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及时隔离,早期一系列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甾体类药物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EV71病毒成为最重要的儿童肠道病毒,其疫苗的研制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老年人是其高危高发人群。慢性便秘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不菲,加重了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深入开展便秘的流行的研究,掌握慢性便秘的流行特点,尤其是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对于制订慢性便秘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措施以及开展慢性便秘的社区综合干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供同道参考。

  • 标签: 便秘 流行病学 老年人
  • 简介:1986年前,我国恙虫仅知流行于浙江以南地区,主要属夏季型,以黄毛鼠、黄胸鼠、北社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以地里纤恙螨为主要媒介。1986年在江苏、山东发生恙虫流行,属秋冬型。此后,在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发行流行,吉林、辽宁、黑龙江有病例报告。以黑线姬鼠、北社鼠、褐家鼠、大仓鼠、朝鲜姬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以小盾纤恙螨为主要媒介,可疑的媒介有姬鼠纤恙螨、东方纤恙螨等。

  • 标签: 恙虫病 秋冬型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椿木营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椿木营乡3069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OPD病变普查,以了解椿木营乡COPD的发生情况。结果椿木营乡COPD的患病率为9.61%,其中男性14.05%,女性占6.4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COPD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各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吸烟及油烟接触者是发生COPD的高发人群。结论椿木营乡COPD的患病率较高,应提高对COPD的重视度。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淋病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淋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Excel软件对2013年信阳市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淋病病例142例,报告发病率2.33/10万。报告发病率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12.16%。男女淋病发病比为11.441。2007年-2010年淋病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2011年至今,淋病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开始持续上升。结论性活跃人群是淋病感染的高发人群,淋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要认真探索造成淋病报告发病率重新升高的原因,加强淋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的规范化,提高淋病报告质量。

  • 标签: 淋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对某部舰艇官兵腰痛的流行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腰痛调查问卷对某部1266名舰艇官兵进行腰痛发病状态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按照在舰艇服役年限分为:1~5年组;6~9年组;10年以上组,分别调查各组腰痛发病率、改良(oswestry,OSW)腰痛失能评价量表评价失能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比较腰痛官兵和非腰痛官兵的年龄、舰艇服役时间和体重指数。结果1266名舰艇官兵,腰痛组880例,发病率69.51%,年龄(37.4±9.3)岁,舰艇服役时间(9.4±8.7)年,体重指数23.98±7.75;非腰痛组386人,年龄(27.6±10.3)岁,舰艇服役时间(6.3±7.9)年,体重指数22.42±10.34。腰痛组的服役时间(P<0.05)、年龄(P<0.05)、均明显高于非腰痛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舰艇服役1~5年官兵727人,腰痛官兵455例,发病率62.59%,舰艇服役时间(3.1±1.7)年,OSW得分8.63±4.71,体重指数23.43±13.11;舰艇服役6~9年官兵356人,患腰痛官兵263例,发病率73.88%,舰艇服役时间(6.8±1.2)年,OSW得分13.17±6.36,体重指数24.23±10.58;舰艇服役10年以上官兵183人,患腰痛官兵162例,发病率88.52%、舰艇服役时间(11.8±1.6)年,OSW得分20.26±9.13,体重指数24.72±13.36。舰艇服役10年以上的腰痛发生率较10年以下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由腰痛引起的失能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舰艇官兵腰痛发病率较高,舰艇服役时间是影响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舰艇官兵腰痛的发生。

  • 标签: 海军医学 腰痛 流行病学 疾病影响状态调查
  • 简介:摘要探讨狂犬流行及预防。对狂犬的预防控制资料进行分析。狂犬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本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疾病知识宣教,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摘要分析我镇2014年8例恙虫病患者的流行,临床特征。本发病季节6-10月,8例均有均有田间劳作及放羊等草地行走坐卧恙虫易接触史,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女性好发,临床上发病以多种症状为主诉,病史不典型,易误诊。均有发热症状,皮肤焦痂或溃疡,多位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多西环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的临床流行及预防。方法对2013年~2014年猩红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对患者进行6d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d,并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内注射1次进行预防。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结论提醒患者在病程第2~4周每周查1次尿常规,同时注意有无心悸、游走性大关节疼痛等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门诊复查。

