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功能(Scr和BUN)、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和IL-10)和免疫功能(IgG、IgA和IgM)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hs-CRP、TNF-α和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IL-10、IgG、IgA和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均P<0.05)。对本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肾功能相关性分析,hs-CRP、TNF-α和IL-6与Scr和BUN均呈正相关(均rs>0,P<0.05),IL-10、IgG、IgA和IgM与Scr和BUN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显著异常于正常健康人,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与其病情显著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应用不同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和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意义,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实验组给予高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黏膜充血等症状消退时间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对照组黏膜充血、发热、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比实验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更加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川崎病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炎性细胞因子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型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变化并评估其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连续收治的180例初次发作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群血清中Hcy和β2-MG水平,并分析其在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组血清中Hcy和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亚型分组中Hcy、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之间Hcy和β2-MG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Hcy、β2-MG的水平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展开对该指标检测对于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6月到2016年8月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指标明显降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免疫比浊法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中血清IgM、IgG、IgA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血清IgM明显较对照组高,血清IgG水平、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测定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对检测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在今后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6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双盲分组分为A组35例用常规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B组32例用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加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35例,28天死亡率48.57%,MODS发生率发生率54.29%、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34.29%;B组32例28天死亡率25.00%,MODS发生率发生率34.38%、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62.50%,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腺肽、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规范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休克 MODS发生率 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自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因慢阻肺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这80例患者按照病情分为A、B两组,A组(39例)处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B组(41例)患者处于慢阻肺稳定期,并采取同期健康患者40例作为C组,最终三组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A、B、C三组在IgA、IgG、CRP、ALB方面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患者在IgM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经组内比较发现CRP、ALB在A、B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VC与FEV1与IgA、IgG、CRP、ALB存在相关性。结论慢阻肺肺功能改变与免疫球蛋白存在相关性,所以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时可以适当的补充免疫球蛋白,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免疫球蛋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 100 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分析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两组的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水平,实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 < 0.05 )。支原体肺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中度、重度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 P < 0.05 ),重度患者二者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 P < 0.05 )。 结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均比健康人显著增高,并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呈增高的趋势,可见二者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病情程度判定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重型手足口病患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试验组,50例体检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M、IgG和IgA水平,对两组儿童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降低(P<0.05),IgM、IgG和IgA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细胞亚群浓度下降,免疫球蛋白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因此及时了解患儿免疫水平的改变,对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针对来该医院注射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合并乙肝疫苗的84例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做总结性研讨,讨论接种后的成果是否理想。方法现将84例研讨对象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诊疗方式划分为三组。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组。每组分别为28例成员。参照A组新生儿降生后按0、1、6月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每次一针,10微克。参照B组新生儿降生后,既不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也不接种乙肝疫苗。研讨组在新生儿降生24小时内接种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后,同时在在0、1、6月分别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剂量每次10微克。对比三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参照B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抗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参照A组、研讨组携带率更高。同时研讨组携带率更小于参照A队。参照A组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7.14%,包括低热1例,皮疹1例,共2例。参照B组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接种措施,因此未出现任何副反应发生情况。研讨队副反应发生情况总比例为3.57%。参照A组、参照B组以及研讨队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差距较弱,(P<0.05)。结论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具有显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效果,并且不会给婴儿机体造成损害,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垂直传播 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CRP及免疫球蛋白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基层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痰热清 阿奇霉素 血清CRP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药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退热时间、皮疹开始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实际治疗中可适当减少免疫球蛋白的用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重症药疹
  • 简介:摘要长期缺氧使得高海拔地区居民血红蛋白代偿性增生,当红细胞过多的增生时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发生,对人体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脏器产生损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妨碍。高红患者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升高,血液瘀滞、血流速度慢,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当肾脏缺氧时,对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发生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可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肾损害。通过研究高红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收集资料对高红引起肾损害的严重程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对高红患者发生肾损害进行二级预防,并进一步指导高原红细胞增多肾损害的诊治。

  • 标签: 高原缺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升高 肾损害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以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而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负面情绪,使得并发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儿 负面情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泛福舒对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还要采用泛福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A、IgG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泛福舒能够有效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泛福舒 反复呼吸道感染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3.1.1~2017.1.1期间的3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甲强龙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试验组的院内感染、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甲强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的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可考虑合理应用。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甲强龙 丙种球蛋白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