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MSCT对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肿块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术前东芝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薄层重组和MPR、MIP重组。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腺瘤和腺癌诊断的准确性69%;对良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80%;对脂肪瘤的诊断的准确性100%;对良恶性壸腹癌的诊断的准确性67%。结论:MSCT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定性准确率较高,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十二指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重组
  • 简介:摘要研究探讨上消化道造影中利用硫酸钡做为造影剂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做出评估分析。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主要有良性溃疡、炎症和肿瘤。总结了一年来亲自操作的52例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病例,结合有关资料探索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球部病变的认识和诊断。得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重要方法,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明确诊断的结论。

  • 标签: 钡餐造影 十二指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病因。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0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临床资料,探讨研究其出血病因,以及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5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为溃疡28例,占56%;良性肿瘤10例,占20%;糜烂6例,占12%;恶性肿瘤4例,占8%;钩虫病2例,占4%。结论十二指肠降段的病变以及出血原因有很多,临床须严格对待,高度重视,对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并且,病愈之后仍需多加重视。

  • 标签: 十二指肠降段 病因 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2~65岁。结果通过本院对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14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结论通过细致护理,使患者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理解疾病治疗、积极配合。

  • 标签: 十二指肠憩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十二指肠损伤因素,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对受伤因素、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在我国以闭合性损伤多见。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及选择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减少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十二指肠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物吞食体内常无明显症状且可自行排出,但部分可能因误诊滞留体内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应综合不同诊断方式,一旦确诊应在必要时尽早治疗。笔者报道1例吞食木筷后滞留体内6年,致十二指肠穿孔后嵌入腰大肌并发腹腔脓肿的患者资料,在内镜辅助下行腹腔镜异物取出术,患者预后良好,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异物 十二指肠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腹内疝最常见的疾病是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hernia,PDH),在临床上很少见,因为其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如果诊治不及时。有50%左右肠管会发生坏死。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介绍如下。

  • 标签: 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医生 诊断比较 PDH 腹内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胃液分析包括空腹与给予刺激剂后的胃液检测,其中胃酸分泌的检查占重要位置。虽然近年来有了内镜等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胃液检查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十二指肠液由胰腺外分泌液、胆汁、十二指肠分泌液以及胃液组成。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是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的,可以有效地排除胃液及食物的干扰。本文将就这一检查进行论述。

  • 标签: 胃液 十二指肠引流液 检查
  • 简介:摘要胃的解剖部位在临床上常将胃分为五部分;十二指肠位于胃和空肠之间,呈“C”字形,约25cm长,在解剖学上因其长度相当于十二横指而得名,十二指肠可分为四部分。

  • 标签: 十二指肠 解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手术探查发现十二指肠损伤15例,回顾性分析25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5例Cogbill改良憩室化手术再简化的手术治疗,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Cogbill改良憩室化手术再简化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实用方法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十二指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一名病例,女,48岁,于2007年通过肝胆彩超发现胆囊结石.由十二指肠前壁用食指触摸时可触及约2.5×2.5cm左右较硬的瘘道,术中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肠梗阻”,因胆囊、十二指肠、胆总管及周围组织瘢痕性粘连成团无法行分离根治手术,伴十二指肠及胃窦部被严重牵拉高位梗阻,胃极度扩张,故术式定为“胃空场侧侧吻合术”.结果术后予全肠外营养,腹腔引流,抗感染,术后5d恢复经口饮食停用肠外营养,术后8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12d患者一些恢复正常并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原发疾病主要是胆囊结石,施行的手术也不是复杂,但却带来了如此风险的并发症,应引起我们常处理胆道手术的外科医生们的高度重视.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75-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3月至2014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1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上腹部疼痛不适、腹胀等;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居多;增强CT诊断率为70.6%(12/17),超声内镜诊断率为100%(4/4),普通内镜及超声的诊断率较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D117、CD34阳性率为94.1%、76.5%。17例患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5例,肿瘤局部切除6例。术后随访12~67个月,随访率82.4%(14/17),1例高危及1例中危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47个月死于复发转移,其余未复发转移。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选取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十二指肠间质瘤 诊断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