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对合并腹腔积液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合并腹腔积液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经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疾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对合并腹腔积液的晚期结直肠癌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提升安全性。

  • 标签: 替吉奥 顺铂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积液 晚期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晚期卵巢癌常常出现腹腔转移及恶性腹腔积液,临床上应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系统评价腹腔内联合贝伐单抗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旨在为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提供最新治疗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卵巢癌腹腔积液联合贝伐单抗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的相关实验,采用 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行文章偏倚风险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项实验,合计2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期有效缓解率:1.ORR:OR=2.95,95%CI(1.68,4.96),P0.5,联合组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在近期缓解率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不良反应中的统计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晚期卵巢癌积液 贝伐珠单抗 腹腔内灌注化疗 Meta分析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卵巢癌腹水患者50例为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共10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实验组采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经统计学对照反应药物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卵巢癌腹水患者的病灶体积且毒副作用较轻。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热灌注化疗 卵巢癌 腹腔积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注化疗(CHPP)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12年15例行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方法。结果本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可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胃癌术后 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在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癌性腹腔积液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灌注化疗,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灌注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反应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中有一定积极作用。

  • 标签: 胃肠肿瘤术 化疗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卵巢癌作为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数病患在确诊时已经腹部出现包块,进展为晚期,并伴有腹水,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针对卵巢癌病患多数采用腹腔化疗方式,但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很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必须要给予病患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本文针对卵巢癌合并腹水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进行综述,以此为相关临床护理人员给予理论参考,帮助病患树立治疗自信心与依从性,降低并发症以及化疗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提升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卵巢癌 腹腔灌注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早在197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应用腹腔注射化疗液的方法治疗晚期卵巢癌腹水,便提出了腹腔化疗的概念。腹腔灌注化疗化疗方法的一种,就是将配置好的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腹腔,使药物直接与腹腔内癌细胞作用,进而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方式。腹腔灌注化疗常与静脉化疗联合,能更有效的控制肿瘤。顺铂是临床最常用的腹腔灌注化疗药物。现将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一例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影响MRI成像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标签: 顺铂 腹腔灌注 MRI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hyperthermicperfusionchemotherapy,IHPC)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7例胃肠癌手术患者和7例恶性腹水患者使用BR-TRG-Ⅱ型体腔灌注治疗系统进行IHPC,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评估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4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7例恶性腹水患者中5例腹水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治疗前为(57.14±7.56),治疗后上升为(80.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血压偏低、脉搏偏快、高热发生率分别为6.8%、20.5%、6.8%,低蛋白、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8.2%和18.2%.化疗药物引起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肾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8.8%、23.5%、2.9%,少见Ⅲ/Ⅳ度毒副反应.10例姑息切除胃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3.2个月,1年生存率达56%.结论IHPC是消除恶性腹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IHPC后毒副反应小,根治术后患者有望能预防腹膜种植复发,改善预后.

  • 标签: 腹部肿瘤 恶性腹水 腹腔热灌注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n=38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注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腹腔灌注化疗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滴注化疗有效率(63.2%)(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42.5%)明显低于对照组(6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癌 紫杉醇 顺铂 热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晚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行洛铂腹腔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行满意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观察组给予紫杉醇和洛铂腹腔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的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第6天观察组平均CA125值降至121.8U/ml,对照组平均CA125值降至295.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免疫系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免疫状态明显改善,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在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应用洛铂和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以临床应用。

