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瘘道的封堵治疗在晚期食管痿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食管瘘的患者,在X线电视监视下行经胸腔瘘道生物蛋白胶封堵术。结果5例患者全部一次性封堵成功,进食后无胸腔积液浑浊现象;另2例患者第一次封堵治疗后吞食美蓝,胸腔管有蓝色液体引出,经第二次封堵治疗后成功,明显缩短保守治疗周期。7例患者均痊愈,随访3个月,有1例复发。结论食管瘘的封堵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可迅速闭塞瘘口,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控制感染源,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食管瘘道封堵 食管癌 吻合口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经导管介入封堵与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在ASD患者的治疗中两种治疗方式的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1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导管介入封堵组手术时间WMD=-18.50,95%CI(-30.82,-6.19),P=0.003和住院时间WMD=-2.24,95%CI(-2.81,-1.67),P<0.00001更短,手术并发症更低RR=0.33,95%CI(0.22,0.49),P<0.0000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99,95%CI(0.97,1.02),P=0.6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ASD。但导管介入封堵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微创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采用经皮心导管介入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经胸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A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A组患儿(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与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效果显著,但经胸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经皮心导管介入治疗,更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经胸微创封堵 心导管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纤维蛋白胶封堵加内口缝合加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7例。结果27例患者均一期治愈,术后无复发及脓肿形成,无肛门功能障碍,自控功能良好。结论纤维蛋白胶封堵加内口缝合加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弥补了单纯使用纤维蛋白胶对内口的封堵力量不足之处;保护了肛缘的完整性。手术操作较简单、微创,患者痛苦少,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复发。

  • 标签: 纤维蛋白胶封堵 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结果100例患儿均一次封堵成功,术后1d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现象。尿常规检查无血尿、无溶血现象。随访1~12个月,无封堵器移位发生,术后患儿肺动脉压正常,右房不同程度缩小,患儿左房不同程度增大。心电图复查,无一例异位心律失常者。T波降低有10例患儿,无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房间隔缺损实施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mplatzer封堵器 介入治疗 小儿房间隔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肝动脉门静脉瘘是少见疾病,常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累及肝脏,可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体静脉瘘、门静脉肝静脉瘘。同时部分肝癌患者在行肝动脉造影或增强CT检查时动脉期亦多发现存在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患者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症、脾大、腹水。常规检查易漏诊,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本文对同一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诊断及两次栓塞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肝动脉-门静脉瘘致门静脉高压症的思考及认识,同时分析两种栓塞材料对肝动脉-门静脉瘘封堵效果。

  • 标签: 肝动脉-门静脉瘘 两次封堵术 栓塞材料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artery-to-pulmonaryarteryfistula,cvgv)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心内科于2009年7月至2016年2月之间接受经皮介入封堵术的58例CPA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变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58名CPAF患者经介入封堵均获成功,平均植入封堵材料(2.35±0.87)枚。24名(41.38%)患者成功封堵后残余分流立即消失,34名(58.62%)患者仍有少量分流。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61个月。无出血、缺血等并发症。随访造影显示,其中3名(5.17%)患者出现了大量再通,后者随后均接受了再次封堵术并成功封堵。结论:经皮介入封堵CPAF切实可行,但应选择适宜患者,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经治疗后冠状动脉瘘可能出现再通。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随访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 标签: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介入封堵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2例ASD患者均为继发孔型,男性5例,女性17例,年龄3~67岁,体重11~65kg,缺损直径8~32mm,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多孔ASD2例,轻度肺动脉压升高6例,均经股静脉途径应用国产封堵器行封堵术,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封堵。术后即刻完全封堵19例,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分流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经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共100例成年PDA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封堵前各项检查结果(主要是超声心动图)。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规律随访至少6个月,获得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本组100例成人PDA均封堵成功。在介入封堵PDA后即刻,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封堵后即刻比术前:(37.25±15.93)mmHg比(47.85±23.22)mmHg,t=8.791,P<0.0001;(18.37±9.98)mmHg比(23.04±11.48)mmHg,t=5.702,P<0.0001],在住院期间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中期疗效,与封堵前比较,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下降[随访中期比封堵前:(33.72±15.64)mmHg比(42.92±22.28)mmHg,t=6.773,P<0.0001],左室射血分数升高(随访中期比封堵前:57.70%±5.10%比56.09%±6.35%,t=-4.522,P<0.0001),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情况改善(Z=-3.411,P=0.001;Z=-4.426,P<0.0001)。结论对于符合介入封堵适应证的成年PDA患者,可通过介入治疗闭合PDA,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成年人 介入封堵 肺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对策。方法本文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8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围手术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多方面进行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保证患儿的健康。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管道的应急堵漏是油气生产、运输中最常见的一种应急抢修工作,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具有的几种管道应急封堵方法,特别重点的介绍了钢带封堵器与链式封堵器的运用及使用方法,对管道的应急堵漏和应用起到了承上启下、总结凝练的作用。

  • 标签: 管道泄漏应急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左心耳介入封堵术预防脑血管事件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治疗的70例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情况,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及ACT的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综合管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内容。结果1例病人左心耳发生术中穿破,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发生封堵器脱落。通过严密监护和有效护理,67例房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h、24h及3d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无心包积液或封堵器脱落等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2个月复查食道超声。未出现死亡(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致死性或非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填塞、脑血管意外和其他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植入器械相关事件的MACE事件。结论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有助于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的恢复,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支持。

  • 标签: 心房颤动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80例患者,年龄为12~56岁(平均年龄33.3±9.9)。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VSD,均为膜周部缺损,缺损直径5~12mm(平均直径6.4±1.5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6mm(平均距离3.7±1.2mm)。所有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适合封堵后行膜部VSD封堵术。结果80例患者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其中76例即可无分流,3例有微量残余分流,3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残余分流消失,1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流,观察15分钟后分流量有所减少,但术后1天出现溶血现象,行急诊心脏外科VSD手术修补术及封堵器取出。术中无其他并发症出现,随访6~18个月。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护理人员在严密观察围手术期的风险及并发症的同时,膜部VSD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膜部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转归。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行介入封堵治疗的103例PFO患者。在术前完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在术后1、3、6和12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复查c-TCD。偏头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和12个月时记录患者头痛症状和头痛影响测试问卷6评分。结果103例患者中,男性30例(29.1%),平均年龄(44±22)岁,93例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0.3%。其中88例用常规方法通过卵圆孔,5例经由SWARTZ鞘通过卵圆孔。10例未成功病例原因均为导丝或导管不能通过卵圆孔。2例术中发生心脏穿孔,1例行急性心包穿刺,1例少量心包积液未处理。术后1例咳血,1 d后自愈。术后平均随访(7.6±2.9)个月,随访中77例达到治愈标准,10例明显缓解,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5%。其中2例偏头痛患者治疗无效,2例晕厥患者治疗无效,2例非特异性症状患者治疗无效。围术期及1年期随访过程中无封堵器脱落、严重心律失常、股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结论PFO患者行封堵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经导管封堵术 反常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封堵器与钬激光联合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观察组实施输尿管封堵器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气压弹道碎石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尿时间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34.88%,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采取输尿管封堵器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损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输尿管封堵器 输尿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