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笔者自2012-2013年采用柴胡注射液治疗大学生中流行腮腺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3年,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3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以及消肿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中小儿流行腮腺炎的护理提供有力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1.13±0.02)d,消肿时间为(2.93±0.24)d,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2.62±0.16)d,消肿时间为(3.05±0.42)d,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流行腮腺炎流行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2016年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流行腮腺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归纳腮腺流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腮腺炎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65.52%和34.48%,16岁及以下年龄的患者是流行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其所占比例高达87.07%。结论依据流行腮腺炎流行特征,应用针对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控制其传染源、阻断其传播途径,最终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目的掌握商丘市流行腮腺炎(简称腮腺)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商丘市2011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腮腺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商丘市共报告腮腺病例1377例,发病率18.70/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5:1,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以2~14岁人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71%,发病率最高的为6岁组(149.01/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职业分布以学生、学龄前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的60.71%、21.51%。结论商丘市腮腺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成为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问题之一。应加强腮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提高腮腺疫苗的接种率,适时开展强化免疫。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笔者从我院在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3年,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 6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 3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以及消肿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中小儿流行腮腺炎的护理提供有力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 1.13±0.02) d,消肿时间为:( 2.93±0.24) d,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 2.62±0.16) d,消肿时间为:( 3.05±0.42) d,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笔者从我院在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3年,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 6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 3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以及消肿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中小儿流行腮腺炎的护理提供有力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 1.13±0.02) d,消肿时间为:( 2.93±0.24) d,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为:( 2.62±0.16) d,消肿时间为:( 3.05±0.42) d,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流行腮腺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流行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0例成人流行腮腺炎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成人流行腮腺炎常并发多器官损害,其中睾丸占38.6%,颌下腺20.0%,脑膜炎14.3%,颌下淋巴结11.4%,胰腺10.0%,肝炎7.1%,心肌5.7%,卵巢2.9%,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并发症占10.0%。治疗以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为主,70例患者均好转痊愈出院。结论成人流行腮腺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重在防治,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流行腮腺炎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流行腮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消肿时间及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消肿时间分别为(36.00±9.79)h和(63.43±13.35)h,对照组分别为(61.90±10.96)h和(92.57±26.58)h;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二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可提高小儿流行腮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中医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流行腮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流行腮腺炎病人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行腮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并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流行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的分析,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针对的预防措施。结果该种疾病多发于春季、冬季,且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头痛、发热、腮腺肿痛等是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结论明确流行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及早进行腮腺疫苗预防接种,严格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流行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特征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流行腮腺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60例儿童流行腮腺炎并发症综合分析。结果流行腮腺炎常并发多器官损害,以脑膜脑炎(69.00%)最多,依次为胰腺(26.00%),心肌(0.76%),睾丸(1.5%),急性肾炎(1.2%),胃炎(1.2%);同时并发两种以上并发症占12%。治疗上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全部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无死亡。结论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人工免疫与采用预防性药物治疗,能有效减少流行腮腺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洮县2013年流行腮腺炎报告病例的监测、分析,掌握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县2013年流行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流行腮腺炎发病的“三间”分布规律。结果临洮县2013年共报告流行腮腺炎127例,发病率23.77/10万,常年均有发病,1月、2月、4月及11月为发病高峰,人群分布以学生为主。结论掌握流行腮腺炎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关键。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在流行腮腺炎应用中的疗效观察。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炎琥宁、西米替丁,对照组使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流行腮腺炎疗效满意。

  • 标签: 炎琥宁 西米替丁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一起流行腮腺炎爆发流行特征,为本次流行腮腺炎暴发流行特点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次流行腮腺炎的基本情况、疫情包括病例、时间、性别、住宿及年龄分布等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隔离观察、治疗,预防接种,并加强易感人员监控、强化病情监测等措施,密切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效果。结果此次流行腮腺炎的基本情况主要为在校小学生,总发病率为36.75%,男性发病率为48.94%,女性为51.06%,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发病分布为7~8岁发病率最高44.68%,其次为3~6岁为31.91%,最低为两岁以下及11~15岁年龄段,分别为4.26%、8.51%,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模式,人群密集、居住及学习环境空气流动低、卫生状况差及大多农村儿童流行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全等因素,导致流行腮腺炎易暴发流行。作为乡村免疫防疫工作者,须做好疾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该病的流行

  • 标签: 腮腺炎 爆发流行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流行腮腺炎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的72例流行腮腺炎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恢复时间低于参照组;对比参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小儿 流行性腮腺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流行腮腺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80例流行腮腺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全科护理,比较施护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施护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ESCA四项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更高(P<0.05);GSES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全科护理可以提高流行腮腺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值得应用。

  • 标签: 全科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腮腺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期间我县报告的流行腮腺炎患者68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①年份分布。本次研究的681例患者中,82例为2011年,占12.04%,224例为2012年,占32.89%,295例为2013年,占43.32%,42例为2014年,占6.17%,38例为2015年,占5.58%;②性别分布。462例为男性,占67.84%,219例为女性,占32.16%;③年龄分布。0-10岁组613例,占90.01%,11-20岁组30例,占4.41%;21-40岁组,22例,占3.23%;40-60岁组,10例,占1.47%;>60岁组6例,占0.88%;④科室分布。小儿内科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次为发热门诊、急诊儿内科等。结论流行腮腺炎儿童和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疫情爆发。

  • 标签: 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