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陈洪缓(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是我国明清之际的一位杰出的画家.特别是他的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气韵古雅的人物画,在我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创立的人物画图式,对于我国当代人物画的发展,仍有不可估量的启迪意义,应当认真加以研究.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审美分析 陈洪绶 线图式 人物形象 民间木刻版画
  • 简介:从金陵仰望中华美术星空,王西京是从长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人物画明星,闪烁画坛。翻开中国历史和绘画史,长安与金陵都曾散发过中华文明的光辉,长安是十三王朝的帝都,而金陵是十朝都城,20世纪60年代这两个文明古都重又焕发了青春,率先举起中国绘画继承创新发展的旗帜:以长安赵望云和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和以金陵傅抱石和亚明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

  • 标签: 长安画派 人物画 西京 艺术 新金陵画派 中华文明
  • 简介: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将时代新女性予以理想化的形象运营,一洗传统古装美人瓷绘之程式化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瓷绘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审美求变意识,开启了瓷绘艺术关注现实世界的新篇章。民国时装人物瓷器虽渐为人知,但当下对之进行的学术研究尚远远不够,对于民国时装粉彩瓷器制作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其滥觞与终结时间、画师群体、画风衍变等问题,本文将予以清理与探究。

  • 标签: 民国时装瓷绘 时尚 画风
  • 简介:  有好几个年头了吧,网络浪潮前拍后打之下,书法这个往昔蜷缩于角落里的圈子也跟着沸腾了起来.每年都要评选所谓的"年度书坛十大人物",一如年年期盼年年叹的春晚,热闹尖叫过后往往落得一声叹息.……

  • 标签: 书坛人物 人物评选 评选鸡毛
  • 简介:作为与西方绘画相对应的另一种绘画,中国画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自成体系,同西方绘画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事实.随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发展,相互间交流日益广泛,虽然以文化背景为支柱的审美法则,创作方法依然不同,但艺术语言的差异却变得越来越小,尤其是现代绘画,无论是中国

  • 标签: 艺术语言的创造 人物画艺术 语言转化 中国人物画 传统人物画 艺术创造
  • 简介:最近有机会捧读陈政明多部画集以及拜赏部分原作,感慨至深。陈政明的名字与第九届美展联系在一起,作为重大国展中国画评委,并参展了遂开门牖的巨幅力作《正月里》,标志着他跨入我国当代杰出画家的行列。此后,在百年中国画展和全国画院双年展中,其作品奋袂如风,更趋菁纯,从而成为画坛众人皆知的人物。陈政明是新时代迭出的著名艺术家,其成就在于既定了当代人物画新秩序和服务这种新秩序的各形式单元。因此,了解其作品潜沉的艺术魅力理应是我们共论的话题。该文浅薄地简论其艺术特征,这对画家艺术本身,或许有一定现实意义。

  • 标签: 人物画 画家 画集 画院 美展 中国画展
  • 简介:现代重彩画的兴起,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加速了中国画从传统形态走向当代形态的步伐。在当今重彩人物画作品中,艺术家们的思维模式在城市生活背景的影响下,更多注目于人生百态、社会发展、理想环境等方面的形象资源,多方位呈现着当代中国的精神面貌。

  • 标签: 人物画创作 东北抗联
  • 简介:顾生岳(杭州市美协主席、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他是我最早一个学生,也是我最后一个关门子弟,我也不会再收任何学生了。在我心目中他是个难得的苗子,后来我觉得余虹达的确没辜负我的期望: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院国画系,国画系本科毕业后,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硕士研究生,在学生期间他就参加了很多展览活动。

  • 标签: 人物画 作品 评说 硕士研究生 中国画 美术学院
  • 简介:以藏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创作,至今仍是代有才人,佳作频仍,其中名家与名作,构成了数十年来中国美术的一道特别风景线。若一定要深究其中缘故,大体上是1949年以来的民族政策和援藏支边政策坚持至今的结果。因此,喜欢以藏族人民生活为创作素材的画家,大都是怀边慕远的昂藏男儿,他们作品的主题,也大多是讴歌、赞美高原赋予藏族人民的独特品质,当然也不乏表达画家对藏族人民自然生活的惊羡。不过,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以来正悄然发生改变。

