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在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主导,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浙汀画院、浙江省中国人物研究会共同参与的“传承·发展:渐派意笔人物邀请展暨浙派人物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26日在杭州开幕。

  • 标签: 浙派人物画 学术研讨会 意笔人物画 文史研究馆 浙江省 传承
  • 简介:一幅风景油画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构图、色彩、表现技巧等因素的高度和谐与完善。作品内涵的表现是指这些画面构成因素的具体而充分的发挥,以及画家内心真实情感的再现。风景油画写生创作有别于摄影,它在忠实于自然景象的同时,在作品中渗入画家自己的感受,将感兴趣的景色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本文是对风景油画写生创作取景与内涵表现的具体感受和思考。

  • 标签: 风景油画写生 创作取景 内涵表现
  • 简介:近代国手黄宾虹,九十高龄曾在自己画作上留有这样的题句:"宋刻划,元人空虚,千变万化,先由写实"。"论者谓,华新罗求脱太早,未免粗疏之诮。兹范华原意,以川蜀山水写之"。宾虹老人在总结前辈得失同时,也是在总结自己:"千变万化,先由写实"。不仅在中国,古今大家如此,在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直到现代绘画先锋:毕加索、马蒂斯、康定

  • 标签: 人物画 西京 瞿秋白 陕西省 中国画 青年画家
  • 简介:以流美遍天下笔以传情盖世华”——这是广西著名书法家李雁赠予好友陈以忠的挽联,它精辟地评价画家陈以忠的一生艺术水平及成就。陈以忠擅绘国画人物,在广西以至国内外皆负有盛名。他祖籍广东化州市,1940年4月生于广西靖西,后在南宁市长大。1964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曾师从岭南画派高手黄独峰教授、广西著名画家朱培钧教授和马万里等人,因而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

  • 标签: 著名画家 人物画 广西艺术学院 馆员 国画专业 1940年
  • 简介:中国山水教学的教学形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北宋时期,宋徽宗更是把绘画并入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里面,从而开创了山水教育的先河。从此,中国山水的教学,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高校山水教学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规律性的理论规范、学生容易被教师的好恶思想所左右等。因此,把黄宾虹的绘画思想理论融入目前高校的山水写生创作教学之中,具有山水理论高度的一种指导性的绘画理论的提出也是时代所需,也对当下我国高校山水写生创作课程的教学导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黄宾虹绘画理论 山水画写生创作 笔墨
  • 简介:今天很高兴,因为就在这里,我们的“浙派人物”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和光大。作为“浙派人物”,在我少年时期的心目中就是一座光辉而崇高的丰碑。比如:方增先先生、周昌谷先生、李震坚先生、顾生岳先生、宋忠元先生等老一代人物大师的众多精品力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却仍然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地印刻着,

  • 标签: 浙派人物画 少年时期 传承 发展
  • 简介:去年秋,我市画家莫各伯分别在美国洛杉矶蒙市长青艺文沙龙、加拿大维多利亚市A&A画廊及美国西雅图乐雅斋画廊举办“莫各伯美加巡回画展”。此次画展取得成功,在蒙市展出,蒙市政府给他颁发了荣誉奖状;在加拿大展出时,我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加中友协会长麦克考尼先生以及北京著名画家娄师白

  • 标签: 画家 莫各伯 绘画风格 画展 绘画题材
  • 简介:以传统的笔墨程式来表达山水意象,显然已经不是当下有胆魄、有思想的画家应有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担当了,因为中国画在现代文化境遇下一定要寻求自身的突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法的表现上,特别是面对我国不同境域山水(非传统意义上江南或北方)审美对象时,如何突破原有笔墨语言局限和惯常模式的束缚?如何在新的艺术情境下进行合理的“语言”转换时,有革新的画家更会直面历史与现实,在探索中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而刘知白先生就是这么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晚年的破墨山水画在现当代山水画语言的开拓和图式革新等方面功不可没。而在他晚年的泼墨山水中,除了晴空下正常的山水之外,极具黔地山水特点的雨景、云景、雾景、月景等意象也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正是结合这些意象,进一步探讨刘知白先生泼墨绘画的意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 标签: 刘知白 泼墨山水画 雨景 雾景 月景
  • 简介:雪涛先生是20世纪花鸟画坛一位功绩卓著、艺商德厚的杰出画家,是继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之后.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的名声享誉国内外,其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画风深受人们的喜爱。入室弟子、再传弟子遍及全国,其影响之犬真是难以估量。

  • 标签: 花鸟画 中国近现代 王雪涛 大师 成就 20世纪
  • 简介:地处长江沿岸的无为县,在安徽省劳动力转移大潮中创造过几个第一.早在1978年,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劳动服务公司,负责劳务输出;是全省第一个被劳动部指定为北京劳务基地监控点的县;是全省率先提出引凤还巢工程和光彩工程,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人员回乡办厂的县;又是全省第一养鹅大县、全国养鹅十强县、"中国羽毛第一村".全省最大的孵鹅企业,亚洲规模最大的"抗倍特板"和保龄球生产基地……都在这里云集.

