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郑伟 彭克荣 李甫棒 赵泓 江米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和儿童内镜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菌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至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就诊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的2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溃疡组和Hp阴性溃疡组。提取十二指肠球部黏膜DNA,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样品α多样性差异、β多样性差异及其在各分类水平丰度变化情况,利用PICRUSt软件预测微生物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2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中Hp阳性溃疡组15例[年龄(11.2±3.3)岁,男11例、女4例]、Hp阴性溃疡组8例[年龄(10.1±4.4)岁,男6例、女2例]。Hp阳性溃疡组螺杆菌属丰度明显高于Hp阴性溃疡组[0.551%(0.258%,5.368%)比0.143%(0.039%,0.762%),Z=2.00,P=0.045],而梭状杆菌属、链球菌属及丛毛单胞菌科的一个未分类菌属丰度均明显低于Hp阴性溃疡组[0.010%(0.001%,0.031%)比0.049%(0.011%,0.310%),Z=-2.24,P=0.025;0.031%(0.015%,0.092%)比0.118%(0.046%,0.410%),Z=-2.10,P=0.036;0.046%(0.036%,0.062%)比0.110%(0.045%,0.176%),Z=-2.01,P=0.045]。线性判别效应值显示在属水平Hp阳性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菌群只有螺杆菌属显著富集[线性判别分析(LDA)=4.89,P=0.045],而Hp阴性溃疡组链球菌属及梭状杆菌属显著富集(LDA=3.28、3.11,P=0.036、0.025)。PICRUSt菌群功能预测分析发现,Hp阳性溃疡组球部黏膜菌群氧化磷酸化、疾病相关通路(肿瘤、肾细胞癌、阿米巴病及1型糖尿病)等多个通路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p阴性溃疡组(均P<0.05),而能量代谢、磷酸转移酶系统等通路表达均明显低于Hp阴性溃疡组(均P<0.05)。结论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菌群发生了改变,主要是螺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而梭状杆菌属、链球菌属丰度下降,并可能通过改变特定的代谢通路改变了共生菌群的生物功能。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十二指肠溃疡 儿童 肠黏膜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8年7月,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治疗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年龄2天~12岁(新生儿7例,婴幼儿3例,少儿3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7例,环状胰腺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yndrome,SMAS)3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1例。结果除1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在小切口辅助下进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外,5例十二指肠隔膜在腹腔镜下纵行切开其前壁切除隔膜后完成横行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闭锁和2例环状胰腺成功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3例SMAS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97.0±18.2)min(75~180min),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2~5d开始进食,7~9d恢复正常饮食。出院前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11例获随访6个月~4年,其中8例随访〉1年,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效果可靠,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实施,为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 吻合 缝合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由于其处于特殊的解剖学部位,它的治疗方式选择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为止,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首选治疗方法还是手术切除,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研究认为,十二指肠GIST预后取决于肿瘤自身病理学因素,与手术方式无明显相关,而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的强势介入,让十二指肠GIST拥有更多局部切除的机会。双镜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为十二指肠GIST的局部微创治疗开启新的纪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 胰十二指肠切除 局部切除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广泛用于十二指肠病变的治疗。本文就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适应证、改良的十二指肠ESD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技术。

  • 标签: 十二指肠 手术后并发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8例体检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图像采用3级评判,以胃镜对照,分析图像质量及诊断符合率。结果:图像质量均以Ⅲ级显示为主,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和水平部Ⅲ级显示比分别为77.6%、82.5%、77.2%、87.7%、86.0%、78.1%、64.9%、52.6%;超声造影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88.9%、100%、100%和97.7%。超声造影与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依从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胃十二指肠病变的筛查手段之一。

  • 标签: 超声造影 胃十二指肠疾病 筛查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对其X线检查的嚷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是罕见疾病,X线钡餐造影、低张力造影是检查本病的主要方法,但要结合应用内窥镜及CT检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十二指肠腺癌 X线 钡餐造影
  •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切除器官多,吻合口多,其术后护理量大,要求高,对各种引流管尤要管理好,并要认真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几年来,我科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良好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护理

  • 标签: 十二指肠切除术 引流液 引流管 一般护理 尿比重 预防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囊十二指肠瘘在临床上较少见,诊断困难,1例术前检查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病人,因无法行手术治疗改行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TGD),根据PTGD管中引流出胃液和肠液最终确诊。在后期瘘口修复和病人营养支持治疗中,选择经皮经胆道置入空肠营养管路径,最终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胆囊 十二指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旁胰腺炎(PP)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胰腺炎,其病变累及胰头背部、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远端、壶腹、后腹膜构成的"沟槽状区域"。诊断需结合症状、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十二指肠旁胰腺炎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十二指肠旁疝为最常见的内疝,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占导致肠梗阻的内疝的53%,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多为剖腹探查而确诊。现介绍我们诊治2例的体会。

  • 标签: 十二指肠旁疝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提高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36例中上腹痛、腹胀30例,体重减轻25例,贫血24例,肠梗阻呕吐宿食15例,黄疸伴皮肤瘙痒12例,呕血、黑便10例,上腹部包块6例,其他3例。6例患者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位于降部者21例,水平部6例,升部3例。十二指肠降部肿瘤中15例发生于乳头区。本组腺癌25例,类癌5例,平滑肌肉瘤4例,腺鳞癌1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首选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活检,必要时应用内镜下超声、CT、MRI及PET-CT等辅助手段,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引流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临床资料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14年3月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手术后的管道护理情况总结经验。我科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除1例由于病情较重发生胆瘘经治疗好转外,其它42例均未发生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病情的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加强术后的管道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十分关键。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管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