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恩度腹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合并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卵巢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共4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3例给予TP方案双路化疗联合恩度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TP方案双路化疗,并采用ELISA法对治疗前后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客观有效率(RR)为82.6%vs52.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腹水VEG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VEGF检测治疗前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恩度腹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合并恶性腹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恩度 腹腔灌注 卵巢上皮癌 化疗
  • 简介:本文采用家兔致限性或非限致原性,作为中医的“高热”和“发热不甚”模型,观察桑菊饮的解热效应,探索温病之病入气管血分证“高热”与病在肺卫表证而“发热不甚”的划分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辛凉轻剂桑菊饮仅对非限致原性发热(△T<1.5℃)有解热效应(P<0.001),对限性发热(△T>1.5℃)无效(P>0.05)。

  • 标签: 桑菊饮 致热原 非热 血分证 原性 辛凉
  • 简介:甲状腺及其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调节动物的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对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使许多组织的分解代谢增强,增加基础产与氧耗;使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增多。二者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调节着专性产(obligatorythermogenesis)即基础代谢率(BMR)和兼性产(facultativethermogenesis)也即非颤抖性产(Nst)或谓之适应性产。研究甲状腺激素调控产对于揭示动物适应性产热机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适应性产热 甲状腺激素水平 ADIPOSE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简介:我们自91年1月至92年10月收住流行性出血(EHF)107例,其中并发癫痫3例,现把其脑电图改变报告如下,并探讨其癫痫发作原因。一、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EHF临床表现,EHF病毒免疫荧光抗体在1:80以上,临床类型属壹型,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亦无外伤史,家属中无癫痫患者。(二)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和脑电图(EEG)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脑电图改变 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 免疫荧光抗体 脑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
  • 简介: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肾损伤的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reperfusion,IR)和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和再灌注60min、120min时混合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再灌120min时左肾系数(Leftrenalcoefficient,LRC)、肾组织中的白细胞数以及过氧化脂质(Lipidperoxides,LPO)含量,并在光镜下对再灌120min时的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行评分。结果表明:IR组在再灌注120min时,以上指标同对照组和IP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血中白细胞数与LPO、LRC、肾小管评分的改变呈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白细胞数与LRC、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5),IPC组肾组织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细胞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一个重要因素,IPC具有减轻白细胞所致的肾损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IPC) 白细胞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肾神经后,肾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 标签: 肾脏 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肾神经 室旁核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术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护理;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术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观察护理。结果:12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均末发生并发症,按期出院。结论:机器人辅助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可充分发挥其准确显露和精细重建的优越性。减少对病人的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全切术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