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每年有15万各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出生.房间隔缺损(A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其中继发孔型约占总数的95%而中央型又占继发孔型的76%。既往手术是其治疗的唯一方法,但存在创伤大、疤痕形成和手术意外等情况。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无需体外循环,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康复快,术后处理简单。超声心动图在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术前对病例的正确选择和术中对封堵的准确引导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面是X线透视所不能替代的。

  • 标签: 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引导 先天性心脏病 继发孔型 手术意外 封堵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封堵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01月~2018年12月我院气管切开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作为封堵器;实验组采用新型的气管导管封堵器,对两组应用不同堵管方式后的操作时间、封堵时间、堵管器脱出率、患者的舒适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堵管操作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0,P

  • 标签: [] 新型气管导管封堵器 气管切开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开展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1年4月,将我院7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为参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介入封堵手术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抗生素药物制剂使用持续时间、ICU科室滞留过程持续时间、住院过程持续时间,以及接受治疗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指标和SDS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药物制剂使用持续时间、ICU科室滞留过程持续时间,以及住院过程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介入封堵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2022 年 9 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左心耳封堵术的 48 例心房颤动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和检查,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结果:48 例心房颤动患者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过程中给予严密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对上段结石清石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结石清石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发症及结石清石率。结果:实验组中共有25例患者清除了上段结石,清石率为83.3%;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清除了上段结石,清石率为60%。实验组的清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清石率,输尿管结石封堵器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方舱内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在创伤性肾损伤出血犬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建立肾损伤出血模型并行肾动脉造影,实验组用球囊导管于二级血管处临时封堵止血,然后外科缝合伤口,撤除封堵气囊,复查造影,游离右侧肾动脉并结扎.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游离并结扎右侧肾动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肾止血时间、出血量、收缩压和脉搏,术前、术后1d、2周监测血红蛋白和肾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周观察肾脏组织学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实验组肾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收缩压、脉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血红蛋白较术前降低,血清肌酐、尿素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血红蛋白和肾功能与术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方舱内应用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损伤止血方法.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创伤和损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出血风险评估表运用于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以降低出血并发症。方法用风险评估方法对每例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8例患者未出现出血征象及并发症。结论出血风险评估表的运用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护士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的观察,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左心耳封堵术 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s,VS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以往外科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导管介入治疗VSD技术逐渐成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作为长期植入体内的封堵器产品在体内使用的安全性就尤为重要。笔者研究利用V79细胞,HGPRT位点正向突变实验对封堵器的诱变性进行研究,为该产品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体外基因突变 哺乳动物体外 基因突变实验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AF)是缺血性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口服抗凝药(OAC)是预防血栓栓塞的主要手段,但是有些患者存在极高出血风险或OAC禁忌证。众多研究证实,对OAC耐受性差或存在禁忌证的AF患者,左心耳封堵术(LAAO)可作为替代OAC的非药物疗法,效果不劣于OAC治疗。近年来LAAO发展迅速,然而,LAAO后抗栓策略尚无统一标准,器械相关血栓(DRT)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复习最新相关文献,对LAAO术后抗栓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预防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备受争议。随着近几年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公布,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从争议变为统一。本综述就卵圆孔未闭封堵相关的几项随机对照试验一一讨论,并对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获益患者的特征、术后管理等内容进行探讨。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隐源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不同年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一科行单纯左心耳封堵术(单封组)和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射频消融术(一站式组)的房颤患者,其CHA2DS2-VASc评分≥2分(女≥3分)伴有抗凝禁忌或抗凝无效。