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伯格被冠以“第二盖茨”的美誉,而且也可以说是哈佛最成功的肄业生之一。今年5月25日,扎伯格在辍学13年后终于回到母校哈佛大学,并被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 标签: 使命感 FACEBOOK 哈佛大学 首席执行官 博士学位 创始人
  • 简介:2014年8月初,笔者正琢磨《英语世界》第11期文稿该以哪位翻译家为对象的当儿,周希先生停译《追寻逝去的时光》之报道倏地从各媒体蹿将而出,拙文主人公就此得来全不费功夫。周希先生曾这样形容其此前的人生:“我的大半生,粗略地说,是‘30年数学,30年翻译’,中间交叠十年。略带夸张地说,我有两次人生:数学的人生和翻译的人生。”

  • 标签: 翻译家 “感觉” 印象 英语世界 人生 主人公
  • 简介:诺艾儿·汉考(NoelleHancock)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是《美国周刊》娱乐版博客的创始人和多家媒体的八卦专栏写手。彼时她的工作相当惬意,采访—-下当红明星,敲敲键盘,就有六位数的年收入,还有一个英俊且专情的男朋友,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完美。然而,即将过29岁生日的时候,诺艾儿被炒了鱿鱼。

  • 标签: 美国耶鲁大学 畏惧 娱乐版 年收入 六位数 男朋友
  • 简介: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在小说创作上的辉煌成就遮蔽了她的诗歌的独特魅力,使其诗歌创作长期被学界忽视。事实上,诗歌创作伴随着厄德里文学创作生涯的始终。与小说相比,诗歌更直接地体现了厄德里的"调和"观,并在她的边界书写中实现了拆解地理疆界、模糊历史边界、杂糅心理境界的"去殖民"理想,同时建构起一个当代印第安人的情愫和生命安居期间的动态的、诗意的文化空间。

  • 标签: 路易丝·厄德里克 诗歌 边界书写 调和
  • 简介:有一百二十五万中学生参加的山东省一九八五年中学生英语竞赛,十二月初圆满结束。自十月下旬以来,高中组和初中组分别经过预赛、复赛和决赛,最后评选出高、初中优胜奖共2988名,其中一等奖322名,二等奖546名,三等奖2210名。

  • 标签: 英语竞赛 一九 外语教学改革 山东外语教学 高中组
  • 简介:倍受全国高校广大师生关注的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将于4月25日和5月23日在全国各地统一时间分别进行初赛和决赛。本竞赛是全国性大学英语学科竞赛,是全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竞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精神,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英语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促使大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素质。通过竞赛活动,评估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推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2004年 大学生 英语竞赛 NECCS 命题工作 题型
  • 简介:这幅画名为《我们的旗帜在空中》(1861年作,纸面油画,1g.1厘米×28.6厘米),是美国画家弗雷德里-埃德温·丘奇(1826-1900)的作品。[图见封底]

  • 标签: 德里克 空中 旗帜 国画家
  • 简介: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根据《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简章》规定,初赛将于2005年4月17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举行;决赛笔试于2005年5月22日(星期日)上午9:00—11:00在全国各地举行.决赛口试于5月22日下午举行。

  • 标签: 大学生 中国 初赛 英语辅导 决赛 报社
  • 简介:近日,本刊记者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获悉,随着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学,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报名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今年参赛人数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

  • 标签: 人数大幅度 全国大学生 参赛人数
  • 简介:基督教人本主义原则与安妮·塞斯顿的诗作有着理论与实践一般的辩证联系,是其创作的驱动力之一;其诗歌以人及其力量为中心,以自我实现为目标,使人神圣化,从而将人从传统权威主义宗教偶像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是该原则在文艺创作领域的本质体现;她的诗歌所指涉的正是埃·弗洛姆提出的基督教权威主义和人本主义原则,是二者斗争的竞技场,称之为一位重要的宗教诗人实不为过。