  • 标签: 卵巢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洛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取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灌注化疗可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 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报告腹腔低渗液灌注及门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减少腹腔内复发、转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对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关腹前腹腔低渗液灌注及门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结直肠癌腹腔温热蒸馏水灌注、术后早期门静脉持续输注5-FU,腹腔转移率、肝脏转移率明显降低,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腹腔低渗液灌注及门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价格低廉、技术简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低渗液灌注 门静脉化疗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灌注化疗(HIPEC)治疗腹膜假性黏液瘤(PMP)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42例PM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CRS联合HIPEC,对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2例PMP患者中腹膜腺黏液蛋白沉积病(DPAM)占61.9%(26/42),腹膜黏液蛋白癌病(PMCA)占28.6%(12/42),混合型占9.5%(4/42)。CRS联合HIPEC后主要手术并发症(Ⅲ~Ⅳ级)发生率为21.4%(9/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手术评分(OR=35.765,95% CI 2.746~43.986,P=0.001)及CRS完成度评分(OR=23.865,95% CI 1.345~347.876,P=0.028)是影响PMP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因素。42例PMP患者总生存时间为(64.8±4.1)个月,无瘤生存时间为(54.0±4.9)个月;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8%和65.9%,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5%和54.6%;不同病理亚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CRS联合HIPEC治疗PMP安全有效,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腹膜肿瘤 腹膜假性黏液瘤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腹膜癌是一类原发或继发于腹膜表面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灌注化疗(HIPEC)是针对腹膜癌发展的一套综合治疗策略。本文旨在分析CRS+HIPEC治疗腹膜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其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30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 054例)腹膜肿瘤外科连续治疗的1 384例腹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本组患者CRS+HIPEC治疗情况(手术时间、器官切除数量、腹膜切除数量、吻合口数量、HIPEC方案等)、安全性[术中出血量、术后严重不良事件(SAE)及发生时间、治疗情况]、生存情况及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SAE依照国际腹膜癌联盟不良事件定义进行分级,将Ⅲ~Ⅳ级不良事件定义为SAE。围手术期定义为CRS+HIPEC治疗日至术后30 d。OS定义为CRS+HIPEC手术当日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结果描述,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男529例(38.2%),中位年龄55(10~87)岁,中位体质指数为22.6 kg/m2。1 384例腹膜癌患者中来源于胃癌164例(11.8%),结直肠癌287例(20.7%),腹膜假黏液瘤356例(25.7%),腹膜恶性间皮瘤90例(6.5%),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原发性腹膜癌等共计300例(21.7%),腹膜后肉瘤、肺癌、乳腺癌等少见来源肿瘤187例(13.5%)。本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595(90~1 170)min,中位脏器切除数2(0~10)个,中位腹膜切除区域数4(0~9)个,中位腹膜癌指数(PCI)评分21(1~39)分,细胞减灭程度(CC)评分0~1分达61.9%(857/1 384)。HIPEC方案:顺铂+多西他赛917例(66.3%)、顺铂+丝裂霉素183例(13.2%)、阿霉素+异环磷酰胺43例(3.1%)及其他方案240例(17.3%)。331例(23.9%)腹膜癌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500例次,其中21例(1.5%)患者因治疗无效于围手术期内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8.6(0.3~182.7)个月,414例(29.9%)死亡,mOS为38.2个月(95% CI:30.6~45.8),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50.4%、39.3%。其中,胃癌腹膜转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腹膜假黏液瘤、恶性腹膜间皮瘤和妇科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患者mOS分别为11.3个月(95% CI:8.9~13.8)、18.1个月(95% CI:13.5~22.6)、59.7个月(95% CI:48.0~71.4)、19.5个月(95% CI:6.0~33.0)和51.7个月(95% CI:14.6~8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为胃癌(HR=4.639,95% CI:1.692~12.724)、结直肠癌(HR=4.292,95% CI:1.957~9.420)和恶性腹膜间皮瘤(HR=2.741,95% CI:1.162~6.466);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为60分(HR=4.606,95% CI:2.144~9.895)、70分(HR=3.434,95% CI:1.977~5.965);CC评分为1分(HR=2.683,95% CI:1.440~4.999)、2~3分(HR=3.661,95% CI:1.956~6.852)以及围手术期发生SAE(HR=2.588,95% CI:1.846~3.629)均是影响本组腹膜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S+HIPEC是针对腹膜癌有效的整合治疗技术,可延长生存,围手术期安全性可接受。术前需要严格筛选病例,KPS评分<80分者应慎重选择接受CRS+HIPEC治疗;术中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达到满意细胞减灭程度;另还要应积极预防围手术期SAE以降低腹膜癌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疗效 安全性 预后
  • 简介:摘要:腹腔灌注化疗应用于临床有近40多年历史,最早用于腹膜癌的治疗[1],后逐渐在妇科恶性肿瘤[2, 3]、消化道恶性肿瘤[4]被应用,并且疗效均很确切。腹腔灌注化疗被引用到我院有近十余年历史,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早期行HIPEC的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六医院2020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6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腹腔灌注化疗(HIPEC)治疗,同时收集患者灌注前后腹腔灌洗液,并行脱落细胞学检测,57例术后未行HIPEC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腹腔内出血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灌注化疗组共有10例患者脱落细胞学检测到癌细胞,脱落细胞阳性率为16.9%(10/59),腹腔灌注化疗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测均未检测到癌细胞,但HIPEC治疗会增加骨髓抑制(P=0.03),但骨髓抑制情况较轻,大多数病人2月左右均能自行恢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行HIPEC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脱落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卵巢癌术后患者腹腔灌注化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卵巢癌术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各30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与社会功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卵巢癌术后患者腹腔灌注化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综合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疗效比较。方法:选取 2016年 08月至 2018年 08月收治的 64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胸腔循环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灌注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 P< 0.05。结论:胸腔灌注化疗与胸腔循环灌注化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均具有一定疗效,但前者治疗效果优于后者。

  • 标签: 胸腔灌注 胸腔循环热灌注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性灌注化疗及栓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23例实验组行肝动脉介入性灌注化疗及栓塞;将5-Fu、顺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超液态碘化油混合,经HGC-3000型肿瘤介入疗机循环加热至55~60℃经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20例对照组行常温下肝动脉内化疗及栓塞。通过两组对比予以对介入性灌注化疗及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23例中19例肝癌患者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2例缩小不明显;2例术后瘤体增大。对照组20例中肿瘤缩小6例;肿瘤缩小不明显4例;10例术后瘤体增大;其中1例4月后死亡。结论经选择性肝动脉灌注55~60℃的碘化油、化疗药物合并明胶海绵栓塞肝癌滋养动脉治疗肝癌是简单、安全、疗效好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单纯化疗和栓塞的疗效。

  • 标签: 肝肿瘤 热化疗 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