≥65岁患者为老年亚组,<65岁患者作为非老年亚组,前瞻性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变化。通过SF-36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12个月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对比不同手术组中老年亚组及非老年亚组躯体健康评分(PCS)和精神健康评分(MCS)的变化。结果研究纳入138例房颤患者,其中单封组46例,一站式组92例,随访(11.0±2.6)个月。①单封组,年龄(62.89±9.73)岁,其中女20例(43.48%,20/46),老年亚组21例,非老年亚组25例。单封组患者术后PCS较术前无明显变化,非老年亚组患者术前,术后3、12个月PCS均高于老年亚组;非老年亚组MCS持续上升,在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明显提高[(59.44±9.11)分对(54.98±9.34)分,P=0.021],而老年亚组MCS在术后3个月出现上升[(54.54±9.09)分对(50.39±10.15)分,P=0.042],术后12个月MCS较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一站式组,年龄(62.01±7.65)岁,其中女52例(56.52%,52/92),老年亚组37例,非老年亚组55例;一站式组患者术后PCS均呈上升趋势,且非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PCS出现明显提高[(43.10±8.60)分对(40.09±10.05)分,P=0.016],而老年亚组术后PCS无显著提高;非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出现明显提高[(60.33±8.43)分对(54.68±9.84)分,P=0.019],老年亚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55.59±7.53)对(48.89±11.23)分,P=0.023]、术后12个月MCS较术前均呈上升[(59.48±8.48)分对(48.89±11.23)分,P=0.008]且上升值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单纯左心耳封堵可提高患者MCS,老年人(≥65岁)3个月时出现提高,非老年人(<65岁)12个月时明显提升,而对PCS无明显影响。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对患者PCS和MCS均有提升,非老年人PCS提升明显,老年人MCS提升明显。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导管消融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房间隔缺损并肺静脉瘤十分罕见。本例为1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肺静脉瘤破裂致大咯的患者。经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及病理证实为肺静脉瘤破裂。急诊行左肺切除术,术中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超声引导经股静脉途径封堵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进行经皮介入的继发孔型ASD患儿306例,其中男137例,女169例;年龄2.1~15.0岁[(6.18±2.45)岁];体质量10~63 kg[(23.05±9.97) kg]。306例患儿中,单发中央型ASD患儿259例,缺损直径5~25 mm;筛孔型ASD患儿47例,心脏彩超测量分流范围为11~31 mm。患儿心功能正常,无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8例患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其中5例并漏斗胸,4例并鸡胸,4例并脊柱侧弯,3例并唐氏综合征,2例并癫痫。另有8例患儿并心律失常,其中并预激综合征3例,室性期前收缩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3例室性期前收缩,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及1例预激综合征患儿具有射频消融手术指征,与ASD封堵同期进行,所有手术在基础麻醉下经股静脉径路,在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胸图像不满意的患儿)引导下行ASD封堵术。结果306例封堵术中,单纯超声引导成功301例,余5例患儿术中超声缺损较大,尝试超声引导未成功,后改用射线下左上肺静脉法释放封堵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开始麻醉至鞘管拔除)17~45 min[(21.25±8.84) min],封堵器型号10~30 mm,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径路的ASD封堵术作为一种微创、零射线损伤的手术方式,在儿童ASD封堵中安全、可行。

  • 标签: 超声引导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技术对并发症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共计40例,根据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儿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意义。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封堵成功率均为100%,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护理技术针对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保证整体手术目标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生命质量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对其实行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观察其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并且进行定期三月以及六月的随访。结果4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封堵的效果良好,术后随访行体格和超声检查时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右径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性佳,手术创伤小的方式,在临床上有可观的前景。

  • 标签: 右径小切口 房间隔封堵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的治疗方法和加压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200例确诊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封堵方法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实验组采用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成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成功率(98%)高于对照组(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90.7%)低于对照组(8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压迫联合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能提高假性动脉瘤一次治愈率,此法易操作、经济、安全,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意义.关键词体外压迫;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63-01

  • 标签:
  • 简介:  目前早产胎膜早破的传统疗法包括期待疗法与终止妊娠,两者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PPROM的封闭疗法极为重要.我们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收集PPROM病例共3例,其中1例采用纤维官腔镜介导纤维蛋白胶宫颈管内封堵术,2例采取期待疗法.与期待疗法相比较,采用纤维宫腔镜介导纤维蛋白胶宫颈管内封堵术治疗PPROM在延长孕周、提高胎儿成熟度、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降低围产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

  • 标签: 宫腔镜 纤维蛋白胶 封堵 早产 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