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及斜视患者采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弱视及斜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与对照组的74.29%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期间,应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眼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斜、弱视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弱视 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供临床使用的电脑色度计(ShadeEyeNcc)测色的准确性。方法:以临床上最常使用的VitaClassical比色板为标准,使用ShadeEyeNcc对色片的色度值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和该色片的色度值相符,则认为测量正确,反之,则认为是错误的。共测量5个比色板80个色片,计算测量准确率。选择15名无视觉缺陷的受试者进行Vita-Vita实验来测试视觉比色的准确率。使用卡方检验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hadeEyeNcc色度计比色的准确率为45%,高于视觉比色的准确性(39.16%),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结论:视觉比色的准确性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ShadeEyeNcc比色显示出了高度的重复性;但就本次试验而言,其测量的准确性与视觉比色相比,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

  • 标签: 色度计 VITA比色板 烤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制一款无需摄片即可了解脊柱形态的可视化智能方法。方法采用"单摄像机、多视角"的系统构建方案以便后期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在原理验证实验中,利用相机测量一系列画在纸上然后贴在板上的标记物的三维坐标,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真实试验纳入了自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长海医院骨科就诊的11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脊柱全长正侧位片以及基于该方法与Surgimap软件测量的冠状面Cobb角度数,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原理验证实验中,认为利用五个图像计算Cobb角为最优策略,所得XOY和YOZ平面Cobb角的误差值基本控制在1°和2°之内,精度为1°。真实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量冠状面Cobb角具有可信度,但具体应用时仍需进一步优化。结论该方法成本较低,便于普及与使用,无放射性危害,为今后家庭或社区式小儿脊柱形态监测,以及动态信息反馈提供客观依据,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脊柱侧弯 基于视觉 智能测量 Cobb角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33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恒定性内斜、恒定性外斜以及间歇性外斜三组,每组11例,利用共同性斜视手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恒定性外斜视以及恒定性内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要优于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斜视手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共同性 斜视手术前后 双眼视觉功能
  • 简介:报告10例脑梗塞同向偏盲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认为在急性脑血管病变、脑梗塞引起的同向偏盲患者,VEP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辅助检查。

  • 标签: 脑梗塞 同向偏盲 视觉诱发电位(VEP)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的研究,为青年酒精依赖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客观的指标.方法酒精依赖者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52±5.12)岁.对照组40人,年龄29~39岁,平均(3712±5.02)岁.采用丹麦生产的KeypointEMG/EP型诱发电位仪,分别对其进行视觉诱发电位记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饮酒时间大于15年组较小于15年组病人的潜伏期延长.结论本组青年酒精依赖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表明,长期酒精摄入对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越显著.

  • 标签: 青年 酒精依赖者 视觉诱发电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综合干预对学龄儿童近视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00名学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50)接受常规保护视力健康教育,观察组(n=150)接受视觉综合干预,随访1年,比较两组儿童近视发生率和视力检查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儿童中近视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P<0.05;观察组儿童黄斑区平均厚度为251.49±22.59mm,对照组为241.23±16.49mm,P<0.05;观察组儿童黄斑体积为7.05±1.21m3,对照组为6.18±1.34m3,P<0.05;观察组儿童眼轴长度为22.17±4.19mm,对照组为24.75±5.24mm,P<0.05;观察组儿童等效球镜度为1.18±0.03D,对照组为1.54±0.08D,P<0.05。结论视觉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学龄儿童自我视力保护意识,对于保护儿童视力、降低近视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视觉综合干预 学龄儿童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健康人对鼻唇亚单位照片处理效果的敏感程度。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唇腭裂外科采取25名(20~40岁)鼻唇亚单位基本正常的人物正面照片,用照片人工处理的方法,将各鼻唇部亚单位进行1.1、1.2、1.3倍放大或平移进行调整,得到不同程度鼻唇部亚单位畸形的照片。选择未经矫治手术、无颌面部畸形的年轻健康人189名[男96名,女93名;年龄(20.00±1.32)岁],判断其视觉对于鼻唇亚单位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结果年轻健康人视觉对鼻孔对称性和鼻小柱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高,对唇部对称和唇中线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一般,对唇峰对称性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最低。结论年轻健康人对鼻孔对称性和鼻小柱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高,对唇部对称和唇中线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一般,对唇峰对称性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最低。