  • 标签: 猩红热 预防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尿失禁(UI)是妇女常见疾患,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疗卫生问题。它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一,它与年龄、生育史、生活习惯、疾病因素等有关。20多年来,女性尿失禁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世界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尿控协会(ICS)对尿失禁提出的定义为,一种可以得到客观证实、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并由此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和个人卫生方面的不便。自1976年国际妇科泌尿协会(IUA)召开的首届尿失禁研讨大会开始,随着女性尿失禁的研究逐步深入,妇科泌尿(urogynacology)已逐渐成为学科交叉和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目前欧美很多国家已将妇科泌尿列为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由于人口老龄化,尿失禁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随着老年及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妇科泌尿疾患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迫切需要重点防治,加快妇科泌尿的发展,迎接老龄化健康问题的新挑战。我国关于女性UI的防治体系仍很不完善女性UI高患病率、危险因素不明确、就诊率低以及实用性的防治技术推广不够。广大妇女仍然对UI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发生UI后又缺乏科学的认识,大部分患者不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又因医院不能提供有效治疗或本人难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一直患有UI。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由于尿失禁的发病因素存在年龄、孕产次、生产方式、体重、地区等差异,因此只有开展本地区流行调查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辽宁地区的女性尿失禁的流行调查仅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地区尚无一个完整的大样本调查。本课题使用国际统一标准,采用严格的流行方法,调查辽宁农村地区女性UI的发病情况,并调查患者认识误区,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妇女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癌发病的流行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从我院附近社区选取9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记录两组成员的口腔护理、饮水习惯、吸烟、饮酒、家庭经济情况及三代直系亲属家庭肿瘤史,并测量其血压、血糖值。结果观察组成员定期进行口腔护理,经常饮用净化水、低收入家庭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吸烟、饮酒、高血糖及具有家庭肿瘤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观察组成员高血压的比例与对照组相差不多,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少吸烟、饮酒,经常饮用净化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牙龈癌的发生。

  • 标签: 牙龈癌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炎影响因素和流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科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阴道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盘县麻疹流行特点,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盘县2012、2013年麻疹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盘县麻疹发病率显著增高,发病以婴幼儿为主(占89.66%),无免疫史和院内感染是主要因素。结论提高麻疹疫苗及时率,保持麻疹较高接种率,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加强院感防控是构筑麻疹防控最有效的屏障。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流行特征,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全年都有发病,其中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多发于1~3岁的患儿,占66.92%(352/526);患者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共415例,占78.90%),其次为托幼儿童(78例,占14.83%)和学生(33例,占6.27%);农村人口(457例,占86.88%)多于城镇人口(69例,占13.12%),常住人口(516例,占98.10%)多于流动人口(10例,占1.90%)。经抗病毒治疗后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后,本组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手足口流行特征特定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手足口、降低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目的:调查牛气肿疽流行发病状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位于本地区不同县区的存栏200头以上的9个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牛气肿疽的发病状况。结果:我们在9个规模养牛场对2600头肉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牛气肿疽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结论:本地区肉牛气肿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 标签: 肉牛 气肿疽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对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发病月份、预防接种史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病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病例集中分布在7~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2.67%,6岁以上病例较多,占发病人数的69.3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家庭周围环境较差,绝大多数(98%)无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8月份,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并提出对流行性腮腺炎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描述疫情流行特征,寻找暴发的可能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对一所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年9月22日-10月9日,巫山县某小学共报告水痘临床诊断病例41例,罹患率10.88%。发病人数有年级聚集现象。结论学校未开展晨、午检及首发病例隔离不彻底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小学
  • 简介:摘要人是Hp最重要的传染源;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人-人传播、水源传播、医院性传播等;贫穷、卫生条件差、教育程度低、居住拥挤、儿童与父母同床、口对口喂养婴儿及医务工作者(尤以消化科、内窥镜检查医护人员、口腔科)等都是Hp感染的高危因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免疫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Hp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