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手足口在小儿群体中十分常见,为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5至7月多发,手足口主要症状是发热,可以伴有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为了控制手足口的传播和流行,根据本地区儿童手足口发病情况,展开小儿手足口流行特征及预防措施探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恙虫是由恙虫东方体(Orientiatsutsuga-mushi)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在我国主要以东南、西南地区及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1].近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恙虫病疫区迅速扩展至东北、华北等地.恙虫病疫区在我国北方的界限已从北纬30°扩展为北纬40°[2].2008年10月21日,安徽怀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疑似恙虫报告,经流行调查和实验证实为一起恙虫流行,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一起恙虫 恙虫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选择我疾控中心上报的2017年度本医院内手足口病儿童534例,探究手足口发病趋势。结果发现,疾病发生主要时间集中于5-7月份,占据总病例的58.1%,发病高发期集中于0-5岁之间,且以幼托儿童以及散居儿童为高发。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控制疾病传播来讲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点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在随州市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并提供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方法分析。结果随州市2008年~2009年全市发生狂犬32例,年发病率分别为0.67/10万和1.47/10万;32例均死亡,病死率100%。男女比例为4.3/1,全年均有发病,尤以第三季度发病为多;所有肇事动物均无免疫;所有患者也未使用狂犬抗狂犬免疫球蛋白,伤口未处理的占71.88%,未注射狂犬疫苗78.13%,其余6例虽然注射狂犬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即已发病潜伏期最短14小时,最长1367天,平均157天;病程最短2天,最长9天,平均4.2天。结论狂犬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多部门合作,全面贯彻和落实“管、免、灭”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免疫率,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我镇2014年8例恙虫病患者的流行,临床特征。本发病季节6-10月,8例均有均有田间劳作及放羊等草地行走坐卧恙虫易接触史,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女性好发,临床上发病以多种症状为主诉,病史不典型,易误诊。均有发热症状,皮肤焦痂或溃疡,多位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多西环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多巴胺替代治疗(DRT)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强迫性地使用药物称作多巴胺失调综合征(DDS)。然而,若ICDs伴有强迫性的多巴胺类药物使用.则就能诊断为DDS。最常见的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相关的行为障碍是刻板行为(punding)和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controldisorders,ICDs)。目前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发病率报道不多,不仅是因为患者及医生对此综合征的认识有限,更在于患者对他们症状的隐瞒。帕金森治疗中心报道的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发生率为3-4%。刻板行为为1.4%-14%。而冲动控制障碍介于5.9%—13.7%之间。对于这些数据,目前缺乏大量相关的研究。本文简单阐述目前帕金森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流行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帕金森病 多巴胺失调综合征 刻板行为 冲动控制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藤县人民医院985例住院手足口流行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的人群、地区、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等流行与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85例手足口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14岁,主要集中在1~3岁(66.50%);性别分布为男性647例(65.69%),女性338例(34.31%);散居儿童居多820例(83.25%),幼托儿童151例(15.33%);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93.40%);临床上以皮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结论手足口主要在春末、夏秋季流行,以1~3岁年龄组病例数最高,愈后良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以及分析300例儿童手足口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30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流行研究分析。结果 患儿一般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性别上男童占比明显高于女童(59.33% vs 40.67%);年龄段上以学龄前患儿占比达到75.33%,高于1岁以下及6岁以上儿童;区域上以城区患儿比例高于农村,达到67.67%;类型上以幼托患儿比例最高,达到59.00%;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分别为28.33%和34.00%。病原检测结果显示300 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中以Cox A16阳性占比率最高,达到40.67%,EV71阳性占比率次之(32.3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比率最低(27.00%)。结论 300例儿童手足口流行特征表明:学龄前、城区、幼托男童在春夏季更易感染手足口,其中Cox A16阳性患儿的占比最高。

  • 标签: [] 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 简介:摘 要:手足口作为临床儿科常见的病变,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该病毒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为了尽早解除患儿病症,除对症用药治疗外还应重视起临床护理。此种疾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若病情加重可能还会引起肺水肿或脑部炎症等,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患儿处于危重状态,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后足口流行展开分析,并概述相关防治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摘要:新疆地区是肉牛养殖的主要区域,依靠其自身的资源优势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肉牛养殖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各种疾病问题,其中破伤风是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因受到破伤风梭菌的影响而引起的疾病类型。细菌进入肉牛体内会分泌较多的神经毒素,会给肉牛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刺激外周神经,导致肉牛出现神经症状,会影响肉牛的正常发育。基于此,本文对肉牛破伤风流行、临床症状和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为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 标签: 肉牛 破伤风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各种类型疾病的发生概率也在逐步增长,尤其是猪链球菌,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着传染性强、危害性高等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不同年龄段和品种的生猪都有感染该病的可能。基于此,为进一步强化对该病的防治水平,本文以牡丹江市猪链球菌的实际发病情况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该病的流行、临床症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手足口(HFMD)的流行特征,并总结预防控制对策。方法:本研究以2020.01~2023.05为期限,受试者为120例HFMD患儿,总结分析患儿流行特征,并总结预防控制对策。结果:本组120例患儿年龄以<3岁居多;性别以男患儿居多;症状表现以手足疹为主;病原特征以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6型居多;发生季节以春、夏为主;发生地区以农村地区较为集中;传播途径以接触、呼吸道等为主。结论:通过总结分析HFMD的流行特征,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以防大范围传播,从而保障儿童健康和成长。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主要针对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病毒特点、流行特征以及防控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对猪圆环病毒的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和变异性的分析,深入了解了该病毒的基本特点。探讨了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以及与其他猪复合效应的影响,针对疫苗接种问题、病毒变异与防控难题、环境因素与疫情暴发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的防控策略,包括疫苗改良与研发、免疫增强剂的应用以及综合防控策略的构建。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 免疫策略 疫苗
  • 简介:摘要:牛是牛群健康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对牧民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牛流行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牛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研究,提出了几点预防控制对策,包括加强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引进管理等,旨在有效减少牛的发生,保障牛群健康。

  • 标签: 牛病 流行病学调查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猪弓形体又名猪弓形虫,是由猪体在感染刚地弓形虫所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类寄生虫。弓形虫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侵染猪体,猪感病后会表现出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临床上易出现误诊。为减少猪弓形体对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该病的流行、诊断方式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 标签: 猪弓形体病 流行病学 诊断方式 防治措施
  • 简介:糖尿和结核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两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的高危人群,而结核又是诱发、加重糖尿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重要、常见原因之一。两并存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下就糖尿合并结核流行特点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手足口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部分重症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等EV是引起我国手足口持续流行的主要病因。2013年以后,其他EV在手足口病例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本文对2008年以来我国手足口流行和病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肠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