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产妇产程中应用香薰音乐疗法对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音乐干预基础下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此次从院内选择ICU重症肺炎64例入组,采取单双号法分组,分成整体组及基础组,整体组均实施音乐干预基础下的整体护理模式,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结果:整体组睡眠质量评分较低,指标优于基础组(P<0.05),护理后,整体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基础组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基础下的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心态。

  • 标签: 音乐干预 整体护理 ICU重症肺炎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疼痛护理联合音乐护理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实施观察。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胰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n=53)和联合组(n=53)。常规组治疗时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组治疗时采取疼痛护理联合音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结果 干预之后,常规组当中患者VAS评分比联合组高;干预之后,常规组当中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联合组高,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胰腺癌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联合音乐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缓解,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疼痛护理 音乐护理 胰腺癌 疼痛感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音乐疗法、耳穴压豆联合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本院ICU接收的70例患者展开研究(2022.06-2023.06),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n=3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音乐疗法+耳穴埋豆,分析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ICU患者应用音乐疗法+耳穴压豆干预效果突出,可缓解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

  • 标签: 音乐疗法 耳穴埋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导管室内背景音乐陪伴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导管室内背景音乐陪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管室内背景音乐陪伴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心理舒适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干预手段。

  • 标签: 导管室内背景音乐陪伴干预 冠心病介入术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音乐干预与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喂养情况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p>0.05;出生后第二天、出生后第三天,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神经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音乐干预与袋鼠式护理干预,可改善新生儿喂养情况和神经行为。

  • 标签: 音乐干预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喂养情况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很多因素引发的情感障碍,如今,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速,其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抑郁症的发生也随之增多,因此,对抑郁症发生因素的深入探讨及对抑郁干预措施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音乐治疗不仅可以安抚患者的精神和心理,还可以激发患者的良性生理反应,有效刺激患者,使其情感处于稳定和正面的状态,改善其认知功能,提升其语言沟通能力,集中注意力,从而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运动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是以促进其神经递质释放为主等。而音乐对运动的影响长期以来都广泛受到精神心理学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抑郁症的发生因素、音乐干预和运动干预作用及精神心理学领域中音乐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发生因素 音乐干预 运动干预 联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干预效果及对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72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选取年限为:2020年7月-2022年2月。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干预。干预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疼痛与不适量表(EDIN)评分情况及新生儿心率、哭闹时间、次数。结果:干预后,两组新生儿EDIN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在播放25min音乐后,研究组心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次数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实施音乐疗法的干预措施可缓解其疼痛与不适症状,稳定患儿的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音乐疗法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MIP、吸气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 音乐疗法 老年 脑卒中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PACU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接受前馈控制联合音乐干预对其躁动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自医院在2022.5月至2023.5月期间收治的50例PACU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依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护理为参比组,前馈控制联合音乐干预为实验组,每组有25例,躁动、护理不良事件、苏醒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Ramsay镇静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PACU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予以前馈控制联合音乐干预的方式,会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减轻患者躁动表现,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值得运用。

  • 标签: 前馈控制 音乐干预 PACU全身麻醉恢复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共计87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n=43,常规护理)和实验B组(n=44,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新生儿临床指标、家长满意度均显著由于实验A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用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的方式进行干预,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新生儿哭闹情况有所减少,获得了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的认可。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仅应用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音乐 先俯后仰卧位抚触 新生儿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连用普通运动疗法和联合音乐运动治疗在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数字抽签研究。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普通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康复治疗+音乐运动治疗。分析两组的干预后的SDS、SAS、FMA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治疗连用音乐运动应用在脑卒中,在提升运动功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音乐运动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本院2022年6月——2023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参与研究对比,筛选共计100名。按照出生时间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实验组,每组50名。先出生者设为常规组对象,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后出生者设为实验组对象,增加接受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胎便指标、新生儿生长指数。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胎便指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新生儿生长指数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提供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可加速健康生长,可普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先俯后仰卧位抚触 音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在缓解新生儿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89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缓解疼痛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45)与常规组(n=44)。常规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分钟实施音乐疗法,联合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2分钟实施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对比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与心率(HR)、疼痛程度、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临床指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两组患儿SaO2、HR对比(P>0.05)。静脉留置针穿刺后,联合组患儿SaO2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联合组患儿HR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与穿刺后2分钟,联合组患儿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哭啼开始时间、哭啼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P<0.05)。联合组患儿哭啼例数为15例,总占比为33.33%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哭啼例数为29例,总占比为65.91%(P<0.05);联合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为44例,总穿刺成功率为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为33例,总穿刺成功率为75.00%(P<0.05)。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2.73%(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与50%糖水安抚可减轻患儿疼痛感。

  • 标签: 音乐疗法 50%糖水 安抚 新生儿留置针穿刺 缓解疼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案对其行为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发育儿科[1]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孤独症儿童作为参考,按照所给予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研究组(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语言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语言功能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采取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可将其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孤独症 感觉统合训练 音乐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梦幻待产”音乐疗法在对产妇术中应激反应及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94例拟行剖宫产产妇,收治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产妇均剖宫手术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梦幻待产”音乐疗法,比较两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两组产妇恐惧心理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的Q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梦幻待产”音乐疗法能够减轻产妇术中的应激反应,同时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 标签: “梦幻待产”音乐疗法 产妇 应激反应 恐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非全麻手术患者中采取舒缓音乐疗法联合短期减压球对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3年5月本院耳鼻喉科的非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缓音乐疗法联合短期减压球的使用,分别记录患者试验前和试验后的S-AI评分,从焦虑情绪状态对两组患者开展评价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例状态焦虑量表(S-AI)均要比组内干预前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非全麻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舒缓音乐疗法联合短期减压球的使用,可明显减轻焦虑情绪,对局麻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非全麻手术 舒缓音乐疗法 短期减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