  • 标签: 工笔画 何家英 美术作品展 都市女性 国画系
  • 简介:<正>“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宋代陈郁《藏一话腴》中的这段话概括了中国人物画的深层次追求:画心。所谓画心,即画人物之内涵、修养、情怀和德操。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画家辛树东最爱引用这句话,这也是他自己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辛树东1944年生于山东,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日照龙山艺术院副院长。辛树东是位多擅兼能的艺术家。最初他是搞雕塑的,创作上既汲取西方现代雕塑的形式感,又揉和中国民间美术的韵味,质朴清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少作品被一些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中国民间美术 现代雕塑 形式感 美术家 艺术家
  • 简介:本文以创新性的视角,从本体语言的角度考察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线条语言的形成及拓展过程的考查研究,笔者认为线条语言的创新,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内在的、直接的、先导的本体作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工笔人物画更具有时代特征。

  • 标签: 工笔人物画 线条 传承 创新
  • 简介:视觉艺术的价值和涵义,正在当下的艺术状态中衔生出多样化的阐释,并被无所顾忌地实验,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可以使得艺术进入个体的世界,并且不言而喻,然而,也往往正是在那些“关注当下”的故作姿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某些语义的暧昧和宽泛,艺术却如人“失语”般地偏离了它们最初的起点。

  • 标签: 人物画 “云” 作品 传真 视觉艺术 艺术状态
  • 简介:绘画艺术是通过画面中的“形”与“象”来传达作者的表现意图。“形”“象”并非单指所描绘对象本身的形象,更多是想强调构成画面的所有“形”与“象”。当画家面对一张空白画纸时,他总是力图通过这一有限的平面空间去展现他的思维与意图,但画纸的空间总是有限的,画家便尽力使得这有限的空间向外延伸,直至足以使这一有限的平面空间更多地外显其思维及表现意图,从而构成写意造型的视觉张力。

  • 标签: 写意人物画 造型 平面空间 “象” “形” 绘画艺术
  • 简介:2010年12月17日上午,"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共同主办,朱青生、王璜生担任总策划,

  • 标签: 女性艺术 专题 中国 画像 中央美术学院 2010年
  • 简介:主持人语:上古金文书法,亦即先秦古文字提铭书法,由于载体青铜礼器、乐器等属于国家重器,其书法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从时间上看,它们已经相当久远,代表了造字初始状态及早期书体演进的各种现象,包括占主流地位的正体,以及美化之后续发展的各种装饰性书体。今天,现代考古学把这些作品集中展示在世人面前,使我们有机会通观上古一千多年间的书法辉煌,还可以去亲和它们,选择并作为研刁对象,实在很幸运。

  • 标签: 书法 金文 上古 形质 专题 象征
  • 简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广东省文化厅、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2016年1月9日拉开序幕。本届展览以"设计·责任"为主题,旨在探讨设计与公共艺术的社会责任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思考,聚焦其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大局和重大战略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公共艺术 设计 专题 中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2016年6月.来自全国的少儿版画教育界的版画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以江北地方风情为主题的版画创作,此次活动由著名版画家、北大荒版画院院长张泽新、刘长虹领衔创作.在磐溪版画院院长李永永的介绍下,参观考察了江北的人文风情,收集了相关创作资料。江北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那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抗战时期.我国著名艺术家徐悲鸿在江北磐溪生活、创作了8年之久,《风雨鸡鸣》《巴人吸水》等名作均创作于此.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专也在江北磐溪黑院墙4年之久。

  • 标签: 创作活动 版画创作 艺术创作 地方风情 生活 专题
  • 简介:一、对“六法”的理解和认识(一)六法的诞生“六法”首次出现是在南齐画家谢赫《古画品录》的开篇当中,是有关于品评画作的一套标准,既是画理,更是画法。“六法”何者?一日气韵生动是也,二日骨法用笔是也,三日应物象形是也,四日随类赋彩是也,五日经营位置是也,六日传移摹写是也。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基本条件是用线造型、随类施彩和画面布局、笔墨、设色等艺术处理的手法,与“六法”的主要内容不谋而合。从南齐谢赫的“六法”中可以看出,

  • 标签: 中国传统人物画 “六法” 《古画品录》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