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CT成像特点的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CT 成像特点的对比观察


马英浩

隆回县人民医院乳甲外科 湖南 隆回 42220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的CT成像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成像特点。结果:在CT的成像特点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晕圈、分界、内部特征、钙化以及和腺体的关系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结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中使用CT扫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有效的参考依据,以便制定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CT成像特点


在多种甲状腺癌当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大约占比85%。发病者遍布各个年龄段,其中以40岁前的女性最为常见。患者的肿瘤生长速度往往较为缓慢,通常能够在甲状腺当中局限多年,病灶能够从腺中淋巴管原发部位一直扩散到腺体的别的部位。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显出极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则是各种因素诱发的慢性甲状腺肿大发展至晚期而形成的多发结节,前期并无极为明显的症状,发展至后期患者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以及压迫感。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旨在对比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之间的CT成像特点,具体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和检测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男性共计32例,女性共计28例,年龄范围在32岁~69岁,平均年龄在(44.27±1.68)岁。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男性共计21例,女性共计19例,年龄范围在33岁~70岁,平均年龄在(44.29±1.70)岁。


1.2 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选择Light speed 多层螺旋CT,沿着患者的声带平扫至脖颈根处,实施持续不间断的扫描。层厚为5毫米,层距为5毫米,螺距为0.8。在实施常规的平扫之后,在患者的外周静脉注射80毫升~100毫升碘海醇。最后,分别在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迟期展开强化扫描,并且在静脉期时测定腺体以及病灶的CT值[1]。挑选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影像学医师,对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参与本次探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使用(平均数±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展开t值校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查看数据波动情况。如果P值不超过0.05,代表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下表1当中可以看出,在CT的成像特点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晕圈、分界、内部特征、钙化以及和腺体的关系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结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成像特点对比

指标

甲状腺乳头状癌(n=60)

结节性甲状腺肿(n=40)

结节类型

单发型

42(70.00)

29(72.50)

多发型

18(30.00)

11(27.50)

结节形态

规则

21(35.00)

38(95.00)

不规则

39(65.00)

2(5.00)

边界

清楚

23(38.33)

38(95.00)

不清楚

37(61.67)

2(5.00)

和腺体的关系

腺体被膜内

21(35.00)

37(92.50)

腺体被膜外

39(65.00)

3(7.50)

晕圈

19(31.67)

4(6.67)

钙化

31(51.67)

18(45.00)

内部特征

均匀

12(20.00)

19(47.50)

不均匀

48(80.00)

21(52.50)

分界

清楚

4(6.67)

35(87.50)

不清楚

56(93.33)

5(12.50)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并不高。但是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这两种疾病的总体发病率均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隶属恶性肿瘤的范畴,但只要不发展至晚期,可以通过对甲状腺以及淋巴组织的切除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趋势。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基础上方可展开手术治疗。在行手术治疗之前,需对甲状腺病变展开全方位的扫描和观察,判别结节的具体性质,进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措施。在甲状腺组织出现病变之后,贮碘细胞往往受到了严重破坏,甲状腺组织当中的含碘量也会有所降低,因此会产生CT影像的低密度区。所以对甲状腺病变实施CT扫描,能够对诊断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2]

在实施CT扫描之后,不难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之间的CT成像特点间存在明显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对这两种疾病展开鉴别与诊断。与此同时,甲状腺腺体以及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均能够直观地呈现出来。如果CT的影像结果表明甲状腺内病灶结节的形态无规则、边界模糊、存在钙化、晕圈以及内部回声不均匀的话,则表示极有可能出现了恶性病变。倘若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则应该是良性病变。

经过研究发现,在CT的成像特点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晕圈、分界、内部特征、钙化以及和腺体的关系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结节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中使用CT扫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大量有效的参考依据,以便制定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案,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罗开媛,李宏菊,马丽前.CT对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194-196.

[2]梁分凤.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22(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