸萎缩、无精子症发病率、临床检测、预后和防治策略等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睾丸炎 无精子症
  • 简介:流行腮腺炎(简称腮腺)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睾丸、附睾等,在我国属于丙类报告传染病。由于传播机制极易实现,常在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口密集处发生爆发[1]。瑞安市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将其纳入网络直报后,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瑞安市 2009年 疫情分析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流行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该病毒为泛嗜,主要靶器官为腮腺,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颌下腺部位肿胀、疼痛,不及时控制病情,常可引病毒性脑炎、胰腺交、睾丸等并发症。我院传染科自2011年9月一2012年6月共治疗流行腮腺炎合并脑膜炙患者52倒,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合并脑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措施在流行腮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流行腮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接受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流行腮腺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流行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35例流行腮腺炎患者及合并脑膜炎、胰腺、睾丸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流行腮腺炎并发症容易引起忽略或误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并发症损害、尽早治愈的关键。

  • 标签: 腮腺炎 脑膜炎 胰腺炎 睾丸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用疫情暴发时对病人的个案调查和问卷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论通过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调查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电超靶向疗法对小儿流行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39名流行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73例加用电超导靶向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缩短(p<0.005),并发症减少(p<0.05)。结论电超导靶向疗法对小儿流行腮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靶向疗法 电超导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治疗小儿 治疗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的临床转归及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流行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等效果。结果300例患儿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10个月~12岁,高发年龄为4~7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到次年3月,临床以开口痛、咀嚼痛、腮腺及邻近腺体肿大、发热等临床特征较为明显,对症处理配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抗病毒治疗。结论小儿流行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较为明显,一旦发现需及时就诊,接种疫苗,建立疫情上报制度,加强健康宣教,可预防小儿流行腮腺炎的发生。

  • 标签: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转归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对流行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患儿治疗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12例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结果患儿家长能掌握本病的知识,很好地照顾患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流行腮腺炎并脑膜脑炎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患儿的护理水平,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 健康教育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接种对流行腮腺炎(流腮)病情的影响。方法对268例有免疫接种史的的患儿,进行费用、实验室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结果免疫接种史长短不同的患儿,其费用、部分实验室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种MMR或者MuCV疫苗,可降低流腮发病率及病情,有条件的地区推荐接种2剂次。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免疫接种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板蓝根冲剂口服,每6h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黄散(用醋调)外敷患处,每日4次。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治疗流行腮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金黄散 流行性腮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流行腮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流行腮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热、腮腺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流行腮腺炎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 腮腺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