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腰椎椎弓峡部裂导致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1996-03~1998-10笔者等对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了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及横突间双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35~58岁。病程8个月~10年。单纯腰痛2例,腰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痛6例,腰痛合并双下肢放射痛5例,合并间歇性跛行

  • 标签: 腰椎滑脱 植骨术 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颗粒中白芍、葛根、威灵仙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填充剂: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4028—2.0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0.90%(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骨宁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开放疗法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胫骨感染性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自体开放,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治疗后5周游离植皮的患者共计4例,且其创面均完全闭合,治疗后10周创面得以愈合的患者共计38例;本组中,性愈合的患者共计41例,其愈合的平均时间为(7.3±1.5)个月,出现感染复发现象的患者共计1例,未良好愈合。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自体开放疗法的效果显著,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自体骨开放植骨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为既利于骨折愈合,又不浪费量,以避免供取出过多及降低供区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合适的(取)量。方法选择自体髂骨术的45例尺桡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术中测量缺损和游离碎块的体积。根据(取)量和缺损量的比例将患者分为1.0倍组、1.5倍组和2.0倍组3组,每组15例。(取)量分别为缺损量的1.0倍、1.5倍和2.0倍。随访12个月,观察3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倍组骨折愈合率为86.67%(13/15)。显著低于1.5倍组(100%)和2.0倍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5倍组和2.0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量浪费和提高愈合率,选择1.5倍量较适宜。

  • 标签: 骨折愈合 植骨量 颗粒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连患者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间进行移植治疗患者40例进行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干预。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20例患者,中医护理组20例。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常规护理组愈合情况明显低于中医护理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患者出现的不连现象,通过中医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骨不连 植骨后 心理干预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骨取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对355例髂骨取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髂骨取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17.5%的患者(62例)髂骨取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髂骨取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髂骨取骨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方法在锁骨不连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锁骨不连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锁骨骨折均恢复良好,无感染、骨折、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38±2.04)周,术后JOA肩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8.0%。结论切开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联合治疗锁骨不连,效果可靠,骨折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骨折及早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接骨板 植骨治疗 锁骨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发症的形成及预防。方法随访2004年5月~2009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II~IV型跟骨折76例共85足。根据Sanders分型,II型43足,III型28足,IV型14足。术中侧位X线透视。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48足,良24足,可10足,差3足.发生并发症10足,占15.2%.结论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手术入路,规范操作、引流、、适时功能锻炼是减少跟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植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外科肱骨近端的锁定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从完善骨折患者的钢板固定过程控制开始,采用合理的综合性肱骨近端的锁定控制治疗,完善患者的的综合治疗效果。细致的观察临床上的相关的治疗过程,完善患者机体相关的关节功能的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的自身恢复感受,记录护理治疗数据,制定合理的综合性对比组的统计分析,完成整体肱骨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效果控制。采用患者肩关节近端锁定板的治疗过程分析,完成患者临床上肱骨的近端锁定板的治疗比较,制定合理的综合性肱骨外科治疗方案,提高优质的有效化会诊分析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综合性恢复过程控制,完成综合性的诊断治疗过程效果。

  • 标签: 肱骨 近端 锁定板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水泥与自体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SanderⅢ型跟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型跟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两组均予以跟板内固定,观察组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ryland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疗效肯定,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骨板 同种异体骨 疗效
  • 简介:脊柱结核99%的病变发生在椎体,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多发生在腰椎,其次是胸椎。病变可以导致脊柱的稳定性丧失.寒性脓肿、死等病理产物可以压迫脊髓致脊髓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普通的手术多采用病灶清除,虽可加速治愈结核但脊柱稳定性有所破坏。我科于2006至2008年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6例,采用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结核 脊柱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横突间融合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腰椎滑脱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4例,对照组采用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为33例(97.06%),对照组的融合率为28例(82.35%),观察组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优于横突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跟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SandersⅢ型跟骨折患者采用跟锁定重建钛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男21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39.6岁。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6个月(8~24个月)。优16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跟锁定重建钛板加自体髂骨治疗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锁定重建钛板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