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融合成像在胸腹壁复发恶性肿瘤供血动脉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术后胸腹壁复发肿瘤8例应用64层螺旋CT机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软件进行动脉期触发扫描方式,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腹壁肿瘤主要供血血管及肿物的显示融合,分析胸腹壁复发肿瘤血供特点。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CT血管成像(CTA)图像,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肿瘤主要供血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结论:胸腹壁复发肿瘤供血动脉具有很大不确定性,64层螺旋CT血管融合成像可作为胸腹壁复发肿瘤常规检查方法,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壁 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的CT成像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成像特点。结果:在CT的成像特点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晕圈、分界、内部特征、钙化以及和腺体的关系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结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CT成像特点
  • 简介:摘要:对比磁共振颅脑MRA成像与MRI检查在颅脑血管手术康复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血管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采取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查,观察组则采取磁共振颅脑MRA诊断,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和预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比较及随访。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磁共振动脉成像 颅脑血管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应用CT、MRI多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效果差异性,观察磁共振动脉成像(MRA)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31日~2020年10月31日我院诊断的20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影像学诊断对比对象,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先后接受CT、MRI检查,并运用MRA技术进行磁共振动脉成像,观察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阳性170例(85.00%),低于MRI检查阳性186例(93.00%),P<0.05;A型120条,B型28条,C型28条,A型+B型12条,正常12条。结论: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影像学诊断中应用MRI效果更好,MRA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清晰显现基底动脉血管结构,诊断精准度高。

  • 标签: MRI 磁共振动脉成像(MRA) CT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关节镜检查质量。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接收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79个半月板损伤,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半月板损伤总准确性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缺陷的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缺陷女性患者62例为研究组,62例肛提肌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完整和肛提肌缺陷患者在不同状态下使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评估参数。结果在静息状态和最大限度盆底肌收缩状态下,肛提肌缺陷患者在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均大于肛提肌健康患者(P<0.05),肛提肌裂孔长度中肛提肌缺陷患者长于肛提肌完整患者(P<0.05)。结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缺陷的观察过程中,使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的诊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 压力性尿失禁 肛提肌缺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超声相结合对区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良性和恶性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69名乳腺癌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来评估腋窝淋巴结。确定了彩色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其联合诊断对区分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性和恶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联合诊断值分别为67.9%、63.4%、82.1%、75.6%、92.9%和97.6%。相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830和0.922。这些发现通过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良恶性 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疾病应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受诊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视作分析对象,这些患者均在手术后得以确诊,参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实时弹性成像诊断与两种模式联合诊断,分别记作超声组、成像组、联合组,评估疾病诊断的最佳方式。结果:联合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医师对联合诊断的方式特异性肯定度评估(91.23±2.46)、灵敏性肯定度评估(93.10±4.16)、便捷性肯定度评估(94.51±1.79)。结论:甲状腺结节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被充分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 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为评价三维超声立体成像在胎儿体表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与羊水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仪器为Volouson530DMT三维彩超诊断系统,对34例胎儿体表发育异常进行立体成像,并将成像结果分为成功、失败。结果羊水增多立体成像成功13例,失败1例;羊水正常成像成功11例,失败7例;羊水减少无一例成功。结论感兴趣区周围羊水深度是三维超声成像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但羊水过深和没有羊水都可导致成像失败。同时,部分类型的胎儿畸形即使羊水条件好也可使立体成像失败。

  • 标签: 三维超声立体成像 羊水 胎儿 发育异常 诊断
  • 简介: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进行评价。方法7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DTI技术及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充盈峰(E)及舒张晚期充盈峰(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组Ea(7.90±2.50)cm/s、Aa(9.30±2.60)cm/s及Ea/Aa值(0.84±0.05)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80±5.30)cm/s、(12.50±2.30)cm/s、(1.18±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E(64.90±19.71)cm/s、A(75.03±18.42)cm/s及E/A值(0.91±0.2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89.33±18.86)cm/s、(87.65±22.80)cm/s、(1.19±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结合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可更为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房室瓣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扫描方案时将行常规剂量扫描的设为对照组(50例),将行低剂量扫描的设为研究组(5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图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研究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照组采用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结果研究组DLP、CTDIvol及E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CTA可在确保对图像质量无影响同时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有效降低对患者辐射危害。

  • 标签: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 启动方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T2mapping成像在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06月至2022.03月到医院诊治的4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8例受检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胫骨内侧前区、胫骨内侧中区、胫骨内侧后区、胫骨外侧前区、胫骨外侧中区、胫骨外侧后区、股骨内侧中区、股骨内侧后区、股骨外侧中区、股骨外侧后区的T2值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共振T2mapping成像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