  • 标签: 基督教 安妮·塞克斯顿 权威主义 人本主义
  • 简介:回答了“倒莎派”对莎士比亚著作权的否定,再次重申莎士比亚确实写了归于他名下的38个剧本。

  • 标签: 莎士比亚 肯定 否定
  • 简介:理解《情歌》一诗主题的关键在于解读诗中的美人鱼意象。《情歌》的叙述者带着调侃的口吻中流露出无奈和怯懦,描绘出杂乱的景象和人物荒芜的感情世界。然而出现在诗歌结尾部分的美人鱼意象却骤然改变了诗歌的意境,从现实转入虚幻,人物的内心从世故变为浪漫,字里行间也不再语带讥诮。而透出脉脉温情。更为重要的是,《情歌》所描写的各个场景处于跳跃变幻之中,现实与幻想相互交错.看似散漫无章,但美人鱼意象却赋予了诗歌清晰严整的结构,诗歌不仅表现出现实与梦幻的巨大反差,更与《奥德赛》第十二章处处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表现出爱的缺失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荒芜状态,也即在《荒原》中得到传承与发展的荒原主题。

  • 标签: 美人鱼 意象 主题
  • 简介: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和两位日本物理学家荣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自然基本粒子对称性中的微小破缺。这有助于解释宇宙的存在和支配宇宙的规律。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家 基本粒子 对称性 宇宙
  • 简介:《安德鲁的大脑》是多托罗2014年推出的一部文学新作。本文主要着眼于小说对如今流行的“历史终结论”思想的批判,分析小说借以主要人物安德鲁对过去充满负罪感和灾难人生经历的思考,来隐喻如今人们思维受到既有知识世界的束缚而导致思想僵化,最后安德鲁在政府的经历更是批判了西方将自由民主视为“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的思想。

  • 标签: E.L.多克特罗 安德鲁的大脑 历史终结论
  • 简介:很多评论家认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希刺厉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但从来没有人站在"父亲原型"的宏观视角上来看他们二者的关系。哈里顿对希刺厉夫有着"子"对"父"共有的爱和骄傲,而不只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牺牲者"的角色;同时我们也会更深入地体会希刺厉夫对凯瑟琳刻骨铭心的"爱"与"恨",对世俗的"仇恨"与"绝望"如何压制了他对哈里顿无意识的"父"对"子"的关爱。将试从父亲原型和无意识理论来重新评价希刺厉夫作为"父亲"人性的一面。

  • 标签: 父亲原型 无意识理论 传统父子关系
  • 简介:本文从多种角度讨论了美国年轻女诗人马多斯诗歌中的后现代性问题。通过讨论,本文认为,马多斯诗歌中的后现代性:1)蕴藏在抽象之中;2)蕴藏在人体与诗歌文本的结合之中;3)表现在语言的难以把握之中。

  • 标签: 马多克斯 后现代性
  • 简介:霍华德.雅各布森的《芬勒问题》以BBC前广播制作人朱利安.特拉斯拉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为主线,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讨论了犹太人身份的认同、反犹太主义等问题,是一部犹太史的缩影。本文旨在解读这部以喜剧小说为写作手法、充满了"睿智与幽默、忧伤与感性"的作品。

  • 标签: 布克文学奖 反犹太主义 喜剧艺术特点
  • 简介: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请我去做讲座,激励青年教师加快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其实我知道,很多时候,连改变自己都是一件难事,更不用说去改变别人了。最难唤醒的人,就是装睡不想醒来的人。邀请单位总是希望我介绍一些开展行动研究的方法,而我要么一掠而过,要么避之不谈,因为我知道,教师并不缺少关于科研理论和方法的书籍,网上比比皆是,关键是他们没有阅读的欲望。最难满足的食客,就是没有饥饿感的人。

  • 标签: 从心开始 专业化成长 科研理论 行动研究 改变自己 申克
  • 简介:2006年10月3日,美国人约翰·C·马瑟和乔治·F·斯莫特荣获了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工作帮助巩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加深了人们对星系和恒星起源的理解。

  • 标签: 高校 大学英语 双语阅读 科技文阅读 对照读物
  • 简介:言据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语法范畴,关注的是信息的来源。由于英语语言缺少表示信息来源的形态标记,言据性主要通过其他词汇语法手段来体现。鉴于物理语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在韩礼德(Halliday)有关言据性论述的基础上,选取物理学教材和论著作为语料,借助语料库软件观察和分析感知动词、认知动词、意愿动词、情感动词和言语动词作为言据手段的行为,从而说明言据性动词在不同语篇类型呈现信息来源的特点。

  • 标签: 言据性 言据性动词 物理学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