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下面就我院自2001~2005年对被确诊为LSS并手术的18例患者的发病情况、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满意率情况进行分析,椎管狭窄减压及椎间内固定需时较长,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者卧床8周

  • 标签: 减压植 固定治疗 植骨
  • 简介:目的:总结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9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块良好愈合。结论:医生与护士的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颈椎前路 植骨融合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病例伤口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或骨髓炎等并发症,无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 平台骨折 植骨 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有限切开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分析,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SchatzkerⅠ-IV型胫骨平台骨折,在C臂X光机下,采用撬拨复位固定治疗,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总结。结果优9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3.91%。结论有限切开治疗SchatzkerⅠ-IV型胫骨平台骨折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撬拨复位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3例1999年3月~2007年12月行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结果的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获随访患者在3~6个月内均获得牢固融合,无不连发生,无内植物并发症发生。神经压迫症状恢复或好转。结论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颈椎 前路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胸椎,腰椎骨折,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0例患者随访7个月—19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理想,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满意,有效率达95%。结论AF脊柱固定系统,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椎体高度恢复理想,重建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是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掌、指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8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彻底刮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块植入,用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8例病人,术后随访8~3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行块状内固定,骨折愈合好,不需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病理性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肿瘤 骨骼疾病
  • 简介:摘要舟骨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不愈合率高,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舟月关节不稳定,进而导致头状进行性塌陷,综合表现为桡骨茎突、桡舟关节、头月关节和全腕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最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对于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关注。术在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和实用,近年也陆续有新术式诞生,本文主要对各类术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舟骨 骨折,不愈合 骨移植 带血管蒂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开门治疗2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2~30个月),均获得性愈合。开门组术后3天及1年后软骨面塌陷改善情况较好。术后3个月及1年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开门组较优。结论开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好,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融合率。

  • 标签: 腰椎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给予传统钢板固定治疗和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x2=3.965,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x2=4.126,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治疗能避免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目的评价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spimelockingplate,CSLP)在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伴颈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椎板骨折合并颈髓损伤,5例颈椎脱位复位失败,3例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4例陈旧性颈椎脱位伴截瘫或不全截瘫患者行颈椎前后路同期减压,前路,CSLP内固定。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6—3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诊,块在术后3个月均获得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等并发症。颈椎生理曲度良好,颈椎稳定性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某些复杂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采用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减压可以一次性彻底解除脊髓前后方受压,对于由此而引起的颈椎不稳,可采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来解除,CSLP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其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融合率高、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手术适应证为: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椎板骨折;颈椎脱位复位失败;陈旧性颈椎脱位;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

  • 标签: 颈椎 骨折脱位 颈髓损伤 带锁钢板 前后路减压固定
  • 简介:近年来,多种传统和新型的材料及手术方法在颌面部牙槽缺损的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因炎症、外伤、肿瘤手术等原因导致的量不足问题,拓宽了口腔种植的适应证,提升了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文章根据目前口腔种植领域中常用材料的特点,分类讨论了自体、同种异体、异种及各种人工合成的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现状,并简述了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骨缺损 植骨材料 种植牙
  • 简介:摘要下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要确保此类手术成功,要求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熟练的操作技能、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手术器械的预备。手术中默契的配合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颈椎 前路 减压内固定术 自体骨移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案例均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治疗的患者,总人数80人。本研究按照数表分析法将80名样本数据,平均分配成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总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性,总有效率较高的一组为研究组,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植骨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配合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0年1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且自愿接受前路术治疗。电脑将患者编码后随机1:1分为参考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结合两组住院时间指标分析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参考组对比,护理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具备优势,即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护理效果 前路植骨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22年8月-2023年8月,选取我院接收的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30)进行常规护理,优质组(n=30)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护理疗效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合计有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积极应用在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护理实践中,增强护理效果,促进恢复,提升满意度,可以借鉴。

  • 标签: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