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作者: 王付玉,曹文强,张鹏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10-20
  • 出处:《科技中国》 2017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我国的柴油质量标准不断升级,清洁柴油提高了对柴油中硫含量的控制。本文结合140万吨柴油加氢装置开工以来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原料油性质和反应器温度对柴油产品硫含量影响。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的退行性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微小RNA-140(miR-140)是一种在软骨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microRNA,为软骨细胞调控信号网络中重要的一员,参与了软骨细胞形成、增殖、分化、衰老及凋亡的调控作用。然而,由于miR-140作用的复杂性,其参与骨关节炎(OA)软骨退变的具体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针对miR-140在软骨形成与稳态维持、软骨退变及OA早期诊断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微RNA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分析。方法针对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对血液的保存、血液型号的填写等应仔细关注,对临床输血进行研究,记录输血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血液分类为含白细胞血液有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以及全血,对血液进行过滤,去除血液中的杂质。在针对临床上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预防输血中出现的血液病毒的传播,在一般的输血过程中,采用激素以及其他抗过敏类药物预防,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中对输血的需要正在提高,针对严重失血患者进行补血以及血液坏死患者进行换血,血液的用途在临床中逐渐的提高。结果输全血以及悬浮红细胞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多次输血以及反复的进行输血,输血中不良反应类型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皮肤瘙痒、溶血反应,在输血中易发生细菌感染、急性肺炎的坏损、血小板无效性以及输血后出现的紫癜等,在去除白细胞后可以减低输血中形成的不良反应,输血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安全和血液的重要。结论在输血过程中去除白细胞血液可以降低输血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枳黄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枳黄汤口服,对照组予果导片2片,睡前口服,连服5d,停2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皆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习惯性便秘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0.0%,显效率42.9%,总有效率90.0%;而对照组治愈率4.3%,显效率22.9%,总有效率42.9%。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都较对照组高。两组间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黄汤可有效用于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 标签: 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中医药疗法 枳黄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万拉法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以及万拉法新,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莫沙比利及奥美拉唑,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在使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万拉法新,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达到快速而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万拉法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40例完全性大动脉调转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应用PGE1维持PDA的开放,及时纠酸,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妥善固定各管道,熟练规范操作,严格控制出入量,合理喂养,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重视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

  • 标签: 婴儿 完全性大动脉调转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通过对140例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临床疗效较好,早期识别和预防其不良反应,加强心理和躯体护理,可降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风险。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障碍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讨论实施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4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显著。结论针对老年胃溃疡患者,实施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可帮助患者取得预期疗效,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该联合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丹参滴丸 奥美拉唑 老年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0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股骨头32例,按照软骨退变情况,分为骨关节炎(OA)组17例,对照组15例。同时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的miR-140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miR-140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相关指标,分析miR-140与其相关性,评估影响miR-140的因素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A组的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P<0.05)。miR-140在OA组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14±0.03),低于对照组(1.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40与年龄、BMI呈正相关(r=0.852、0.809,P<0.05)。结论miR-140在骨关节炎患者中表达下降并与体重指数及年龄因素明显相关。

  • 标签: 骨关节炎 软骨 微小RNA-140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微博是一项新的网络交流技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容易联想到这项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笔者在微博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 标签: 微博 研修 云技术
  • 简介: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据统计,85%~90%的病例经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康复。在众多的非手术疗法中,牵引和推拿是较常用和效果肯定的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也会遇到因用上述方法不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损伤的情况。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通络活血法 血瘀型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规范替考拉宁的使用及管理,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注射用替考拉宁的140例患者的出院病历,从微生物送检率、适应症、负荷量、给药方案等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该院应用注射用替考拉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表示用药合理。140例病历中85例(60.71%)例行病原学检查,33例为治疗用药,90例(64.29%)给予首剂负荷量。结论临床不合理使用注射用替考拉宁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经验性用药、起始治疗未给予负荷量、疗程不符合规定、微生物送检率不达标等,医疗机构应予以重视并加强管理。

  • 标签: 替考拉宁 合理用药 负荷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140名患者进行分组,将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70例作为观察组,将无神经内科疾病的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HADS分值以及影响因素。结论伴发神经内科疾病组即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分值要明显高于无神经内科疾病组即对照组,焦虑与抑郁分值和家庭收入负相关,因此医护工作人员应该对此有所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 标签: 焦虑 抑郁 相关分析
  • 简介: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徐特立同志诞辰140周年。在此,谨向徐老亲属致以亲切慰问,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徐特立同志1877年2月1日出生于长沙县五美乡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68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91岁。

  • 标签: 纪念活动 徐特立 诞辰 共产主义战士 1968年 教育事业
  • 简介: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字显示,美国去年发生了超过140万起暴力罪案,平均每22秒就有一起,这些罪案包括谋杀、强奸、抢劫和袭击,受害人数约等于欧洲国家爱沙尼亚或非洲国家加蓬人口总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联邦调查局发表的美国罪案报告说,2006年,美国全国估计发生了1417745起暴力罪案。

  • 标签: 暴力 美国联邦调查局 《联合早报》 非洲国家 爱沙尼亚 欧洲国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早期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剖宫产产妇中,随机抽取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剖宫产者210例,分为观察组,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米素前列腺醇组140例,对照组催产素肌注70例。结果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米素前列腺醇预防剖宫产术后早期出血效果显著,用药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逐瘀胶囊 米素前列腺醇 直肠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纳入患者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B超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的方法治疗黏膜下肌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多少、肿瘤转归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1.9±3.1)min,术中出血量为(5.2±1.7)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7±11.4)min,术中出血量为(44.8±12.8)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于O型和I型粘膜下肌瘤,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I黏膜下肌瘤的术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0、I型粘膜下肌瘤两组患者术后均消失,对于II型粘膜下肌瘤术后三个月时两组患者肌瘤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时肌瘤转归情况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经阴道射频消融术相对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疗效好等优点,而且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临床值得推广.关键词B超引导;射频消融;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6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B超引导心电定位PICC置管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40例PICC置管患者,两组患者均经B超引导心电定位实施PICC置管,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全程优质干预)与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优质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自我改善效果明显,患者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价值高。

  • 标签: B超引导 心电定位 PICC置管 全程优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