  • 标签: 调查问卷 年轻人 鼻唇亚单位 颜面审美视觉效果 唇腭裂
  • 简介: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rtho-K镜)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55例11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在戴镜前、戴镜后7d,1、3、6mo五个时间点利用OQASTM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和Topolyzer角膜地形图进行检测,分别获得各参数:眼散射指数(opticalscatteringindex,OSI)、MTF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ratio)、OQAS值(OV100%、OV20%、OV9%)、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ndexofhighestasymmetry,IHA)、高度离心指数(indexofhighestdecentration,IHD)和不规则指数(aberrationcoefficient,ABR)。结果:角膜塑形镜戴镜前裸眼视力为0.21±0.13,戴镜后7d,1、3、6mo分别为0.48±0.15、0.72±0.14、0.93±0.13、1.0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I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Fcutoff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trehlratio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V9%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HA配戴前与配戴后1、3、6mo分别为4.13±3.59、19.11±15.38、17.78±17.12、34.18±23.34,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HD配戴前与配戴后7d,1、3、6mo分别为0、0.02±0.01、0.02±0.02、0.03±0.02、0.03±0.01,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配戴前与配戴后7d,6mo分别为0.29±0.51、1.23±0.71、2.10±0.59,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可引起视觉质量的下降,但下降程度轻微。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效果确切,角膜塑形镜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裸眼视力,在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裸眼视力 视觉质量 OQASTMⅡ
  • 简介: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对视神经挫伤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近两年临床诊断为视神经挫伤的患者60例(72眼)进行VEP检查。结果:P-VEP正常30眼;P100波潜伏时延迟22眼;P-VEP无波,F-VEP振幅降低12眼;P—VEP、F-VEP均无波8眼。结论:VEP检查是视神经挫伤的客观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挫伤 临床诊断 患者
  • 简介:看到有读者建议《家庭用药》封面专家应以“白大褂”形象出现,我有不同观点。本人认为,杂志和报纸还是有区别的。医生穿白大褂,是工作岗位着装,下班或上街就不宜穿了。报纸介绍医师,大多带有宣传色彩,或介绍的是“专家团队”,一律穿白大衣,又当别论。但如一本医学科普杂志封面,每期都是千篇一律的白大褂形象就大可不必了。一来势必枯燥,容易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二是文章作者的休闲形象更得人心。当然,也并不反对以白大衣或者军装形象相间“出镜”。

  • 标签: 视觉疲劳 赏心悦目 封面 医学科普杂志 设计 《家庭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双眼视觉训练,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斜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着治疗后双眼视远立体视锐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100例低视力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训练,研究组则予以视觉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儿童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视觉康复锻炼后,儿童的视力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恢复,从中可以发现,视觉康复锻炼的运用对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不小的帮助,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且开展深入的探究与发展,

  • 标签: 视觉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   视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100例低视力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训练,研究组则予以视觉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儿童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视觉康复锻炼后,儿童的视力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恢复,从中可以发现,视觉康复锻炼的运用对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不小的帮助,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且开展深入的探究与发展,

  • 标签: 视觉康复训练   低视力儿童   视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斜弱视患儿实施弱视训练与视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斜弱视患儿84例随机均分为LH组(n=42)以及DY组(n=42),DY组患儿实施弱视训练,LH组患儿实施弱视训练联合视觉训练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LH组患儿屈光度高于DY组(p

  • 标签: 弱视训练 视觉训练 斜弱视患儿
  • 简介:视觉功能评价体系在空军招飞眼科医学选拔中尚不全面,其评价指标相对单一,主要采用视力和屈光,并不能全面反映飞行学员的视觉功能,故更多需要系统、科学的主观及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此外,随着高性能战机的不断更新,作战环境及条件的多样化,追求更优质的视觉质量是更高更科学的标准,是提高空军战斗力的时代需要。本文系统总结了主观及客观的视觉功能评价指标,探讨其在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中的实际意义,并提出初步技术方案。

  • 标签: 视觉功能 飞行员选拔 客观评价 对比敏感度 眩光
  • 简介:摘要视觉电生理检查是评估视功能的客观方法,是眼科临床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随访和视功能鉴定。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基于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近年发布的多个标准和指南,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和近年研究进展,针对中国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检查术语达成共识性意见,以期帮助广大眼科工作者规范使用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术语,进一步推进我国眼科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检查工作规范化。

  • 标签: 视觉,眼 电生理学 科学术语(主题) 视敏度