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骨取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55例髂骨取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髂骨取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17.5%的患者(62例)髂骨取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髂骨取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髂骨取骨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与椎板间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7~2008.03沧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组即试验组在改善椎体高度、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同种异体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伤椎高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伤椎的高度,避免远期椎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椎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植骨 椎弓根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从入口处环钻取结合微创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46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从髓内钉入点处以环钻替代开髓器开髓并取,采用微创小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然后用髓内钉专用髓腔绞刀扩髓、顺行穿过断端至胫骨远侧,按髓内钉固定操作步骤安装髓内钉及远近端锁钉,最后将所取松质于骨折断端周围。结果术中均未发生平台骨折,术后46例中失访6例,其余随访5~21个月,平均14.2个月;40例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性愈合时间4.8个月,X线片显示,在术后1~2月即可观察到有明显的痂生长征象。40例中,2例膝前轻度疼痛,能忍受,无需处理,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无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从入口处环钻取结合微创复位,能提高骨折一期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结合综合平衡法优选补肾壮颗粒中当归、白芍、熟地的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阿魏酸、芍药苷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提取最佳工艺为药材浸泡0.5h,提取2次,每次1.5h,水量分别为10倍、8倍药材量。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能耗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补肾壮骨颗粒 正交试验 当归 白芍 综合平衡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置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28例。结果28例患者,随访1.5-3年,按齐新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例18,良7例,可2例,差1例。全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者,优良率为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的方法。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融合 退变性腰椎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手术后的护理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科腰椎结核行腰椎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记录比较两组的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尿潴留、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术后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结核 清除植骨融合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颗粒的吸引器。方法通过自动及人工检索、筛选相关文献,对比分析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颗粒的吸引器与目前国内外相关吸引器在设计原理、收集效率、抗微生物污染、成本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自主设计的吸引器收集量高,能有效防止微生物污染,成本较低。结论自主设计的收集自体颗粒的吸引器设计具有创新性,将为临床提供一种成效果好,减少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的自体移植器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种植 骨收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所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板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近段锁定板结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板 植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胸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所有患者均无椎间盘手术病史及脊柱封闭或穿刺史,纳入诊断均靠术中术后病理确诊。术中病灶清除后内固定,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及ESR、CRP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正常。ESR及CRP明显下降。18例中仅有3例术后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其余均为无菌生长。所有病例术后标本病理结果均提示炎性改变,有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未见结核性改变。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提示:椎体序列良好,骨节段均已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椎间+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原发腰椎间隙感染能直接较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椎间融合率高。具有迅速解除症状,缩短疗程,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椎间隙感染 腰椎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牙槽突裂区牙移入的可行性及牙移入的方式,评价移入牙的牙槽支持率和移植高度变化。方法:选取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患者10例,行牙槽突裂自体髂骨术后,分别拍摄后3个月(T1)及牙移入区后(T2)的根尖片,观察牙移入区的情况,测量T1和T2阶段移入牙的牙槽支持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参照Bergland四分法评价移植的高度变化。结果:①牙整体移入区,牙槽支持率为(89.85±2.51)%(T1)和(90.22±2.44)%(T2),牙移入区后的牙槽支持率与后3个月的牙槽支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移植牙槽的高度在牙移入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唇腭裂患者后,可将裂隙邻近的牙移入区,获得良好的牙槽支持。牙的移入有助于维持移植高度,提高的成功率。

  • 标签: 牙槽突裂植骨 牙移动 根尖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后外侧病灶清除椎间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1年3月~2009年8月共收治上胸椎结核32例。年龄17~67岁,平均41.2岁。胸2~3椎体3例,胸3~4椎体9例,胸4~5椎体11例,胸5-6椎体9例;23例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按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8例,E级9例;

  • 标签: 上胸椎结核 经椎弓根固定 植骨治疗 病灶清除 后外侧 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Pilon骨折的患者36例,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程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患者对手术评价的调查,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骨折时间为15至26周。有4例患者皮肤坏死,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6例患者出现踝关节的关节功能障碍的现象,未出现针道感染以及松动现象。且患者对手术评分的优良率为83.33%,且有28位患者复位良好,占77.78%。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程度、Pilon骨折的类型以及患者软组织受损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适宜的手术时机,且充分合理的利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植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随访12-48个月,内固定取出(37例)后胸腰椎屈伸活动正常,伤椎与相邻椎间无明显不稳;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及伤椎后凸角有明显改善(p<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椎板间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双侧椎板间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痛患者18例。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Denis疼痛分级,手术后胸腰背部疼痛16例消失,2例明显缓解。椎板间融合标准参照FDA推荐的Simmons法,手术后3个月融合良好。结论内固定椎板间融合术治疗椎体终板软骨炎所致胸腰背部疼痛,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小关节融合椎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