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叶恩华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3期
  • 机构:叶恩华(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16)
  • 简介:由于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可使系统中一定数量的资本能够重复利用,(二)环境福利增量效应的特性  当系统出现资源技术进步时,社会的内生增长建立在技术进步的二元结构基础上

  • 标签: 内生发展 发展机理 型社会
  • 简介:摘要在湖南目前的发展形势下,社会矛盾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艰巨任务。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管理格局,指出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社会管理,对建设湖南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湖南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社会管理职能薄弱是当前湖南公共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适应社会的深刻变化,需把社会管理摆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

  • 标签: 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湖南 意义 不和谐因素 措施
  • 简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道德的多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价值规范,    二  道德权威为什么会出现这般式微呢

  • 标签: 作用变迁 时期道德 社会转型时期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人类社会面临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威胁。因此我们只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 简介:个体小生产农业的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增长的,.个体小生产农业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对人口大量增长的要求受到个体小生产农业特别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本身的抑制所形成的人口极缓慢的增长,个体小生产农业的人口增长也受到其内在经济条件的限制

  • 标签: 中国封建社会 人口问题 封建社会人口
  • 简介: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这种数字鸿沟表现在不同年龄群体上就是代际数字鸿沟。在中国,代际数字鸿沟的问题是很严重的。代际数字鸿沟的出现基于代际差异,又强化了代际差异,二者相互作用。反向社会化是代际数字鸿沟的主要社会效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合理的社会流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 标签: 代际数字鸿沟 反向社会化 社会变迁 社会流动 社会稳定
  • 简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三、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数  1、人均GDP(二)生活质量指数  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  5、恩格尔系数  6、平均预期寿命 (三)社会公平指数  7、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8、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  9、基尼系数  10、贫困发生率  11、社会结构指数 (四)生存环境指数  12、环境质量指数  13、社会治安综合指数 (五)享受发展指数  14、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指数  15、平均受教育年限,用人均GDP来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和谐社会评价 指标体系探究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三、新农村建设与重建农村社会资本如何才能改变当下农村社会资本的匮乏状态,是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资本特别是农村社会资本体现在以参与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上

  • 标签: 农村社会 社会资本 资本路径
  • 简介:摘要明清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当时明清社会现状极度脱轨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疾苦。官贪吏虐,乡绅为富不仁,压榨、欺凌百姓。《聊斋志异》在批判社会的存在问题基础上,更是将吏治批判写的‘入骨三分’。但蒲松龄个人是以一种寄托、希望的形式,寄以美好的希望于当时的社会及其官吏。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吏治批判
  • 简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

  • 标签: 浅谈社会心理学
  • 简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

  • 标签: 浅谈社会心理学
  • 简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

  • 标签: 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简介:现代社会的环保社团构成生态领域的社会制衡力量,  可以说作为市民社会最为活跃的组织形式——环保NGO(环保民间组织)构成了我国生态领域最主要的社会制衡力量,又包括社会组织对国家权力形成的社会制约

  • 标签: 刍生态 制衡机制 生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