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临床生化实验被列为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干科目。为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当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关键是设计综合性实验,重视实验教学的各环节。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音乐干预护理疗法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循证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音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音乐干预护理疗法,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音乐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近些年,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教育水平也随之提升,现阶段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儿科医学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儿科医学教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与现阶段的就学需求相符合,在现代信息化影响下,微信成为重要沟通工具之一,其在教育教学方式也应用也愈加广泛,且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微信平台 微课 儿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参与实验,入选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Ⅰ组接受常规标准抚触护理,Ⅱ组接受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对比观察两组的干预情况。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干预后第1d的哭闹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d相比,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比Ⅰ组在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上均显著缩短,在出生第3d睡眠时间上显著延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引入音乐及先俯后仰卧位抚触,能够使新生儿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音乐 先俯后仰卧位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期间的实际运用方案,同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64例,研究组64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康复护理模式。通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QLS),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SDSS评分(5.311±1.403)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SDSS评分(3.382±1.52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中SCL90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2.5分以下的有52例(81.25%),而参照组仅仅有42例(6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QLS评分(32.27±3.16)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SQLS评分(43.33±2.9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认知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音乐疗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护理 运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生制作微《护理学基础》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二年级两个班护生共121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传统演示无菌操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护生课外练习,护生自制微的方法。比较两组无菌操作技能成绩,并对试验组10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试验组护生自制微课后,技能考试成绩试验组为(77.89±7.82)分,对照组为(73.55±9.543)分,无菌操作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访谈资料的提炼与分析显示,认为自制实验微,可提高实验室课外练习使用频率。结论护生自制微的方法,对大部分护生课外练习有督促作用,可以提高其操作的水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生 微课 护理学基础 实践训练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医学生中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堂活动,如实验兴趣小组、综合设计性实验、科研课题、科技征文和社会实践等,是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举措。

  • 标签: 第二课堂 医学生 综合能力
  • 简介:第二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弥补第一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基础文化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第二堂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医学检验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有氧运动联合音乐疗法的系统护理对乳腺癌病人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0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联合有氧运动,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音乐疗法,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肩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音乐疗法的系统护理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有氧运动 音乐疗法 系统护理 乳腺癌 康复及预后 影响观察
  • 简介:在高校教育中,第二堂在补充第一堂教学及扩充知识面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开展“代谢异常与相关疾病生化机制”第二堂教学,加强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临床典型病例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 标签: 代谢异常 典型病例生化机制 第二课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7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减轻患者抑郁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阿立哌唑 音乐疗法 精神分裂症 疗效 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医学临床专业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时间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医学临床专业的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重点议题。本文以《外科学》为例,探讨了开放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希望为医学临床专业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医学临床专业课 开放式教学 实践研究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