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10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不连患者,所有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PKP),比较治疗前后手术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术前与术后3d和术后7d治疗情况,结果显示,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COI数值均明显下降,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升高,表明患者疼痛减轻,畸形部位得以复位(P<0.05),但治疗3d与治疗7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PKP)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不连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纠正后凸畸形部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 胸腰椎骨质疏松 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3D打印技术对拇指再造中辅助重建与关节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拇指缺损并接受了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拇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的患者共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住院及手术期间的资料进行分析。首先收集患者的双上肢及供足CT数据,借助外科手术模拟器软件分析健侧拇指应用到患侧拇指后需要生成的再造拇指骨关节三维图像。分析供足拇趾与第二足趾需要切割的数据,同时根据供足拇趾和第二足趾切割后的缺损情况选择旋髂浅动脉皮瓣进行重建。通过应用3D打印技术讲稿再造拇指和供足聚乳酸模型打印出来,根据模型在供足上设计以第一跖背动静脉作为根蒂,选择拇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跖骨关节进行拇指再造术,同时借助足背神经以及拇趾趾底神经来重建感觉。结果:8例手术后再造拇指全部存活,有1例出现了供皮边缘坏死,经过换药后痊愈。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再造拇指的功能恢复良好,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按照国际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外观及功能的评估可以评价为:优7例,良1例。结论:通过拇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骨关节进行拇指再造,首先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将受指模型大型出来,通过模型指导进行供足皮瓣切割以及神经功能供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且为手术设计提供准确化的方案,显著提升手术的满意率和成功率,减少对供足的损伤,因此在临床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拇指再造 骨和关节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水泥柄后水泥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2月~2020年1月在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7例临床资料,对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并汇总术后水泥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显著(P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水泥柄 髋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骨水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中频脉冲治疗,红外线治疗,中药封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治疗12天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效果确切。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士对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及评价。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19年6月普外科患者16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1例)和观察组(n=81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这9个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普外科护士 普外科患者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状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2月份到2019年12月份收治的82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多元化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有效率。结果: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泌尿外科患者的恢复有效率为97.56%,常规组为82.27%,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多元化护理 泌尿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4月诊治的脑外科患者68例进行护理分析,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脑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探究其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的 患者共 80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术后康复手段 ,常规护理方式和快速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处理。 每组 40 例患者。结果:根据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结发现,两组存在结果差异,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体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 97.5% ( 39/40 ),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 85.00% ( 34/40 )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术后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还咋圣体恢复,以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都有显著效果,可用于临床 推广。

  • 标签: 肝胆 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临床要点。方法:观察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月 期间接收的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患者案例 82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各 41例,保守治疗组运用常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组运用外科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与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手术治疗组为 92.68%,保守治疗组为 75.6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复发率上,手术治疗组为 2.44%,保守治疗组为 14.6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治疗满意率上,手术治疗组 95.12%,保守治疗组为 73.1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整体状况更为理想。

  • 标签: [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整形修复颌面外科中应用口腔冲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72例整形修复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案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对照组(传统口腔护理)、36例实验组(传统口腔护理+口腔冲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清洁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口腔清洁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形修复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在传统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口腔冲洗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清洁患者的口腔,减少患者口腔内的致病菌,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口腔冲洗护理 整形修复颌面 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性手术治疗外科肝胆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肝胆损伤患者共48例,施行常规手术、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恢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和甲组相比,乙组术后恢复效果较佳、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于外科肝胆损伤患者,控制性手术治疗模式既可增强机体恢复效果,还可预防或降低术后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外科 肝胆损伤 恢复效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肝胆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在医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 106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53 ),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快速康复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75例。患儿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被分成了研究组(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和常规组(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的临床指标(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1h、6h、36h)。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相比于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研究组患儿的VAS评分在术后6h、12h、36h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患儿在术后6小时和36小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较低,康复时间短,因此临床建议将其优先推广。

  • 标签: 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 常规护理 外科手术 小儿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脑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外科若干例,按照电脑随机法抽取204例,将其分为了两组,对对照组102例患者采用 常规化护理干预法,其中男性52例,女性50 例,;对实验组102例患者采用 综合化的护理干预法,男性54 例,女性48 例,差异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护理依从结果,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提高 脑外科护理 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集束化会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收治的 8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 2组,每组平均 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7.50%,和对照组的 30.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 95.00%,和对照组的 72.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集束化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外科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脊柱外科手术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脊柱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伤口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分析有效策略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80例患者,50例发生伤口感染;感染的发生同糖尿病综合症、侵入性操作、年龄等相关。手术治疗期间,上述操作的应用会增加伤口感染发生率,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普外科 伤口感染 原因 临床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