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符号和数的分析,认为青海宗日舞蹈盆中的实心圆点代表的是太阳,锥立状人代表了古代的"九巫",他们在进行一种原始的迎日送日仪式,一年有两次和太阳有关的卜筮内容,叫做"十辉法".其中的连臂舞蹈为太阳舞,是后世连臂舞的最初意义和形态.这件舞蹈盆既是一部古代的巫书,也是历书,还是地理志,更是民俗志.

  • 标签: 青海 宗日文化 舞蹈纹彩陶盆 文化符号学 卜筮 连臂舞蹈
  • 简介:"家西番"人的民间灶神信仰呈现了藏民族传统习俗与汉式灶神观念融合为一体的特色.本文拟从"家西番"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意义入手,探索在民俗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家西番"民俗变异融合的规律,思考"家西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如何实现族群的认同和加强自我主体性的意识.

  • 标签: 灶神 家西番 象征符号
  • 简介:自古以来,青海这片土地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的意义和象征,因此在历代咏青诗歌中“青海”成为一个意象符号,是一个区域的代表和符号,也是进行国家祭祀,实施国家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符号

  • 标签: “青海” 区域符号 政治符号
  • 简介:本文以人类学符号象征理论。分别对凤冠的两大要素——凤和冠进行文化探源。分析了凤冠成为古代汉族女性至高身份象征的符号意义。

  • 标签: 古代 汉族 女性 凤冠 符号
  • 简介: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的全部文化是人自身创造和使用符号的产物。符号类似桥梁与晶体,构筑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秘密。

  • 标签: 符号 卡西尔 《人论》
  • 简介:冯道是著名的政坛“不倒翁”,五代文官的标志性人物。他从最初备享尊崇,到后世饱受诟詈,其间转折正发生在宋代。北宋初期,冯道享有盛誉。中后期开始受到批判,但仍有褒扬。南宋期间,冯道被全面否定,蜕变成一个“奸愉无耻”的意识形态符号,并影响及后世。这些不同的评价,体现出两宋不同的社会政治特点与文化思潮。

  • 标签: 冯道 北宋初期 北宋中后期 南宋
  • 简介:《布洛陀经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壮族文化 男女平等
  • 简介:土司制度是最值得研究的政治制度之一,"因地制宜"的实施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发展。元朝的"土流兼制",明朝的"卫司分立",清朝的"卫司合一",清晰地表明了土司制度在承袭中的流变。最终经"改土归流"的革新,导致了以"政治制度"与"政治符号"相结合为特征的清代土司制度出现。这既是清王朝统治者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土司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

  • 标签: 土司制度 流变发展 改土归流 政治符号
  • 简介:本文在簿书解释的框架内对吴简中所见的签署、省校和勾画符号进行释例。调布入受蓟上的签名“祁”应为临湘侯国丞祁的亲署,而库入受莉上的“丞弁关”为佐吏的代签。无论是亲署“祁”,还是代签“丞弁关”,皆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户品出钱筒上(临湘)侯相之下的校记“尤”,是临湘侯相“管君”或属吏检校户品出钱简後的批字,表示“已核”(已经检核)。襍钱领出用余见簿中常见的“朱笔涂痕”(朱笔长线条)为核对账目流转的勾画符号,与校记“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亦表示“符合、正确”。

  • 标签: 走马楼吴简 签署 省校 勾画符号
  • 简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的繁荣发展一方面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引发怀着乡愁的人们的关注和忧虑,其中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对人们产生深刻影响,经历着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挑战。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城镇化进程 利用 传承 客家
  • 简介:回族报刊的创办和发展始于白话文运动浪潮的末期,具有典型的过渡特征,其刊载的各类文章中文学作品的白话倾向最为明显。在新的语言规范未形成之前,回族“经堂语”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混用的情况,回族报刊文学因其宗教特点和民族特点,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现象。本文在晚清、民国时期报刊语言白话倾向的背景下,从词汇和符号两个方面出发,梳理、辨析回族“经堂语”的过渡规律并加以分析。

  • 标签: “经堂语” 词汇 符号 近代回族报刊
  • 简介:昆明羊甫头墓地出土的造型精美的动物脚形器被定名为“鹰爪形木祖”,然而从椭圆状圈纹和脚趾数量来看,云南青铜器上常见的猛兽图像与符号中也有相似的特征。在滇文化中最早出现的虎与豹这两种大型猫科动物仅有纹饰上的差异,甚至连考古学家也很难将它们分清。随着西汉王朝的势力在滇池周围地区的迅速推进,这种虎豹混同的情况已得到彻底改观。同时,在滇国青铜器上广泛出现的猛兽纹饰与符号成为某种特权的象征,而所谓的“鹰爪形木祖”可能就是这种族群记忆在漆器上的遗留。

  • 标签: 滇国青铜器 猛兽图像 豹纹符号 “鹰爪形木祖” 文化特征
  • 简介:民族关键符号是民族文化符号中的核心表征、重要载体,民族关键符号具有独到的社会文化功能,它能集中展现民族形象、体认民族识别、强化民族认同、影响民族关系。科学合理地开发民族关键符号,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能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的独特个案,为此提供一个成功的经验案例。

  • 标签: 民族关键符号 民族团结进步 湖南维吾尔族
  • 简介: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移民搬迁带来了裕固族文化的重大变迁,移民开始从牧民向农民转化。在这一变迁中,族群认同值得关注。认同具有社会性、建构性和多元性,公,共话语、社会空间、象征符号都影响着族群认同,而裕固族文化传承中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建设性回应。

  • 标签: 族群认同 公共话语 社会空间 象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