  • 标签: 无为县 地方经济 劳动力资源 小城镇建设 经济结构
  • 简介:郑州黄河游览区,始建于1970年。当时为解决省会郑州的工农业用水及市民生活用水问题,郑州市委组织全市人民大战两年零三个月,建成了纵贯两区三乡,全长24公里,日供水40余万吨,可浇灌农田5万余亩的邙山提灌站。随后,这里被郑州市委定为对外开放单位,有计划...

  • 标签: 风景名胜区 黄河游览区 风景名胜资源 黄河文化 城市建设 省级风景名胜区
  • 简介:去大通县城三十余公里,便到了大通最东边的向化乡地界。其三面环山,中部宽阔,西面是衔接东峡林区绵延十多公里的天然林区,其内有一深涧峡谷,据传

  • 标签: 醉人风景线
  • 简介:  [作者小传]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1817年7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183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起,他放弃教书而转为写作.在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支持下,开始了超验主义实践,撰写大量随笔.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是他简朴生活的全部,并由此写就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 标签: 品读梭罗 梭罗瓦尔登湖 风景这边独好品读
  • 简介:在明代绘画中,对后来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画派,是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派。这个画派,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比一般的写意更加显得豪放、泼辣。林良、陈淳虽已始发其端,而从根本上完成这一变革的画家是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不似之似”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把中国写意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花鸟发展中的里程碑。

  • 标签: 徐渭 艺道观 水墨写意画 明代 绘画艺术 审美观
  • 简介:1938年10月,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枪炮声中迁入重庆。全国100多所大、中学以及一些文化机构先后迁川。各沦陷区文艺界人士也随之大批涌入四川,抗日战争进行了八年,四川地区因此掀起了八年抗战文艺高潮,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市无疑成为了当时战争大后方文化活动中心之一。就美术而论,1938年以后,成都美术专门学校迅速增加到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成都地区 活动片 四川 美术活动 现代美术
  • 简介:王涛1943年生,原名王守信,号独天斋主,安徽合肥人。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1985年后出任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政协书画社副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政府津贴。80年代至90年代前后,先后应邀赴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日本举办画展和讲学。组织的安徽省书画院"黄山风"中国画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杭州开展,受到学术界好评,被誉为"光大新安画派当看黄山风"。

  • 标签: 中国画 老屋 中国美术 安徽省 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生班
  • 简介:当今风风火火的中国画坛,接连不断的大展、大赛,一些个人画展、画集不时地拥入你的视线。而大多画家的作品却未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有这么几张,你看后便会印在记忆里,抹不掉也挥不去,这是里有了灵魂、有了思想,于是打动了你的心弦,刻骨铭心。有这么个“老头”,如果你和他擦肩而过你很难再想起他,但只要你和他说上几句话,你就会发现这可是个有“个性”的主,如果你再和他深谈下去,你会觉得他是个与众不同,有些怪诞、冷漠,甚至疾恶如仇、不满流俗,且又带有几分刚毅和沧桑情调的画家。这就是我和天津画家王明亮第一次交往的印象。王先生1940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幼年时代受民间艺人影响,即喜绘画,不过是些神像、灶神、元宵灯饰等而已。真正影响其走上艺术道路的,应是师从津门名画家张奇翼先生以后,方入其途堂奥。其后因工作需要从事美术设计几十载,虽成绩殊荣多多,然其志向却钟情于徐渭、八大、石涛诸家。起初入画多以“竹”为题材,究其原因,其妻姓张名竹玲故竹。不料首幅作品《大风竹》一不留神竟进了山西省博物馆,紧接着还为他换得了一张盖着“山西省人民政府”大红印的收藏证书。从此一而不可收,俯首案前不觉然已白发染鬓了。回首间前脚已踏进了21...

  • 标签:
  • 简介:拉赫玛尼诺夫被视作俄罗斯音乐艺术中描绘风景主题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他的作品与画家列维坦及诗人布宁作品中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比较。挖掘其音乐作品中对风景描写的更深层意义:一方面人类情感与自然融合的和谐;另一方面,当自然无力治愈灵魂的阴暗而造成两者的分割对立。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 俄罗斯音乐 音乐艺术 风景形象 意义功能 印象主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