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应用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40例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措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的预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骨外科手术 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外科收治的74例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患者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外科患者而言,具有较高应用意义。

  • 标签: 骨外科 中医特色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人为本”,了解外科病人的心理需求,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护理措施,并将护理措施落实到人性化护理的全过程中。结果人性化护理能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总满意率达到96.3%。结论护理工作中应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 标签: 骨外科患者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分析外科感染患者的伤口细菌检验情形及患者的耐药性。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感染患者80例进行分析,全面采集所有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并送到检验科进行菌株分离、药敏实验和细菌检验,如实记录好检验结果:结果:经过对外科感染患者的伤口细菌检验不难看出,80例感染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最高,然后是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经过对外科感染患者的耐药性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菌对青霉素等临床医学上常见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于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几乎为零;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细胞对于头孢唑林等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很强,但是对于哌拉西林等药物的抗菌性较弱。最终得出结论:经过对外科感染患者的伤口细菌检验和耐药性检验,能有效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

  • 标签: 骨外科 感染 细菌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实施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采用不同的护理类别被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和50例观察组进行全面性舒适护理。最后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住院护理对照数据可以得到,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普遍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的第一次下床时间也一定程度上早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加快此类手术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减缓患者治疗的疼痛感,值得大范围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 护理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根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准则,将我院外科在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将常规性干预手段作用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施加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并详细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数据依次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统计基本符合统计学基数原则(P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外科 术后疼痛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外科患者身上的护理效果、护理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50名外科患者,之后将这50名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常规护理组,主要是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另一组设为中医护理组,这组的患者则是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之后,可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果,进而分析出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护理成果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的患者护理结果要明显的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自身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外科 中医特色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前患者失眠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术前伴有失眠症状的外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随机化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一套精心设计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遵循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显著较低水平,且两组之间的这些差异经过统计学检验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失眠改善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此优势同样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手段在改善此类患者的睡眠质量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鉴于此,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并适宜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外科 术前失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外科9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6例。在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在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了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通过中医心理学的理念,通过音乐疗法、气功练习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康复的信心。这种心理健康的关注使患者更为积极地参与康复计划,提高康复的整体效果。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骨外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科护理服务作为医院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由于我国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特别是骨科这样的科室经常接收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对于这种患者,优质护理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实施多方面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一体护理,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本文深入探究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并思考有待提高的方面。

  • 标签: 骨外科,多方面,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应用于外科中的价值。方法所选的96例外科患者入院施治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治疗,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皆比对照组明显较少,而实验组的总疗效为95.83%,明显比对照组的81.25%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优先推荐。

  • 标签: 中医正骨方法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植治疗ⅢA、ⅢB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关节组收治的6例8髋ⅢA、ⅢB期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5髋,女3例3髋;年龄26~44岁,平均36岁。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植治疗;术后观察股骨头有无塌陷、截块愈合情况,及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9个月,平均18.6个月。1例(1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及手术切口周围肿痛,予抗感染、镇痛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1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4mm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准备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余患者截块均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57±8.16)分提高到术后的(80.53±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7,P〈0.01)。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4例5髋;良,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植治疗ⅢA、ⅢB期ANFH可以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保髋方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外科脱位 打压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孔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22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88.0%;部分清除3例,清除率为12.0%,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分别为脑脊液漏1例和癫痫发作,无张力性气颅发生和精神障碍出现;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9±3.1)d;对照组19例血肿被清除,清除率76.0%,血肿部分清除5例,清除率为20.0%,有1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25),其中脑脊液漏2例,癫痫发作3例,精神障碍1例,张力性气颅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1±3.9)d。以上数据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单骨孔技术 双骨孔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质量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近两年诊治的 5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外加健康教育,在入院治疗前、手术治疗前、手术治疗后及出院后 4个阶段,对患者与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为 84.00%、日常预防知识知晓率为 84.00%、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为 80.00%、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为 92.00%,对照组分别为 52.00%、 52.00%、 48.00%、 56.00%;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为 96.0%、健康教育内容满意率为 92.0%、护理服务态度满意率为 96.00%、护理效果满意率为 92.0%;对照组分别为 68.00%、 72.00%、 76.00%、 7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质量工作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整体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骨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应用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并总结得出负压封闭引流的指征,从而可以探讨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外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外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